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江苏沿江地区油菜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及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江苏沿江地区油菜施氮量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确定该地区油菜的适宜施氮量,以油菜品种宁杂1818和史力佳为试验材料,设置N0(0 kg/hm2)、N120(120 kg/hm2)、N240(240 kg/hm2)、N360(360 kg/hm2)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能显著增加油菜的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当施氮量为N240时,宁杂1818和史力佳2个油菜品种的油菜籽产量比N0分别增加了104.80%和123.98%.收获指数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虽比N120处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宁杂1818在此处理下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高于N120和N360,史力佳在此处理下的氮肥农学利用率虽比N120处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江苏沿江地区油菜的施氮量在240 kg/hm2时,可以较好地协调较高产量和合理的氮肥利用率的统一.


草莓KEA家族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K+/H+逆向转运体(KEA)介导细胞中K+和H+的动态平衡,在维持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生长发育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模式作物拟南芥中,果树中KEA家族基因的功能依然未知.本研究以Yellow Wonder 5AF8草莓为材料,筛选并克隆KEA家族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和表达特征分析,为研究果树K+/H+平衡及钾素动态平衡机制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草莓基因组中检索并克隆到5个KEA家族基因,命名为FveKEA1~FveKEA5,属于典型的植物K+/H+逆向转运体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7种已报道的不同科属植物的KEA家族蛋白在氨基酸水平上具有25.00%的一致性,并可分为2个亚族(Group I和Group II),其中,草莓FveKEA1和FveKEA2属于Group I,只含有4个Motif基序,而FveKEA3~FveKEA5属于Group II,含有7个Motif基序;系统进化树表明草莓FveKEA2和FveKEA4分别与葡萄VvKEA2和苹果MdoKEA6紧密聚在一起,草莓FveKEA1、FveKEA3和FveKEA5分别与葡萄VvKEA1、白杨PtrKEA4、桃PpeKEA4等相应成员在遗传距离上较近;草莓KEA家族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均含有12~14个跨膜区,除FveKEA3外,均为稳定蛋白,且只有FveKEA5含有信号肽;转录表达谱分析结果揭示草莓KEA家族基因在多种组织或器官中均有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FveKEA1在5AF8草莓不同组织中的整体表达水平最高,在花瓣和未成熟果实中的表达量最为突出,其次是FveKEA4,而其他3个基因的整体表达水平相对较低.此外,在草莓KEA基因启动子区域鉴定到至少16种顺式作用元件,且均含有光感应、胚乳表达和脱落酸(ABA)响应的作用元件.
关键词: 草莓 K+/H+逆向转运体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与表达


肉种鸡饲粮肌苷酸对生长后期子代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母鸡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肌苷酸(inosinc acid,inosine monphosphate,IMP)对22~42日龄子代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的20周龄健康AA肉鸡480只,随机分为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0.2%肌苷酸)、Ⅲ组(基础日粮+0.5%肌苷酸)和Ⅳ组(基础日粮+1%肌苷酸),肉种鸡产蛋率达到50%时人工受精,2周后收集种蛋进行孵化。将出壳后的子代鸡随机选取1 920只,根据其肉种鸡饲料中添加肌苷酸的情况相应的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显示:①母鸡饲粮添加肌苷酸对22~42日龄子代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②母鸡饲料添加肌苷酸对22~42日龄子添加量为0.5%和1%时,血清中IL-2含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IMP对生长后期子代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IL-2的含量。


M342抗除草剂基因CAPS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342是利用EMS诱变定向选育获得的甘蓝型油菜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新种质.通过M342抗性基因与敏感型油菜的AL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342的BnALS3基因存在1处SNP突变,导致编码的蛋白质第556位色氨酸突变为亮氨酸,该突变导致基因序列对BsrD I内切酶消化的差异.为此设计了8条引物,从中筛选到引物对SU54F/SU58R在不同油菜品种中可以特异性扩增出目的片段,该片段经BsrD I酶切分型正确,从而开发了检测M342中抗性基因BnALS3R的CAPS标记.运用该标记对除草剂敏感型油菜、纯合抗性油菜及杂合抗性油菜BnALS3的基因型进行验证,并应用该标记对F2、BC1分离群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标记验证的基因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F2分离群体有Als3Als3、Als3als3、als3als33种基因型,BC1分离群体有Als3als3、als3als32种基因型,与表型鉴定结果一致,遵循单基因遗传分离规律,表明该标记可以应用于抗性基因的检测.CAPS标记的获得为抗除草剂油菜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油菜 磺酰脲类除草剂 乙酰乳酸合酶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


森林草莓MYB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草莓MYB基因家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检索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 L.)基因组中MYB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染色体定位、基因进化及花药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莓基因组中可能含有105个R2R3-MYB、4个MYB3R、1个MYB4R基因,它们不均匀分布在7条草莓染色体上,其中5号染色体上数量最多为26个,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形成基因簇.理化分析发现这些MYB蛋白长度和大小差异较大,但均具有保守的R2和R3型结构域,R重复单元均含有特征性的氨基酸,包括最保守的有序间隔出现的色氨酸(W)残基.通过系统进化关系和基因结构信息,草莓MYB基因家族被分成了34个亚组(A1~A34),同时利用拟南芥基因功能预测草莓中对应的直系同源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草莓MYB基因家族参与调控黄酮物质合成、细胞发育、生物/非生物胁迫.花药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分析发现FvMYB2、FvMYB85、FvMYB74、FvMYB28在花药发育的5个时期中表达量逐渐升高,尤其是发育后期表达量较高,表明这些基因可能调控花药发育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草莓MYB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农药危害风险及其残留检测用广谱特异性抗体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药残留是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危害因素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对象.当前已被开发和投入使用的农药种类纷繁复杂,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任务多、责任大,因此建立一套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用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目标.本文分门别类梳理农产品中主要农药残留及其危害,探讨国内外抗体创制领域最新热点技术,并就农药残留检测用广谱特异性抗体研发和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及展望,旨在为指导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稻曲病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病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病害,在世界各水稻主产区均有发生,已成为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也属于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研究其病原菌致病机制,对找寻防治药物的特异性靶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抗病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思路,为稻曲病菌防治药剂研发提供新的靶标。本文综述了稻曲病菌侵染过程、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水稻响应稻曲病菌侵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策略。现有研究表明,稻曲病菌能成功侵染水稻孕穗期雄蕊的花丝引起发病。病原菌可通过抑制多个水稻免疫途径实现成功侵染;还可模仿胚珠受精激活水稻灌浆、糖代谢等途径为稻曲球的形成提供营养物质;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敲除中的成功应用,为稻曲病菌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稻曲病菌独特的侵染过程和营养利用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不同温度条件下薄膜包装对西兰花采后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薄膜包装对西兰花采后品质的影响,以品种优秀西兰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0±1)℃和80%~90%相对湿度下,采用5种薄膜[聚偏二氯乙烯(P1)、高密度聚乙烯(P2)、聚乙烯(P3)、聚氯乙烯(P4)、纳米银薄膜(P5)]对西兰花进行包装,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筛选出最适宜西兰花包装的薄膜;再以此最适薄膜材料于(10±1)℃、(15±1)℃、(20±1)℃温度下分别对西兰花进行包装,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薄膜包装对西兰花品质、营养成分、抗氧化酶活性及采后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筛选出的最适宜西兰花包装的薄膜为P5;与对照组相比,纳米银薄膜袋在(10±1)℃,(15±1)℃,(20±1)℃条件下,皆可有效降低西兰花的呼吸速率,延缓失水及叶绿素降解,维持其组织较高的V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有效抑制其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同时不同程度地保持西兰花组织较高的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OH、O2·-等的清除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此外纳米银薄膜袋有效抑制了西兰花组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通过抑制其表面菌落生长以减少组织亚硝酸盐的生成,从而防止西兰花的腐烂.因此,纳米银薄膜袋有利于不同温度下西兰花采后品质的保持.


基于经济视角的辣椒高效种植技术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江苏辣椒市场价格最高时间段特征,以江苏省3个生态区的设施类型、种植模式为基础,从播期选择、育苗及苗期管理、适时定植、田间管理、适期采收等重要环节进行阐述,为提高江苏省设施辣椒的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