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影响玉米出苗的因素分析
《玉米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联系到播入土壤后的环境,较全面地总结分析了影响玉米出苗的各种因素,包括品种遗传特性、种子质量对出苗的影响,以及土壤条件、耕作播种、播种期、气象条件、病虫鼠害、机械伤害和农药化肥等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出苗的不良影响,对诊断玉米及多种作物出苗不好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如何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出苗的条件争取好的苗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烟草天蛾几丁质酶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昆虫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烟草天蛾Manducasexta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ET-28a,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菌株经0.5mmolLIPTG诱导6~8h后,几丁质酶表达并形成包涵体。在Ni2+-NTA亲和柱上经变、复性和纯化,得到可溶的几丁质酶。表达产物经Western印迹鉴定。采用切胶回收的方法切割回收包涵体,并将回收产物免疫新西兰大白兔,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1∶20000。Western印迹检测证明抗体特异性良好。
关键词: 烟草天蛾 几丁质酶 原核表达 变性和复性 Western印迹 抗体制备


高粱花粉对玉米受体的诱导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利用晋粱5号等高粱混合花粉对农大60、晋单21号等13个玉米受体进行了花期授粉诱导处理。结果表明,诱导玉米当代结实穗率较高,平均为67.2%,变幅为33.3%~100%;结实粒数较低,平均为3.6,变幅为1~6。诱导玉米一代株间性状差异明显,有超自交分离的突变类型,经自交后,诱导玉米二代株间性状趋于整齐一致。


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影响因素探讨
《华北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油菜农杆菌介导转化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建立了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发现,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下胚轴转化中,较好的转化体系是:外植体在农杆菌侵染前进行3d的预培养。农杆菌的浸染浓度为OD600=0.2~0.4。共培养时的pH值为5.2。在转化后的分化培养基中附加30μmol/LAgNO3。


锦鸡儿属几种植物总黄酮含量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锦鸡儿属植物小叶锦鸡儿、南口锦鸡儿、树锦鸡儿、青海锦鸡儿、扁刺锦鸡儿、鬼箭锦鸡儿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发现总黄酮含量最高的部位为花(接近3%)和复叶(2%~3%),其次是茎的皮部(约1%),根中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较低(不足1%)。对叶、花等部位类黄酮等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助于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帝山寒温性针叶林土壤营养状况与林下更新关系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关帝山山地寒温性针叶林下更新幼苗数量与土壤pH值、氨态氮、有效磷、速效钾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测定,对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林下更新幼苗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林下更新与其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分析的土壤营养状况范围内,华北落叶松林下更新幼苗数量与土壤pH值、氨态氮含量呈负相关,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4个因子对华北落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强度为:土壤pH值>氨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土壤pH值和氨态氮是影响其林下更新的主要因子,华北落叶松的适宜林下更新的土壤pH值为6.5~6.7,土壤氨态氮含量为9.3~11.5mg·L-1;云杉林下更新幼苗数量与林下土壤pH值呈负相关,与氨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正相关,4个因子对云杉林下更新的影响强度为:有效磷>速效钾>氨态氮>土壤pH值,有效磷和速效钾是影响林下更新的主要因子,云杉更新适宜的有效磷含量为14.0~16.0mg·L-1,速效钾含量为119~153mg·L-1。在此基础上就今后研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关帝山 山地寒温性针叶林 土壤营养 林下更新 相关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