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不同改良剂对苏打碱土磷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培养及玉米盆栽土培模拟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在山西省大同市山阴县西盐池的苏打碱土上,施用DS-1997、脱硫石膏、风化煤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3种改良剂均可降低苏打碱土的pH值;(2)脱硫石膏改良苏打碱土的作用最明显地反映于土壤水溶性盐分的急剧上升,同时伴随着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急剧下降,因此,脱硫石膏抑制土壤中磷的有效化作用;(3)DS-1997与其他两种改良剂相比,可以更好地增强土壤解磷细菌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土壤中磷的释放作用。

关键词: 苏打碱土 改良剂 解磷细菌 土壤速效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草坪植物——卵穗苔草

草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卵穗苔草Carexduriuscula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具有草坪植物返青早、色泽好、寿命长、容易繁殖、地下根茎发达、耐践踏等特性。可作为草坪植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卵穗苔草 生态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利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在玉米与西瓜间作条件下,研究了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形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稀穴密株种植能够协调降雨的不均衡性,增加补灌的人为可控制性,能够利用有限水源实现旱地稳产的目的。试验条件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处理为M0W4P4500,立体种植效果最好的处理是M1W3P4500。

关键词: 旱地 稀穴密株种植 产量构成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灰性土壤中解磷优势菌的筛选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从石灰性土壤作物根际土样筛选出2株具有较强解P能力的优势菌株“B2”和“B67”,平板培养溶P圈D/d值分别为5.1和3·8,液体摇床培养过程中产生苹果酸、丙二酸、草酸和乳酸等多种有机酸,产酸总量分别为对照的28·25和19.78倍,pH分别较对照下降2.3和1.1,将“B2”和“B67”的培养液分别接种到4个不同地区土壤中恒温恒湿培养20d后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均有所提高,且接种“B2”处理分别为对照的2.64、3.04、1.71和2.20倍,接种“B67”处理分别为对照的2.12、1.90、1.35和1.78倍,且发现其溶P效果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与有效活菌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解P 优势菌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和分形理论的山西屯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英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的提取,运用面积-周长分形模型,分别计算出了1990年和2001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该文还引入了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指数—斑块密度指数,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及景观多样性指数,并进行了定量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屯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以期为开展区域土地整理、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以及保持区域景观格局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GIS 分形理论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变化 屯留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钾与钙配合对保护地番茄钙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磷、钾与钙配合对保护地番茄钙吸收的影响,并利用差值法计算了钙的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CaP1和CaK2处理最佳,可以显著提高保护地番茄总吸钙量和果实吸钙量,提高钙的利用率;与单纯施钙处理相比,钙的利用率分别提高10 3和16 1个百分点,同时,CaP1和CaK2处理能明显改善保护地番茄生物学特性,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产量;与单施钙处理相比,番茄的果实产量分别提高了16 1%和22 9%。研究结果同时证明钙磷配合或钙钾配合施用可以提高番茄果实中Vc的含量、糖分含量,降低酸度含量和脐腐病果的数量,明显地改善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磷钙配合 钾钙配合 钙吸收 钙素利用率

北岳恒山地道黄芪营养特征及产地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北岳恒山地道黄芪主产区代表性土壤进行定点采样和分析,对地道黄芪产地土壤类型、物理性状、养分状况、营养吸收规律、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道黄芪主产地土壤发育不完全,成土母质为花岗片麻岩,土壤类型以粗骨性栗褐土和淋溶褐土为主,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土体通透性较好。另外产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较高。营养分析结果表明,黄芪地下部分营养元素的浓度普遍都高于地上部分,而且是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这种差异越大。另外,黄芪对N、K、Fe、Zn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土壤酶结果表明,黄芪产地土壤酶活性较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都是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层次性,而且这种层次性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层次性相一致。黄芪产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差异明显,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和真菌占的比例较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这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层次性有明显的一致性。

关键词: 地道药材 黄芪 土壤特性 营养特征 北岳恒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化学去雄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应用二次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了乙烯利、赤霉素、甲哌嗡3种物质对雄先型核桃雄花的疏除效果,用系统学原理与方法求得了优化组合方案,并根据优化组合方案比较了不同组合疏除核桃雄花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效果。结果表明:乙烯利和甲哌嗡在雄花序萌动—伸长期配合使用,可以使核桃雄花在用药后24h开始大量脱落,100h以内累计脱落率达80%以上。

关键词: 核桃 化学去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3种非组培转基因方法转化外源bar基因研究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用3种非组培型转基因方法,即花粉介导、子房注射、萌动种胚法在玉米上转化bar基因,经大田筛选及PCR和PCRSouthern检测,证明均可获得转化植株。还分析了3种方法的转化机理,并通过转化率与操作简便程度的比较,认为花粉介导优于萌动种胚法,二者又优于子房注射法。

关键词: 非组培转化 花粉介导 子房注射 萌动种胚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养分资源精准管理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对传统农业养分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作了扼要分析;对精准农业及其核心技术作了初步介绍;对空间变异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养分管理 精准农业 空间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