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基质对火龙果扦插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扦插火龙果的生根率和成苗率,确定最优的扦插基质,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红龙果为试验材料,采用6种不同基质配方,对其插条进行扦插生根的成活率、生根质量、抽梢的影响试验。[结果]在基质C(锯末屑∶猪粪∶田园土=1∶1∶2)中火龙果插条的成活率最高,达93.3%;平均生根5.3条/株,平均根长8.4 cm,表现尚佳;总抽梢量最多,平均枝梢长度最长。[结论]从成活率、生根率、最大根长、抽梢率和枝梢生长量来看,以基质C综合效应最好,基质F(河沙)最差。


杜鹃兰菌根结构显微观察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杜鹃兰根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杜鹃兰根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结构,皮层中有大量菌根真菌形成的菌丝球。菌丝球主要分布在根的基部和中部,菌丝球平均数为93个,根尖分布较少,菌丝球平均数为40个。


贵州番茄品种资源园艺性状鉴定评价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收集到的贵州省部分番茄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材料园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番茄株型多为蔓生,无限生长型,植株高度多在80~115cm,始花节位在7~12节之间,叶型大多为普通叶,果型以圆型为主,果色以大红占绝对优势,单果重为20~200g,以100g左右的为主,熟性以中熟种较多,用途多为生熟食,风味多为酸微甜,多数品种抗病虫性强。


贵州省低热地区早春番茄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贵州省低热地区N、P、K施用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以N、P、K为供试因子,番茄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贵州省低热地区早熟番茄施肥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获得优化施肥技术方案:N、P、K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04.55、112.95、502.95 kg/hm2,产量可达115 719.0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制定番茄专家系统的施肥决策提供了依据。


柑橘容器育苗的追肥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为探索追肥对柑橘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商业腐殖土、岩溶地蔬菜园本土、糠壳(4∶2∶1)为原料配置基质移栽柑橘容器苗,追肥为N、P、K肥。结果表明,每2周采用0.5%N+P或N+P+K浇根系,约70 d后苗木的高度、主根长及须根数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经统计分析,基质主要养分含量对柑橘容器苗生长量有重大影响。对于单个营养,以N的作用最大,容器苗的高度、主根长与基质速效N含量成显著正相关,须根数与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复合追肥上,N+P的含量与容器苗生长的相关性最大,而容器苗生长与N+P+K含量的相关性很低。因此,追肥时建议采用N+P复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