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环境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牛素贞 1 ; 赵支飞 1 ; 宋勤飞 1 ; 陈正武 2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 茶学院/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茶树;气候特征;生态环境;多样性;伴生植物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0 年 32 卷 007 期

页码: 1223-12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省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和主要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乔木型较多,占50%,小乔木型较少,仅占0.03%,灌木型为49.97%;水平分布范围104°58′~108°36′E、24°58′~29°07′N,垂直分布范围是海拔615~1900 m,基本处在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伴生的木本植物种类较少;野生茶树分布数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主要伴生植物数量、主要伴生植物种类呈显著正相关.部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能够在极端气候下长期存活,对极端气候有独特的适应性.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状态已经改变,因此,要加强对贵州野生茶树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 相关文献

[1]红托竹荪矿质元素和氨基酸需求特性研究. 欧胜平,桂阳,黄万兵,龚光禄,刘宏宇,朱国胜. 2022

[2]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 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 2008

[3]贵州野生茶树优系适制性分析. 黄昌兴,尹杰,何丹,陈正武,牛素贞. 2017

[4]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 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 2008

[5]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及抗旱性评价. 杨凤,刘霞,尹杰,宋勤飞,陈娟,牛素贞,刘进平. 2018

[6]干旱胁迫对喀斯特地区野生茶树幼苗生理特性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牛素贞,宋勤飞,樊卫国,陈正武. 2017

[7]贵州晴隆茶籽化石的发现及其价值. 胡伊然,陈璐瑶,蒋太明. 2019

[8]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型. 田永辉,梁远发,鄢东海,罗显扬,周国兰. 2008

[9]贵州两地野生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比较及抗逆性分析. 杨春,苏胜峰,杨代星,梁思慧,郭燕,郭灿,陈正武. 2024

[10]三都野生茶树表型性状和生化组分多样性分析. 杨春,郭灿,乔大河,郭燕,梁思慧,李燕,陈正武. 2023

[11]进口新西兰考力代羊在贵州没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饲养研究. 肖云武. 1998

[12]蚯蚓在生态环境净化中的作用. 邰胜萍,陶宇航. 2012

[13]水培空心菜营养液配方及尾液对环境的影响. 谢新太,葛皓,王海霞,李裕荣. 2014

[14]因地制宜发展贵州优质蛋白玉米生产. 潘敏娜,郑常祥. 2006

[15]基于WebGIS的毕节试验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赵泽英,彭志良,龙从霞,张阳,李莉婕,龙海. 2009

[16]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曹雨,刘声传,陈正武,罗显扬. 2012

[17]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肾蕨的光合特性. 池永宽,熊康宁,王元素,张锦华,董颖苹. 2015

[18]基于GIS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研究——以阳朔县为例. 赵许宁,蓝贵文,陈建军,王志伟. 2019

[19]鲜食甘薯新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鉴选初报. 付梅,李云,王承星,袁雪娇,冯文豪. 2019

[20]品质优异贵州茶. 汪桓武.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