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亚麻田套种牧草养鹅-"麻-草-禽"高效种养模式及配套技术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亚麻收获后闲置的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系统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在哈尔滨市道外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麻-草套种试验,于2018—2019年连续2年在兰西县远大镇胜利村进行"麻-草-禽"高效种养模式的生产试验,在牧草品种选择和田间管理技术以及与牧草套种衔接时间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对亚麻田套种牧草养鹅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养鹅利润为17.25元/只,亚麻田套种牧草养鹅利润为37.25元/只。亚麻田套种牧草养鹅还能提高植被覆盖率,保证产品无公害。说明亚麻田套种牧草养鹅的"麻-草-禽"高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亚麻田 套种 牧草 麻-草-禽 种植模式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籽仁脂肪和脂肪酸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

作物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向日葵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选取50份具有代表性的油用向日葵材料,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籽仁脂肪、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S)模型。结果表明,脂肪、亚油酸、油酸含量模型校正和验证相关系数均大于0.96,且预测值与化学值相对误差均在10%以下,能够达到样品成分含量的快速测定。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模型校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2,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74,预测值与化学值相对误差在4.66%~17.99%之间,可用于样品成分含量的初步预测。本研究构建的NIRS模型,有助于油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品质鉴定和快速筛选。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 籽仁 脂肪 脂肪酸 近红外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代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现代商业 2021

摘要: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的高速发展,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再单纯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是演变成管理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是以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将重复性的、标准化的业务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来实现集团对财务的管控。构建财务共享中心能推动企业经营管理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快速实现业务扩张。但是在构建的过程中,如何管理财务共享人员、从哪些方面对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点有哪些,都是企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研究和讨论,以期为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实践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 财务共享 财务管理 新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佳木斯地区大豆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农民致富之友 202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外源脱落酸缓解胁迫效应的研究进展

草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和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突发性低温胁迫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低温胁迫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对植物的生理机能、细胞膜组分及结构可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合理施用外源脱落酸(ABA)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植物理化进程的影响.本综述系统阐述了低温胁迫对植物理化过程的影响,分别从光合生理、逆境生理、细胞膜组分及细胞结构、激素水平及基因表达等方面阐明了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应激反应,分析了外源ABA缓解低温胁迫的积极效应.本课题论述了外源ABA缓解低温胁迫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农业稳产保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植物抗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研究进展 低温 生理响应 外源脱落酸 缓解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腐熟土著菌对土壤肥力及秸秆腐熟效果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了明确玉米秸秆还田下低温秸秆腐熟土著菌剂(菌剂A)田间秸秆促腐应用效果,采取小区定位试验和网袋翻埋研究方法,于上茬玉米秋季收获后,原田表面喷施清水(CK)、低温秸秆腐熟菌(菌剂A)和对照腐熟菌剂(菌剂B、菌剂C),采用3种秸秆还田深度(10、20、30 cm),针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土壤肥力、秸秆腐解率及秸秆残余物组分含量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在秸秆还田10 cm可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菌剂A效果最佳,分别较菌剂B、菌剂C增加2.72%、2.21%,深层还田20、30 cm土壤肥力各项指标增加不显著,菌剂对土壤肥力优化效果呈现菌剂A>菌剂C>菌剂B,菌剂A和菌剂C能够较好地释放秸秆中的养分,改良土壤,提高地力;菌剂A秸秆促腐熟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秸秆降解率提高比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以8月份降解率增幅最大;菌处秸秆残余物的粗纤维、半纤维素、全磷和全钾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是6.81%~15.35%、3.53%~23.55%、7.06%~37.04%和21.93%~39.83%.

关键词: 玉米秸秆 低温腐熟 土著菌 土壤肥力 腐熟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玉米产量主要限制因素及对策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摘要:玉米产量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控制的复杂系统.通过对三江平原玉米产量主要限制因素的分析提出对策,为确保黑龙江省玉米稳产增产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提出三江平原地区玉米产量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品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3大类,通过解决和改善玉米产量主要限制因素,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限制因素 三江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外源硒对番茄和西瓜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普罗旺斯"番茄、"绿宝石"西瓜为试材,研究了喷施外源硒对番茄和西瓜果实中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番茄和西瓜果实硒含量和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硒浓度的增加,番茄和西瓜果实中硒含量明显增加。喷施较低浓度的无机硒可以有效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喷施生物硒能有效提高西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喷施无机硒可增加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

关键词: 番茄 西瓜 富集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LAF-Super BSA技术的玉米萌发期耐冷性定位的初步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加快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遗传育种研究,在对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分离群体混合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方法,对2亲本和2混池进行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sequencing,SLAF),初步定位了玉米萌发期耐冷性相关的染色体区段,并对关联区域内的基因进行初步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获得了282563个SLAF标签,每个SLAF标签平均父本测序深度为27.06×,母本平均测序深度为31.85×,耐冷池和冷敏感池的测序深度分别为36.72×和34.17×.获得多态性SLAF标签47624个,多态性比例为16.85%.通过BSA关联分析在玉米第9号染色体上定位到了一个91.06 Mb大小的玉米萌发期耐冷性关联区域,区域内共关联到3170个基因.

关键词: 玉米 萌发期耐冷性 SLAF B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蚀黑土玉米和大豆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大豆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东北侵蚀黑土中大豆和玉米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促进土壤侵蚀过程中其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响应规律的研究,本研究结合LNA-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方法,模拟东北黑土侵蚀土壤,分析玉米播种期和抽穗期、大豆开花期根部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差异。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剥离后大豆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而玉米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不显著。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大豆和玉米根部伴生细菌共有的优势菌门。属水平上,Acinetobacter、Rhodanobacter、Steroidobacter和Dyella主要在玉米根部获得,而Bacillus、Arenimonas、Variovorax、Propionibacterium、g<sub>norankp<sub>和CandidatedivisionTM7主要在大豆根部发现。本研究首次发现Candidate division TM7也是植物伴生细菌的成员,其序列主要划分为α、β和γ 3个簇,有97.5%的序列属于α簇。研究证实了植物根部伴生细菌群落结构不仅具有宿主特异性,且易受土壤侵蚀影响。

关键词: LNA-PCR 高通量测序 土壤侵蚀 根部伴生细菌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