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双交F_1群体中SSR遗传标记位点的遗传分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志伟 1 ; 张文龙 1 ; 杨文鹏 2 ; 王明春 2 ; 蔡一林 1 ; 牛素贞 3 ;

作者机构: 1.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玉米研究室

2.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3.贵州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双交群体;SSR位点;遗传;分离;玉米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20-2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太系19和QCL3021及糯玉米自交系QCL5019构建了双交F1代群体[(太系19×QCL3021)×(太系19×QCL5019)],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选出o2o2o16o16Wxwx基因型的植株23株。然后,用3个亲本从分布于全基因组的180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在3个亲本间均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14个。最后,进行14个SSR位点在23株后代中的位点及基因型分离分析,结果为:SSR位点与基因型的分离主要偏向于两个高赖氨酸玉米亲本;基因型分离产生了4种正常基因型和3种异常基因型;4种正常基因型在13个SSR位点存在极显著的偏分离。这一结果对SSR标记的遗传分离及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相关文献

[1]基于转录组的3种缬草SSR位点信息比较分析. 王鑫,武俊达,姜玲玲,周景瑞,吕中允,罗文菊,艾蓉,舒福兴,许浩翔,冉江,雷露,钟学志,余波. 2024

[2]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玉米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王伟,杨文鹏. 2012

[3]水稻蛋白质含量的世代遗传. 郭慧,李树杏,杨占烈,甘雨,向关伦,潘建慧,郝留根. 2016

[4]水稻卷叶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优异性表现. 石邦志,孙灿慧,陈文强,周乐良,伍祥,张上都,李甫荣. 2011

[5]普通小麦穗分枝性遗传分析与育种初探. 孙智开,王石惠. 1994

[6]甘蓝型纯黄籽油菜YR5602种子粒色遗传研究. 陈大伦,张瑞茂,曾章丽,李敏,汤晓华. 2007

[7]不同水稻间栽组合田间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谭清群,何海永,袁洁,陈小均,吴石平,杨学辉. 2013

[8]水稻新半矮秆基因品系RA73与4个sd-1半矮秆基因恢复系的株高遗传. 严宗卜,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 2006

[9]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良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 2002

[10]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侯燕. 2002

[11]不同水稻问栽组合田间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谭清群,何海永,袁洁,陈小均,吴石平,杨学辉. 2013

[12]油菜籽含油量的遗传及杂种优势. 王通强. 1992

[13]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的遗传研究. 王华,汤晓华,赵继献. 2001

[14]5个水稻品种对美国稻瘟病小种(IB-1,IE-1k,IG-1)的抗性遗传(英文). HUANG Bi-hu,严宗卜,游俊梅. 2012

[15]无花瓣油菜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张瑞茂. 2010

[16]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新材料RM3231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侯燕. 2002

[17]脉冲电泳技术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刘永翔,刘作易. 2004

[18]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数207AB的选育及遗传. 杜才富,侯国佐. 1997

[19]甘蓝型油菜细胞雄性不育材料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王华,戴凤. 1999

[20]向日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进展. 奉斌,魏忠芬,杨航,李慧琳,林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