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对乌拉尔甘草营养特征与需肥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N、P、K与Ca配施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产量 ,其生长期内N、P、K平均吸收比例为 1∶0 5 5∶0 34,每生产 1t乌拉尔甘草其根、茎平均吸N 2 0 9kg、P2 O511 5kg和K2 O7 2kg ,且生长后期P吸收比例明显增大。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营养特征
营养成分
需肥规律
《作物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玉米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潞玉13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1998育成,组合为海9-21×1572。属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d,需≥10℃有效积温2590℃·d。1999~2003年参加各类试验产量均表现突出。且植株矮健、大穗、综合抗性好。在适宜密度45000株/hm2下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0%,比川单13增产9.4%。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和四川西南区中上等地块种植,制种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为1∶6。
关键词:
玉米
单交种
潞玉13
品种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简单重复序列(SSR)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选用来自山西、西藏、黑龙江等省区的品种共96份,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引用小麦的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多对引物中筛选到5对有多态性、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34个多态位点的平均PIC值为0.7324,96份材料被聚成5大类。
关键词:
谷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山西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A1)、秋浅耕+秋施肥+春免耕(A2)两种耕作方法明显优于其他耕作方法,每公顷增产玉米1009.5~1182.0kg;玉米整秆覆盖(B2)、玉米碎秆覆盖(B3)、地膜覆盖(B1)3种覆盖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比不覆盖(B4)显著增产,每公顷增产玉米1031.7~1281.7kg。16个处理中,A1B3(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玉米碎秆覆盖)、A1B2(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玉米整秆覆盖)两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公顷产量达6508.5和6381.0kg,是干旱地区可选择的保墒蓄水增产耕作栽培形式。
关键词:
旱地
耕作方法
覆盖形式
玉米
产量
《山西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小麦品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状,不仅决定于品种的遗传性状,而且与环境因素和栽培措施有关。主要阐述了栽培措施和环境因素对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强筋小麦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强筋小麦
栽培措施
环境因素
品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经8年系统试验研究从330个细菌菌株中筛选出1株防病促生枯萎病拮抗菌"98-I",经鉴定属蜡质芽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79.2%、75.1%、72.3%和95.1%,且该菌对多种蔬菜有促生和促进种子发芽功效.
关键词:
土传病害
枯萎病
拮抗菌
促生作用
微生物杀菌剂
《农业工程学报
》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山西省大部分土壤为石灰性土壤,耕地土壤缺磷较严重,施入土壤的化学磷肥极易被固定,为了提高缺磷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分离筛选的B2和B67菌株研制的解磷菌剂(后称菌剂),首先接种到以磷酸三钙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中,液体速效磷含量比CK提高12.92倍和9.18倍,然后又接种到其它典型缺磷土壤中,可使土壤速效磷含量较CK增加1.35~3.04倍,且发现其溶磷效果和液体的pH值有关,也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和有效活菌数相关,而且菌剂在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另外菌剂在缺磷的盆栽和大田试验中取得相同效果,除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培肥土壤外,同时还有改善作物农艺性状,提高作物产量的功效。
关键词:
解磷菌剂
缺磷土壤
磷素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