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不同药剂处理前后土壤中溃疡病菌带菌量变化试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

摘要:溃疡病是番茄的毁灭性病害,在许多番茄种植地区都有发生。一旦发病,常常造成成棚或成片植株萎蔫坏死,严重发病的地块番茄减产达25%~75%,甚至100%发病,造成大面积绝收。近年来,我区赤峰市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上发展迅速,2013年达到了5.3万hm2,占全区设施蔬菜面积的55%~60%,番茄溃疡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其病原属细菌,为密执安棒杆菌番茄溃疡病致病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壬基酚的土壤残留及其行为研究进展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摘要:壬基酚(NP)是类环境激素物质,具有生物致毒性,在水体、污泥、沉积物中存在普遍,且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但国内对土壤中壬基酚的残留水平知之甚少。本文对国内外土壤等环境中壬基酚的残留现状及其来源进行总结,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残留壬基酚的吸附解吸、淋溶迁移、降解代谢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土壤环境壬基酚的污染调查及其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壬基酚 土壤残留 土壤环境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牧方式对中国和蒙古小针茅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特征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和蒙古小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功能群群落平均高度、盖度、重要值、物种数、多样性及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定居放牧方式下多年生群落平均盖度和重要值低于蒙古四季游牧,1年生群落平均盖度和重要值高于四季游牧;定居放牧1年生草本植物、灌木比例均显著高于四季游牧。2种放牧方式下旱生植物比例均占主要地位,且四季游牧旱生植物比例(77.1%)低于定居放牧(78.6%)。四季游牧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功能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定居放牧,而Pielou指数低于定居放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ielou指数与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间存在负相关。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态位宽度较高,生态位重叠值为0.965;旱生和中旱生植物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99、0.987,生态位重叠值为0.985。

关键词: 放牧 小针茅 荒漠草原 植物功能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和林格尔县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耕地面积7.0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7万hm2。近年来由于玉米产量高、价格稳定,全县玉米播种面积由2011年的2.7万hm2提高到2013年3.8万hm2,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0%,成为本县滩川区主栽优势作物。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对全县农牧业生产举足轻重。为此,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以推广良种良法为主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的优化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的优化。试验采用DPS软件中的混料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方案,共配伍成14种复合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和14种发酵工艺,通过测定发酵固态料中的活菌数及β-葡聚糖、甘露聚糖、有机酸含量筛选优良组方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优化后复合菌固态发酵培养基为麸皮52.69%、玉米皮20.45%、玉米粉16.07%、米糠4.09%、棉籽粕1.86%、豆粕3.99%、无机盐0.85%;2)发酵工艺优化为含水量60%、pH 8.0、温度30℃、时间46 h,此时活菌数为6.71×108CFU/g、葡聚糖含量为279.83 mg/g、甘露聚糖含量为156.82 mg/g、酒石酸含量为2.78 mg/g、苹果酸含量为8.28 mg/g、柠檬酸含量为1.34 mg/g、丁二酸含量为2.54 mg/g。由此可见,本试验优化了复合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

关键词: 复合菌 活性物质 发酵培养基 发酵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日粮添加果香味剂对果味奶感官品质和综合风味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主要对奶牛日粮中添加果香味剂生产的果味奶进行感官品质和综合风味进行评定。试验选择体重、泌乳期、胎次和产奶量相近且健康无疾病的15头泌乳前中期荷斯坦奶牛进行果味奶饲养试验,试验组为在奶牛精料中添加混合香型果味剂,添加剂量分别为60、90 g/kg(精料干物质基础)。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含量均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呈增加趋势(P>0.05),且当添加剂量为60 g/kg时,乳成分含量以及产奶量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P>0.05);试验组奶样在煮沸前后在风味和口感上均好于对照组。果香味剂中的风味物质可通过牛体血液转移到奶中,进而改善奶风味。日粮中添加果香味剂可改善牛奶的口感和综合风味,使得奶味更加纯正,愉悦度增强。

关键词: 果味奶 感官品质 综合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2部分,均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1部分,单独添加试验,乙酸钠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对照)、6.00、9.00、12.00和15.00 mmol/L,β-羟丁酸钠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对照)、0.80、1.60和2.40 mmol/L。第2部分,混合添加试验,以单独添加试验得出的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的适宜浓度,二者之和为总添加浓度,设定3种不同配比,即乙酸钠∶β-羟丁酸钠分别为1∶1、2∶1和4∶1,对照组不添加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2.00 mmol/L乙酸钠能够显著提高BMEC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S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κ酪蛋白(CSN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表达量及甘油三酯(TAG)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2.40 mmol/L的β-羟丁酸钠能够显著提高BMECs ACC、FAS、ACSS2、PPARG、mTOR基因表达量及TAG含量(P<0.05)。3)添加不同配比的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乙酸钠∶β-羟丁酸钠为2∶1和4∶1时,BMECs中TAG含量显著高于为1∶1时和对照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以9.60 mmol/L乙酸钠和4.80 mmol/Lβ-羟丁酸钠混合添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促进效果较好。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乙酸钠 β-羟丁酸钠 乳脂 乳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成效及展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

摘要: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及风沙源治理工程3个方面对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重点工程进行了介绍,从草原建设规模、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草原生态监测工作、草原承包及基本草原划定工作、草原监督管理工作5个方面总结了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今后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生态 保护工程 成效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氨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Gly)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第2代细胞,分为6组,培养时在DMEM/F12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1、2、5、10和20 mmol/L的Gly。每组6个重复,培养细胞24、48和72 h,检测细胞增殖;试验重复3次。每组4个重复,培养细胞24 h,测定细胞凋亡率和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比率。结果表明:与0 mmol/L组比较,1)1 mmol/L组细胞增殖能力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培养基中添加10~20 mmol/L Gly,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2)培养基中添加2~20 mmol/L Gly显著提高了细胞凋亡率(P<0.05);20 mmol/L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20 mmol/L组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比率显著提高(P<0.05);培养基中添加5~20 mmol/L Gly,DNA合成后期/细胞分裂期数值上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Gly能够调节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对细胞增殖具有低水平(1 mmol/L)促进,高水平(10~20 mmol/L)抑制的作用,对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Gly能够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向DNA合成期转化,促进细胞分裂。

关键词: 甘氨酸 乳腺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

中国马铃薯 2014

摘要: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在内蒙古发生普遍而又严重。2013年通过田间小区方法进行了4种杀菌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4%满穗悬浮剂90 mL/667 m2、50%BAS70301F悬浮剂33.3 mL/667 m2、30%BAS7004F悬浮剂40 mL/667 m2和25%阿米西达悬浮剂60 mL/667 m2处理,防效分别为93.0%、90.4%、89.3%和86.6%,增产分别为17.5%、15.3%、13.1%和11.9%,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马铃薯 黑痣病 杀菌剂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