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改善农机化水平对水稻产业实现健康发展的作用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21
摘要:水稻属于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为了提高水稻种植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助于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品质,助力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文章针对水稻种植产业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过程及遇到的问题等进行简要分析.


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生物活性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21
摘要:旨在明确新型杀菌剂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生物活性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向日葵核盘菌菌丝、孢子和菌核为试材,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菌核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处理后的核盘菌菌丝生长速率受到抑制,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0.2152μg/mL。随杀菌剂浓度的升高,核盘菌菌丝生长量明显下降,浓度为16.667μg/mL时,对核盘菌形成菌核数量的抑制率达到84.62%,对核盘菌形成菌核总干重的抑制率达到61.07%。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处理后子囊孢子萌发受到抑制,其抑制子囊孢子萌发的EC50为0.056μg/mL。在浓度为0.267μg/mL时,孢子芽管伸长抑制率达到78.15%。啶酰菌胺不仅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子囊孢子的侵入、阻止子囊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在植物组织的继续侵染,有效降低田间土壤中菌核残留量。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前景十分广阔,可以作为田间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轮换药剂。
关键词: 向日葵菌核病 啶酰菌胺 核盘菌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淋水技术的抗旱保苗效果及效益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早春持续干旱,为降低玉米旱灾减产风险,以金庆707为材料,通过在龙江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黑龙江半干旱区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探究玉米苗期的水分利用规律.结果表明:播种前,10~20 cm和30~40 cm免耕淋水处理和常规种植的容重差异显著.播种期、苗期和拔节期,免耕淋水处理和常规种植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免耕淋水处理比常规种植的水分利用率提高3.98%,并且免耕淋水处理的经济效益比常规种植增加2076.68元·hm-2.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市场 》 2021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以及成本费用支出的高度重视,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逐步在事业单位得到推广应用.文章在阐述管理会计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围绕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提出具体建议.


早熟鲜食马铃薯品种克新28的选育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马铃薯新品种克新28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克新2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外引品种Kerry Blue为母本、自育品种克新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克新28为早熟品种,生育日数72d(从出苗至成熟),株型直立,株高65cm。结薯集中,薯块椭圆形,浅黄皮浅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3%。干物质含量17.88g·100g-1,淀粉含量12.57g·100g-1,蛋白质含量2.89g·100g-1,VC含量26.69mg·100g-1,还原糖含量0.73%,适宜鲜薯食用。中抗晚疫病,中抗PVX、PVY病毒。第1生长周期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1 878.0kg·667m-2,比对照克新4号增产21.47%;第2生长周期应适性试验平均产量1 607.7kg·667m-2,比对照克新4号增产12.67%。适宜在黑龙江省各生态区种植。


施氮量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粳稻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了阐明氮肥用量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粳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选取适宜于该积温区种植的20个粳稻品种/系为材料,对高低2个不同氮肥水平下粳稻的分蘖动态、叶绿素含量、干物重以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氮肥施用量能够增加参试粳稻的分蘖数,提高分蘖期和抽穗期粳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积累,但与低氮施用量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对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调查分析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实粒数3个性状影响较大,其变异系数均超过10.00%,且产量的变异系数也达9.6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个氮肥用量下第二积温区粳稻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穗长与穗粒数、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


沙棘杂交种优良株系比较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了创新沙棘种质资源,增加沙棘品种多样性,本文以从沙棘杂交种中选出的优良株系为试验材料,以黑龙江省主栽沙棘品种深秋红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调查沙棘优良株系的物候期、生长势、果实性状等情况。结果表明:供试优良单株中株高、冠幅、地径、果实的果柄、纵径、横径、百果重等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中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出杂5-20、杂5-21、杂1-2和晚黄4个优良株系均优于对照,其中晚黄可以选育为冬季冻果品种。


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 2021
摘要:通过氮磷钾不同施肥量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探索最优的大豆施肥量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大豆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直观分析结果m值及各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本试验的最优施肥为施氮量30 kg/hm2、施磷量150 kg/hm2、施钾量45 kg/hm2.根据正交试验的不同处理组合间产量的方差分析得出,处理组合5(A2B2C3)产量最高,其次是处理组合9(A3B3C2),它们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再结合不同因素对大豆产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处理组合5(A2B2C3)的施氮量(A因素)30 kg/hm2为最佳,处理组合9(A3B3C2)的施磷量(B因素)150 kg/hm2和施钾量(C因素)45 kg/hm2为最佳量.此施肥量组合可作为大豆施肥的最优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