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番茄叶霉病菌不同菌株粗毒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番茄叶霉病菌不同菌株产生的糖蛋白毒素粗提物对番茄和茄子种子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而对黄瓜作用很小;敏感菌株对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大于抗性菌株,并且抗性水平越高,差别越大;而对于胚芽和胚根,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没有明显的差别,毒素对胚芽的生长抑制率大于对胚根的生长抑制率。

关键词: 番茄叶霉病菌 粗毒素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决策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项目立项决策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评价结果是立项决策的依据。该文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区域和项目类型制定指标评分标准。并从初评合格的项目中抽取6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立项决策评价。

关键词: 可拓评价方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立项决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缓释肥的氮释放特性以及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实验室内采用水浸泡法对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自研草坪肥)的缓效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为22 75%,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小于15%的指标,而微分溶出率为0 22%,也小于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微分溶出率(0 25%~2 5%)指标。其他几种缓释肥的初期溶出率为8 73%~14 42%,微分溶出率为0 30%~2 11%,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指标。田间试验比较和研究了尿素、3 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缓效肥对草坪草的干草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尿素和包衣尿素处理的草坪草的生长量前期较高,后期产草量较低,呈马鞍型。其他处理的草坪草干草产量则比较平缓,肥料的氮释放特性与草坪草生长趋势相同。不同肥料处理对草坪草的中量、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草坪 初期溶出率 微分溶出率 氮素释放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晋春15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生态效应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地玉米秸秆还田秋施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 ,10年累计玉米籽粒增产12 10~ 17 2 7t/hm2 ,增幅达 2 5 5 9%~ 36 5 2 % ;玉米秸秆增加 5 9~ 13 3t/hm2 ,为秸秆还田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源。秸秆还田秋施肥可起到秋保春墒的作用 ,苗全苗壮 ,养分充分得到有效利用 ,且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 ,促进秸秆等有机物料腐解 ,对提高矿质营养元素有效性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旱地玉米 秸秆还田秋施肥 生态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梨果实发育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以雪花梨为试材,研究了4种生长调节剂对梨果实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F1和C14既促进了果实膨大,又提高了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值或Vc含量,而且二者均未引起果肉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F4对果实大小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果肉硬度和Vc含量。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果实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稳产早熟玉米新品种忻抗1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忻抗14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1998年育成,组合9116×海9-21。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需≥10℃积温2400℃·d。1998~200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合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春播区,黄淮海平原及山西南部复播区,内蒙古及山西北部中早熟区亦可种植。水旱地均可种植,水地一般种植67500株/hm2,旱地一般种植52500~60000株/hm2。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4。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忻抗14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型差异对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分配的影响及遗传改良研究

棉花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转双价基因(Cry1Ac+CpTI)、转单价基因(Cry1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三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分配规律表明,三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降低是生物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提高是转基因棉花维持产量的主要因素。转基因棉花大量花后光合产物束缚在铃壳中导致转基因棉花铃重较低。在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加强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棉铃有效利用率的选择。

关键词: 棉花 基因型差异 光合性状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苹果新品种‘绯霞’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绯霞’是以红玉作母本,丹霞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苹果新品种。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85g,最大果重229g。果面底色淡黄,充分成熟时全面着鲜红色条纹,色彩艳丽,果面光洁。果肉乳黄色,肉质细、汁液多、香味浓、口感脆,果实耐贮运。在晋中地区10月上旬成熟。果实外观、色泽、风味、口感等方面优于生产上主栽品种红富士,极具发展前景。

关键词: 苹果 杂交 育种 新品种 绯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胚培技术体系的建立

园艺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六月鲜’枣为试材,对花后12~82d的幼胚进行培养。结果表明,适宜于胚挽救的最小胚龄为花后50d左右;在胚形成前进行离体培养,蔗糖浓度以7%为宜,而胚形成后离体培养以5%蔗糖为宜;暗培养可促进离体胚的生长发育,且有利于生根;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有机添加物极显著地影响着胚培效果。花后70~72d胚龄的胚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0.4(mg/L,单位下同)+BA0.8+LH500+GA35+5%蔗糖。胚培苗经扩繁后转入1/2MS+IBA1.0+IAA0.06+2%蔗糖培养基上,获得了健壮生根苗,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关键词: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