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小麦野生近缘种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物种丰富、类型多样,具有耐寒、抗旱、耐盐碱、抗病和高蛋白等优良特性,是小麦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麦育种优异外源基因的主要供体。新疆是小麦近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此文简述了小麦野生近缘种的分布及意义,并着重综述新疆小麦野生近缘种的分布及研究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新疆小麦野生近缘种资源的必要性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盐胁迫对两种锦鸡儿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NaCl胁迫白皮锦鸡儿(Caragana leucophloea)和镰叶锦鸡儿(C.aurantiaca)的一年生幼苗,NaCl质量分数为0.2%、0.4%、0.6%、0.8%和1.0%,盐胁迫7和15d后取样,测定其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白皮锦鸡儿叶片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而镰叶锦鸡儿相对电导率有所增加;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白皮锦鸡儿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而镰叶锦鸡儿MDA含量逐渐升高;当两种锦鸡儿植株受到盐胁迫时,叶片内脯氨酸含量迅速上升来维持渗透平衡。综合各项指标,白皮锦鸡儿抗盐能力较强,镰叶锦鸡儿抗盐能力较弱。


施肥深度、灌水条件和氨挥发监测方法对氮肥氨挥发特征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肥深度、灌水条件和氨挥发监测方法对土壤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的影响,为评估田间原位监测试验结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区试验模拟大田基肥和追肥氨挥发条件。【结果】(1)在轻度盐渍化土壤上,氨挥发速率和损失累积量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氮肥深施土壤10 cm氨挥发降低到施氮量2%以下,可有效控制氮肥氨挥发损失;氨挥发持续时间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而缩短。(2)施肥后延迟灌水情况下,初始含水量高的土壤比含水量低的土壤氨挥发损失大;在同等条件下,延迟灌水会增加氮肥氨挥发损失;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氨挥发损失降低;(3)3种氨气吸收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密闭法检测值远低于抽气法和通气法;在试验区域和试验条件下,抽气法和通气法监测结果较为接近。【结论】施肥深度和灌水条件是否与当地大田操作一致,是氨挥发测定值能否反映田间真实值的关键;三种监测方法对氨挥发田间原位监测是系统影响,密闭法结果偏低,抽气法是否反映田间真实值与抽气速率相关;通气法不需动力,可适用于田间多处理试验。


高产抗病籽瓜新品种SWBB-01的选育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育适宜新疆种植的高产抗病籽瓜品种。【方法】以母本XR3110与父本IR5106杂交,再以XR3110作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对后代进行连续自交纯化选育而成,并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及生产试验,确定其高产稳产适应性。【结果】在品比试验中,籽瓜新品种SWBB-01两年三点平均产量155.1 kg/667 m2,较新籽瓜1号(CK)增产13.39%,较SWBB-C增产11.85%,居第一位。在多点生产试验中,新品种SWBB-01平均产量145.87 kg/667 m2,较CK增产14.57%,呈极显著水平,抗白粉病、枯萎病。【结论】SWBB-01在产量及病害抗性上表现突出,2010年10月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新登籽瓜2010年35号)。命名为SWBB-01。适宜在新疆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巴音郭楞州等地及阿勒泰、塔城地区部分产区种植。


光照对加工番茄穴盘苗植株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穴盘苗设置光照和遮阴条件,探讨光照对穴盘苗植株形态及生理的影响。【方法】以加工番茄87-5(里格尔,下同)和新番41号为材料,设置正常光照和遮阴两个处理,对比研究穴盘徒长苗与正常苗在外部形态指标及生理发生的变化差异。【结果】遮光处理下的穴盘苗株高变高、叶面积变大、RWC(相对含水量)上升、叶片数减少、WSD(饱和亏)下降、根系活力下降,与此同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POD(过氧化物酶)活性、总糖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丙二醛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光照对加工番茄穴盘苗的植株形态及生理有明显的影响,充足的光照直接影响到穴盘苗的成苗质量。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性状比较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差异。【方法】以新疆冬小麦117份地方品种和39份选育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13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地方品种在旗叶长、旗叶宽、株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粒重、千粒重和蛋白质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选育品种,而穗长、小穗着生密度、每穗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略低于选育品种,且地方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都高于选育品种;15个性状间简单相关分析中,地方品种有24对性状相关极显著,选育品种仅有6对性状相关极显著。【结论】新疆地方冬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对于冬小麦育种改良具有参考利用价值。


施用生物黑炭对新疆灰漠土肥力与玉米生长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生物黑炭作为改良剂与堆肥等其他生物质改良剂相比对新疆低产土壤———灰漠土的改良和玉米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施入20t·hm-2和40t·hm-2的生物黑炭,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基础土壤相比,提高了22.77%和49.80%,明显高于秸秆还田、羊粪和腐植酸有机肥等对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效果。施用生物黑炭提高了玉米单穗重、千粒重、产量以及生物量,降低了玉米的根冠比,促进玉米根系生长,而追施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施用生物黑炭能够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灰漠土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以及农艺性状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外源阿魏酸对离体培养棉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建立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6号’的体外胚珠培养棉纤维体系,利用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和电镜切片观察,探索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阿魏酸(FA)对棉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棉胚珠的体积、棉纤维长度、纤维团生长面积和纤维细胞壁厚度均显著增加。(2)FA的影响在培养15 d后达到显著水平,25和50μmol/L外源FA对离体培养棉纤维的伸长和纤维细胞壁的增厚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浓度下纤维伸长和细胞壁增厚的程度不同。(3)各处理培养25 d后,25μmol/L FA处理的棉纤维长度比对照极显著增加14.2%,纤维团生长面积比对照极显著增加18%;50μmol/L FA处理的棉纤维细胞壁厚度比对照极显著增加61.7%。
关键词: 阿魏酸(FA) 离体培养棉纤维 图像数字化处理 电镜切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