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苜蓿品种比较研究初报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收集国外苜蓿品种6个、国内苜蓿品种4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于2005年安全越冬,参试各品种株高、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枝条密度、枝条直径均以国外品种表现上佳,但大部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旱作条件下,国内育成品种鲜干草产量明显高于国外品种,干草产量与国外品种表现好者无显著差异;国外品种叶量均明显高于国内品种,且差异显著;旱作条件下,国外品种较之国内品种不存在生产性能优势;国外品种质量明显优于国内品种。国外品种在其适应性未确定的情况下,切勿盲目引进。


中国苜蓿切叶蜂的研究和应用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综述了苜蓿切叶蜂在中国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及现状,其中包括在苜蓿制种和大豆杂交授粉上的应用效果、生物学特性和天敌情况。提出了在苜蓿切叶蜂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布及发生动态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对2003年在吉林省各地田间采集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82个有效单孢菌株,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鉴定出7群19个中国小种,优势种群为ZE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E1,其次是ZD1和ZF1;用吉林鉴别品种鉴定出53个吉林小种,其中优势小种为J46.7,其次是J56.7和J2.0。同去年相比吉林小种的优势小种无变化,但侵染频率下降,中国小种的优势种群由ZD群变成ZE群,两者的频率差距并不显著。


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对草原红牛和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的牛生长发育、产奶和产肉性能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草原红牛导入1/4丹麦红牛血体型加大、体重增加、产奶量大幅度提高,而产肉量提高不显著,对当地的环境条件未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长期定位培肥黑土土壤蔗糖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对玉米生长季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生长季施用高量有机肥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波动较大,而施低量有机肥处理基本无明显变化,施化肥与未施肥处理有一定波动性,玉米生育前期其土壤蔗糖酶活性上升较快,后期基本保持不变。长期施有机肥处理黑土蔗糖酶活性明显高于施化肥和未施肥处理,且施高量有机肥明显高于施低量有机肥处理,其生长季土壤蔗糖酶活性保护容量为5 6mg/ g土·d且季节性变化平稳,可保持较高C转化能力,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蔗糖酶免遭变性、免遭分解作用显著。未施肥和施低量有机肥处理中部分土壤生物、理化性状因素与黑土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黑土蔗糖酶活性与绝大部分土壤因素和植物N、P、K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吉林省玉米品种评价与思考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搜集目前我省商业销售的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测试与评价。初步提出优秀品种36个,明晰了玉米品种的基本现状及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