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马铃薯品种黔芋一号高产配套技术措施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对黔芋一号施肥水平(氮、磷、钾固定比例2∶1∶4)、密度2个主要栽培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要获得1 900~2 250 kg/667m2的产量,可以采用施肥水平在13.96~16.98 kg/667m2与密度3 574~4 200株/667m2的组合方案;要获得大于2250 kg/667m2的产量,施肥水平应在14.98~16.57 kg/667m2,密度在4 200~4 884株/667m2为宜。

关键词: 黔芋一号 马铃薯 饱和D最优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有机添加物对黄壤性质及黄壤吸附铬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机物料加入黄壤培养后,土壤pH值降低,土壤游离氧化铁和非晶质氧化铁含量升高,有机物料的添加量与活性铁的含量呈正相关。有机物料的加入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增加的大小顺序为泥炭>玉米秸秆>牛粪>葡萄糖/蛋白胨>CK,添加4种有机物料培养后黄壤对铬吸附量的大小为葡萄糖/蛋白胨>牛粪>玉米秸秆>泥炭,添加相同的有机物料培养后,黄壤对铬的吸附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黄壤 吸附 有机物 泥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叶木通栽培条件下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2005年起搜集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观察其果实性状表现,并对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果实最大单果重313.5 g,最小89.5 g,平均单果重158.5 g,测出的15种氨基酸平均总量达1415.6 mg/100 g。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为921.0 mg/100 g,占总氨基酸的65.06%。三叶木通经人工栽培,其果实品质得到较大提高。

关键词: 三叶木通 果实性状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镁、锌、硼元素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马铃薯费乌瑞它施用镁、锌、硼元素,研究它们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锌、硼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效果,镁的增产效果极显著,增产28.6%~20.6%,锌、硼增产效果显著,增产7.5%~24.3%。马铃薯生长发育和块茎膨大除取决于氮、磷、钾三要素外,还有钙、镁、硫、铁、硼、钼、锌、锰等元素。为探索施用镁、锌、硼三元素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旨在为优质专用马铃薯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镁、锌、硼 费乌瑞它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的选育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黄油21号是甘蓝型油菜黄籽不育系2225A与高含油量双低恢复系ZW3115杂交、鉴选出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双低黄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在贵州省油菜区试中的平均产量为175.27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7.00%,区试中最高产量达230.33kg/667m2。含油量为46.28%、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2.27%、芥酸含量为0.20%、硫甙含量为22.48μmol/g·饼。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优质 黄籽 高含油量 杂交油菜 黔黄油2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问卷调查看《贵州农业科学》办刊水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强与作者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力创精品期刊。对2001-2005年在《贵州农业科学》上发表论文的作者以邮寄调查表的形式对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男性作者占75.00%;30~49岁的作者年龄达7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达56.25%,其中,正高职称10.42%;本科以上学历达72.92%,其中,博士6.25%,硕士10.42%;对本刊内容满意的作者达97.92%;认为文稿编辑较好的作者达94.79%;省内作者占82.29%,依次为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地区>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黔南州/铜仁地区>安顺地区、六盘水市,省外作者占17.71%。《贵州农业科学》总体上得到了广大读者与作者的认可。

关键词: 作者 读者 问卷调查 发表论文 科技期刊 期刊质量 《贵州农业科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农业科学》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贵州农业科学》来稿中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和使作者充分了解《贵州农业科学》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结合修改后的《贵州农业科学》文后参考文献新著录规则,对2008年第1期刊发的60篇论文原稿中的参考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引文率为90%,篇均引文量为8.25篇,引文正确率约为20%。并对问题引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参考文献 著录规则 《贵州农业科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蔓性菜豆播种期和高密度繁种研究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播种期(15/3、25/3、15/4、5/5和25/5)和栽培密度(8000、9200、10400、11600、12800、14000株/667 m2)对贵阳白棒豆繁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该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可获高繁种产量;不同密度,繁种产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繁种密度为12800株/667 m2时产量最高,为170.6 kg/667 m2。

关键词: 蔓性菜豆 播种期 高密度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下农田土壤中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栗木村土壤养分测试数据为例,利用经典统计及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土壤Ca、Mg、S、B、Cu、Fe、Mn、Zn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旱地和水田中各元素的不同空间变异特性分别选取出了各自的最优插值方法,生成了空间变异分布图。

关键词: 土壤 空间变异 中微量元素 地统计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桑在贵州主要推广地区的剪伐模式与生长效应

贵州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掌握杂交桑在贵州主要推广地区的适宜剪伐模式,在贵州杂交桑主要推广县(荔波、都匀、黄平、安龙等县)进行了不同剪伐模式对杂交桑主要经济性状、桑叶质量、产叶量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桑在荔波及相似地区适宜采用春季剪伐+夏季剪伐(全年春季、夏季各剪伐1次);在都匀、黄平及相似地区适宜采用夏季剪伐(全年夏季剪伐1次);在安龙及相似地区适宜采用春季剪伐(全年春季剪伐1次)或夏季剪伐(全年夏季剪伐1次)。

关键词: 杂交桑 剪伐模式 生长效应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