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地理分布及其新发现亚基的特性(英文)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和方法】为了揭示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多样性,对新疆北部地区(北疆)、东部地区(东疆)和南部地区(南疆)小麦地方品种HMW-GS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新疆小麦地方品种HMW-GS等位变异的分布与其地理来源具有密切关系,除Glu-B1位点外,Glu-A1和Glu-D1位点等位变异在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分布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在Glu-A1位点,Glu-A1c编码的Null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Glu-A1b编码的2~*亚基;但在北部地区,几乎所有品种都含有Glu-A1c编码的Null亚基,仅有1个品种含有Glu-A1b编码的2~*亚基。在Glu-B1位点,新疆大多数小麦地方品种含有Glu-B1b编码的7+8亚基。在Glu-D1位点,新发现的等位基因Glu-D1bp(t)编码的2.6亚基在东疆和南疆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在北疆出现的频率最低,分别为91%(东疆),61%(南疆),19%(北疆);等位基因Glu-D1bp(t)在南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中普遍存在。然而,北疆是以等位基因Glu-D1a编码的2+12亚基为主,其频率为83%。关于Glu-D1bp(t)的起源,推测可能是在南疆地区自然突变产生,然而由于南疆和东疆荒漠化造成的地理阻碍使其向北疆传播的概率较低,同时抑制了该基因向东亚地区的迁移。【结论】基于DN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lu-D1bp(t)编码的2.6亚基与Glu-D1al编码的2.2~*亚基非常相似。

关键词: 遗传差异 Glu-D1 Glu-B1 Glu-A1 等位基因频率 地区差异 制约因素 2.6亚基 氨基酸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能干燥技术在我国果蔬干制中的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广泛利用果蔬产地丰富的太阳能,降低传统干制的能耗,提高果蔬太阳能干制的生产效率和传统干制工艺的升级。【方法】从节能环保、干燥周期、产品质量与优级品率、投资回收期等环节分析太阳能干制技术优势与特点。通过对干燥物料特性、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分类与性能、太阳能资源条件以及干燥模型和工艺的分析,找出影响果蔬太阳能干制速率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作为间歇性能源太阳能应作为补充能源进行联合干燥、连续智能干制是为今后的我国果蔬干制的发展方向。【结论】应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环境条件、合理控制组合干燥的温湿度和风速等,不断提高组合式太阳能干燥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关键词: 太阳能干燥技术 果品干制 节能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红枣不同处理贮藏及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新疆三个红枣品种灰枣、河北脆枣、骏枣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接冷藏、保鲜袋+冷藏对鲜枣保鲜效果的影响及红枣货架期期间品质。【方法】研究其贮藏期间(0~49 d)在贮藏温度0℃、相对湿度90%~95%的不同处理条件下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V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和货架期(1~7 d)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整个贮藏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VC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含量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多酚氧化酶活力呈现不规律的趋势;而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总酸、硬度、VC、重量损失情况;在货架期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且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硬度、重量损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情况。【结论】就三个品种而言,灰枣和河北脆枣较耐贮藏,更适于进行保鲜;就两种处理而言,保鲜袋+冷藏处理更适用于鲜枣的保鲜。

关键词: 灰枣 河北脆枣 骏枣 贮藏 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超高产棉花群体质量指标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2008~2009年对不同产量水平棉花主要群体质量指标研究,阐明超高产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群体质量指标特征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新疆超高产棉花大面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高产和中低产棉花相比,超高产棉花开花前株高、现蕾速率增长较快,至开花期超高产棉花株高达到55 cm;现蕾期叶龄每增加1龄现蕾2.5~3个;超高产棉花现蕾期至开花期LAI增长较快,盛花期达到峰值4.5,且同一时期Pn保持较高水平,达到35μmol/(m2.s),吐絮期下降速度比高产和中低产棉花缓慢,延长了叶片功能期,后期保持较大的光合有效面积,同时超高产棉花叶面积载铃量显著高于高产、中低产棉花,而叶面积载果节量为91个/m2,其偏高或偏低都不利于实现超高产。

关键词: 棉花 群体质量 超高产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双膜覆盖增温效应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棉花双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提供可行依据。【方法】进行棉花双膜与单膜覆盖增温效应的对比分析。【结果】(1)双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明显提高播种至出苗期间的0~20 cm耕层土壤地温,增加土壤有效积温,从播种至出苗期间双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日平均地温高0.9℃,最低温差0.6℃,最高温差达到1.3℃;双膜覆盖较单膜覆盖累计增加土壤积温15.2℃。(2)双膜与单膜覆盖5 cm日平均地温温差1.4℃,最高温差达到2.4℃,比单膜累计增加地温24.3℃,5 cm土层正好是棉花种子所处的耕层,因此该土层地温的提高为播种后加速种子吸水、萌动提供了很好的温度环境,有效促进了棉花出苗。(3)双膜覆盖栽培还有效提高了一日4个时段(02:00、08:00、14:00、20:00)的土壤温度。【结论】(1)双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有更好的增温效应。(2)双膜覆盖提高了不同土层土壤温度,且这种增温效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土层间温差逐渐减小,这种增温效果明显高于单膜覆盖的增温效果。(3)随着时间的不同,土壤不同土层地温变化也发生着相应变化,反映出土壤的热传导效应。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双膜覆盖 增温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统计方法在葡萄理化指标简化中的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影响葡萄品质的理化指标进行简化,提高葡萄品质的检测效率。【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的数学方法对所测得的105个葡萄品种的10个理化指标进行简化,从而简化影响葡萄品质的理化指标。【结果】将反映葡萄品质的10个理化指标简化为5个指标,分别为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总酸、果胶和纤维素,经初步分析,这5个指标能够代表葡萄的甜度、酸度、酸甜度、涩味和果实硬度。【结论】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总酸、果胶和纤维素这5个指标基本可反映葡萄的品质。

关键词: 葡萄 简化指标 统计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膜下滴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均符合Logistic方程;棉花干物质积累最快时期出现在出苗后83~139 d。不同的氮肥运筹可明显影响棉花氮素吸收最大速率及其出现时间,以有机无机氮肥配施(N2+M)处理的氮素吸收最大速率较高,且其出现时间相对较早。棉株对干物质分配中心与氮素吸收分配中心一致。各施氮处理氮肥利用率在32.11%~49.24%之间,N2+M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其它处理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中,N2+M处理产量达1890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棉花 氮素吸收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GhCAD1基因结构及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棉花GhCAD1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棉花中克隆了GhCAD1基因的DNA序列,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GhCA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GhCAD1编码区DNA序列长度为2 898bp,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分析发现这些内含子富含AT,在第1内含子中发现一个SBF-1因子结合位点。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GhCAD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叶部的表达量最高。GhCAD1表达量依次为叶>铃壳>苞叶>花瓣>根>子叶。

关键词: 棉花 GhCAD1 内含子 表达分析

新疆玉米新自交系耐旱性鉴定与评价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玉米开花期干旱胁迫法,以籽粒产量为主要性状,结合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ASI值等性状,用种质耐旱性指数(DTIg)作为玉米自交系资源耐旱性鉴定与评价的主要指标,对49份玉米自交系耐旱性做了鉴定与评价。筛选出新自672、新自641、新自636、新自534、新自521、新自635、A14-2、运642等8份干旱胁迫条件下花期协调,耐旱性极强的新玉米自交系。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耐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抗旱保水剂对棉花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抗旱节水剂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新疆农业抗旱节水剂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不同用量的保水剂、抗旱剂两种抗旱节水剂在棉花种植上的田间试验,分析棉花产量、单铃重以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抗旱剂与保水剂能够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增产幅度为2.55%~29.71%;提高棉花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提高幅度为2.1%~29.8%;抗旱剂显著提高棉花单铃重,保水剂对棉花单铃重基本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抗旱剂对棉花生产的作用优于保水剂;并且施用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对抗旱剂与保水剂的应用效果有一定影响。【结论】抗旱节水剂可以用于棉花生产。

关键词: 保水剂 抗旱剂 棉花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