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小麦地方品种Wx基因构成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S D S P A G E 电泳技术 ,从900 份 小麦( T.aestivu m ) 地 方品 种中 鉴 定出 了普 通 小麦 Wx7 D 基 因缺失材 料一份 , Wx4 A 基 因缺失材 料六份 ,含三个基 因的 材料 为893 份。出 现频 率为 正常类型> Wx4 A > Wx7 D> Wx7 A。 Wx7 D 缺 失 基 因的 发 现, 再 次 证明 我 国 小 麦 资 源是 一 特 殊 类群;这 些材料的 发现,为 我国开展 面条品质 育种研 究打下了 坚实 的材 料基 础,在 小麦 淀粉 遗传 控制研究和 品质育种 方面具 有深远的 理论研究 和应用 价值,并 在小麦 支链 淀粉 的开 发和 利用 方面 有广阔的前 景。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地方品种 Wx基因 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小麦品种(系)抗条锈菌25、29、30、31号优势小种现状及改良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年利用小麦条锈菌25、29、30、31号4个优势小种,采用分小种成株抗条锈性鉴定法,对河北省23份生产品种(系)及59份高世代品系进行了抗条锈性研究,明确了河北省小麦生产品种及高世代品系对优势小种的抗条锈性现状。同年,用上述优势小种对160份原始材料也进行了抗锈性研究,从中筛选出71份抗源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对不同小种的抗锈性差异,为小麦抗条锈性育种抗病父本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冬小麦;抗条锈性;现状;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遗传学报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野生种基因组DNA为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研究了间期细胞核里黑麦、中间偃麦草、燕麦和簇毛麦染色体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的行为。易位的黑麦1RS染色体臂在间期表现为不连续的线状杂交信号贯穿细胞核,代换和附加的1R染色体在间期却呈现点状杂交信号,通过易位进人小麦的中间偃麦草和燕麦染色体片段也是点状。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F1幼胚愈伤组织细胞中,7个簇毛麦染色体在不同间期核里表现为由点状到线状接近连续的趋势,簇毛麦染色质与小麦染色质不相融合。对于附加、代换和易位等方式进入小麦里的少数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问期中准确地计数,但是对于较多的外源染色体,由于有些杂交信号有可能被小麦染色质遮盖,所以仅仅分析间期细胞可能是不准确的。黑麦和簇毛麦随体染色体1R和1V不与核仁相连,它们在小麦背景下对核仁形成的作用可能被抑制了。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黑麦 中间偃麦草 燕麦 簇毛麦 属间杂种 染色质 间期 荧光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雄核初始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蚕业科学 1999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叶片游离态多胺与抗TMV关系探讨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的抗病品种植株中游离态腐胺(Put)和亚精胺(Spd)的含量较高,游离态正精胺/精胺(Spd/Spm)比值显著高于感病品种。TMV侵染使得烟草植株中多胺的含量升高。33℃时抗病烟草中Spd/Spm比值低于25℃时二者的比值,且温度与TMV互作达极显著水平。抗病毒诱导剂VA诱导提高了植株体内多胺的含量。33℃时的变化更明显。随着病毒浓度的升高,Spd和Spm的含量逐渐降低,Spd/Spm比值与病毒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多胺 烟草 TM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厩肥、秸秆和绿肥的含钾状况及其对土壤和作物钾素的供应能力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常用有机肥料牛厩肥、猪厩肥、鸡粪及作物秸秆、油菜绿肥为材料,研究了这些有机物的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状况,以及它们对土壤钾及作物吸钾的供应能力。结果表明:(1) 三种有机粪肥及作物秸秆、绿肥中含钾量为0-85 % ~4-50 % ,其中有32-7 % ~69-7 % 为速效态钾,1-7 % ~25-0 % 为缓效态钾;(2) 肥料与土壤共同培养150 d 后,约有50 % ~80 % 的速效态钾和缓效态钾仍以两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之中,但其中速效态钾比例明显下降,缓效态钾比例显著提高。不同肥料种类和土壤类型对其有影响;(3) 各种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生物产量和吸钾量;(4) 有机肥供钾效果与土壤缓效钾关系较密切。

关键词: 厩肥 秸秆 绿肥 含钾状况 供钾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中氨基酸的分离与分析

色谱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了中国梨木虱分泌物中的氨基酸;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梨木虱分泌物中氨基酸的三氯乙酰了酯衍生物进行了分析。用标准样对照定性,内标法定量。分泌物中共检出13种氨基酸。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中国梨木虱 分泌物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Rht基因在冬小麦育种中的利弊分析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携 带不同 Rht 矮秆基 因的6 个 冬 小麦 近等 基 因系, 进行 了 两年 试 验,研 究了 不 同矮秆基因 在育种 中的利用 价值。结 果表明: Rht1 和 Rht2 两 个半矮 秆基因显 著提高了 单株( 或 单穗)粒数和 粒重、经 济系数和 倒二叶面 积,较 Rht3 和高秆系 显著降 低了千粒 重; Rht3 矮 秆基因对 单株粒数、单 株产量 和 穗 粒 数 均 有 负 向 作 用, 显 著 提 高 了 千 粒 重 ; Rht1 + Rht2 较 高 秆 系 和 Rht2+ Rht3 系比 较显著 提高了经 济系数 ; Rht2 + Rht3 对产 量构成 因子和经 济系数 均有负向 作用;以上5 种 矮秆基因 型均有 显著的降 秆作用, 但对旗叶 面积和 穗长无影 响。

关键词: 冬小麦 矮秆基因 近等基因系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秆矮秆谷子根的遗传、分布差异及根与产量有关性状的相关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谷子根部性状的遗传及根的地下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期高秆、矮秆材料的根重、根伤流液大小均是受遗传控制的性状。高秆材料的根条数明显地高于矮秆材料。谷子的根部性状与产量及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根条多、根重大、后期根伤流液大小适中对植株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形成非常有利。根系大、在耕作层的分布范围广、后期根活力大、不早衰是高秆材料在产量上明显优于矮秆材料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谷子,高秆,矮秆,根,遗传,分布,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研究

中国乳品工业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叙述了酸性乳饮料的制作方法。由于该饮料不稳定而使产品质量欠佳,因此,本文从乳固形物含量、稳定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糖酸比例、工艺条件以及水质等几个方面对酸性乳饮料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性乳饮料稳定的最佳条件:乳固形物含量4.0%,稳定剂含量0.6%,乳化剂含量0.12%,品质改良剂0.13%,白砂糖12.0%,果汁4.0%,有机酸含量0.2%;并且在55℃时采用21MPa和15MPa的压力均质二次,以及杀菌工艺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操作。

关键词: 酸性乳饮料,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