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Y形桃树冬季整形修剪的3D技术构建
《落叶果树 》 2019
摘要:通过桃园田间调查,确定Y形桃树3D建模指标,应用3DMAX技术建立桃树三维动态模型,开发出了Y形桃树冬季整形修剪多媒体实用技术教材,丰富了整形修剪技术知识的传播方式.


镉胁迫对马蔺根系活力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镉(Cd)胁迫对马蔺根系活力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马蔺为试验材料,设置6种CdCl2质量浓度(0,10,25,50,100,150 mg·L-1),通过对马蔺根系活力、地上部和根系镉含量,以及6种矿质营养元素(Ca、Mg、Fe、Mn、Cu、Zn)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下马蔺根系活力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变化.[结果]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对照处理下(CK,未经镉处理),根系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10-50 mg·L-1 Cd处理下,根系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100和150 mg·L-1Cd处理下,根系活力呈逐渐下降趋势.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马蔺地上部Mg、Mn、Cu和Zn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Ca和Fe含量呈增加趋势;根系中的Fe、Mn、Cu、Zn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Ca和Mg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镉处理下,Ca和Mg含量转移系数呈先升后降趋势;Mn、Cu、Zn转移系数低于对照;Fe转移系数与对照相比较无显著差异.镉胁迫下,地上部Fe含量和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Cu、Zn、Mg、Mn含量和Cd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马蔺根系Cu、Zn、Mg、Fe、Mn含量和Cd含量呈正相关,Ca含量和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马蔺根系镉含量可达到829.39~8944.54 mg·kg-1,地上部镉含量可达到200.60~519.76 mg·kg-1,大多数镉离子保留在根中,因此,马蔺具有将重金属镉截留于根系以减少镉从根系转移到地上部的能力.[结论]中低镉浓度下,根系活力和根系中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受镉的影响较小;高镉浓度下,马蔺根系活力下降,其通过调节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来适应镉胁迫环境.


北京西山绿化树种PM_(2.5)吸附量及叶表面AFM特征分析
《生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西山针阔叶树种(白皮松Pinus bungean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柳树Salix babylonica、五角枫Acermono、银杏Ginkgo biloba、杨树Populus spp.)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植物叶片夏秋季PM_(2.5)吸附量,同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叶表面微形态特征,并分析叶表面粗糙度等参数,探讨树种叶表面特征与其PM_(2.5)吸附能力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针叶树种年均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1.70μg/cm~2)>阔叶树种(0.48μg/cm~2);各树种年均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大小排序为白皮松(1.71μg/cm~2)>油松(1.67μg/cm~2)>柳树(0.54μg/cm~2)>五角枫(0.51μg/cm~2)>银杏(0.47μg/cm~2)>杨树(0.39μg/cm~2)。针叶树种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季节变化趋势为冬(2.86μg/cm~2)>春(1.39μg/cm~2)>秋(1.13μg/cm~2)>夏(0.96μg/cm~2);而阔叶树种则是秋(0.56μg/cm~2)>夏(0.55μg/cm~2)>春(0.015μg/cm~2)。叶片粗糙度与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其中,针叶树种吸附PM_(2.5)能力受粗糙度影响较明显。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趋于严重。因此,分析了北京西山典型针阔叶树种PM_(2.5)吸附量的季节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各树种叶片吸附PM_(2.5)机理,根据各树种吸附PM_(2.5)特征及其与叶表面形态的关系,对针阔叶树种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城市绿化树种的科学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京西山 针阔叶树种 PM_(2.5)吸附量 AFM特征 粗糙度


柔水通对农用水质优化的效果研究
《植物医生 》 2019
摘要:水质显著影响农药的药效.农药添加剂不仅可以改善配制农药的水质,增加农药对植物叶片的展着和覆盖性,还可以显著地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的用量、降低药害和减少农药对食品及环境的污染.本文探究了一种农用水质优化剂——柔水通对水质和农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柔水通对农药的水质具有提升作用,显著增加农药的展着性和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效,且明显降低药害,减少农药的用量.


几种微生物杀线剂对温室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本试验选取黑曲霉Y61菌剂、产紫青霉MH111菌剂及3%芽孢杆菌微乳剂与噻唑膦混合使用处理温室土壤防治芹菜根结线虫。结果表明:处理1(黑曲霉Y6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处理2(黑曲霉Y6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地牛)、处理3(黑曲霉Y6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沃尔坦)、处理4(3%芽孢杆菌微乳剂+噻唑膦颗粒剂)、处理5(产紫青霉MH11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处理6(产紫青霉MH111菌剂+噻唑膦颗粒剂+地牛)和处理7(噻唑膦颗粒剂)7个处理,药后90 d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P_f/P分别为2.22、3.80、1.48、2.66、0.67、1.40、2.80和4.92。药后90 d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75.3%、78.2%、76.3%、52.1%、53.2%、52.2%和80.2%。药后90 d各处理产量增加为17.2%、18.5%、30.1%、2.7%、12.8%、19.7%和28.4%。综合试验结果得出,将噻唑膦与生物菌剂混合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芹菜根结线虫病。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的高产及氮肥的高效利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减量及其与有机肥配施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内土壤硝态氮分布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CK)相比,施用氮肥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而在农民习惯施氮基础上减量1/3不会显著影响到生物量和产量。其中减氮配施有机肥(ONM)处理的周年总产最高,相比习惯施氮(CN)和减氮处理(ON)分别提高了1.85%和3.78%。处理CN的0~18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周年变化均值达502.7 kg hm-2,分别是处理CK、ONM、ON的2.95、2.17、1.56倍。与处理CN相比,处理ONM显著降低了剖面(0~180 cm)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其中在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的降低幅度分别为18.1%~66.7%和37.3%~87.2%。处理ON和ONM相比处理CN,植株周年总吸氮量无显著性差异,氮肥利用率却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处理ONM的周年氮肥利用最高,比处理CN提高了36.9%。综合分析,减氮与有机肥配施不仅显著降低了0~18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幅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且有助于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量及产量。
关键词: 氮肥减施 有机肥 夏玉米-冬小麦 硝态氮 氮肥利用率


肉鸡新发病毒病及其防控进展
《北方牧业 》 2019
摘要:一、家禽疾病发生情况我国目前家禽存栏90多亿只,占世界存栏量近30%,家禽饲养量达120多亿只,占世界饲养量20%左右。禽病是导致我国家禽死亡、淘汰、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高温、多雨、潮湿等多变天气的影响,许多环境条件致病菌疾病再度增多。生产实践中药物和疫苗的不合理使用一方


菜薹乳白色花突变体的遗传规律研究及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的应用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乳白色花的超级80天菜心和黄花的坡头70天油青菜心为材料,获得P_1、P_2、F_1、F_2、BC_1和BC_1′6世代材料,研究菜薹乳白色花的遗传规律,并测定2种花色菜薹的VC、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同时,以大白菜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为母本与菜薹杂交,开展菜薹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转育研究。结果表明,菜薹黄花对乳白色花为显性,乳白色花由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在F_2中发现了1株同时具有黄花和乳白色花分枝花序、同花序2种颜色花朵以及同花朵2种颜色花瓣的嵌合体。超级80天菜心的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坡头70天油青菜心,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坡头70天油青菜心,水分、VC含量与坡头70天油青菜心差异不显著。菜薹瓣化型细胞质不育系18NBCC的花瓣为复花瓣,花药和花丝严重退化,变成瓣化状花瓣,但蜜腺正常,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