科研产出
不同施氮量对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优质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性。[方法]以油研9号1、0号为试材,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施纯氮量设6种处理(07、51、502、253、003、75 kg/hm2),油菜收获时考查与分析样品的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除角粒数、千粒重2个经济性状外,杂交油菜的含油率、硫甙、饼粕蛋白质、亚油酸与株高、根颈粗、有效分枝部位高、单株一次和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和干物重呈负相关,与主序长呈正相关;芥酸、种子蛋白质、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则与上述经济性状呈正相关,与主序长呈负相关;不同的品种、不同性状间相关的显著性有不同。[结论]氮肥在对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植株性状产生影响。


三叶木通栽培条件下的生长结果习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是木通科木通属的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半落叶藤本野生果树。果实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野生鲜食水果,但其种子多,果肉少,可食率较低,需要经过驯化选育栽培加以利用。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生长结果习性。结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97.7 g、平均单果重78.1~244.1 g,并初步掌握了其生长结果习性,为进一步生产栽培及育种打下了基础。


朝天椒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朝天椒18个性状(10个表型性状和8个数量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并介绍了贵州省辣椒研究所目前收集保育的156个朝天椒种质材料的地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朝天椒的质量性状中果形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509 7,数量性状中株高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169 9,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79 3和1.842 6。现有朝天椒种质材料主要来源于黔北地区,占总材料数的63.46%。


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的分析方法
《贵州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甲醇+水+冰乙酸为流动相,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检测器C18柱分离测定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8.5%~101.33%,变异系数小于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去雄授粉与花粉贮藏条件对朝天椒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天气与不同授粉时间对朝天椒杂交结实情况有较大的影响,晴天在10:00以前和16:00以后进行授粉效果较好,阴天可全天进行杂交授粉,雨天则不宜进行授粉;去雄方法对朝天椒杂交结实情况没有明显影响,几种去雄方法中徒手去雄用工时间最少;不同挂果层与不同挂果枝的杂交结实情况不同,选择主枝第2~7层花进行杂交授粉效果最好;朝天椒花粉的生活力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贮藏时间密切相关,相对低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延长花粉的贮藏时间,并能保持较高的杂交坐果率和结籽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