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穴盘育苗辊式同步压穴装置的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穴盘育苗中,均匀适宜的出苗间距可以减少幼苗间对光、养分等的竞争,保证幼苗健康生长,提高壮苗率,且减少了后续自动育苗移栽操作的夹持损伤。作为育苗环节之一,压穴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播种出苗居中性,关系到最终成苗质量。为实现育苗精准压穴,针对现有辊式压穴装置压穴对中性不稳定造成的穴孔中出苗不居中问题,在对压穴辊运动轨迹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分段辊式同步压穴方式,以提高压穴居中率。同时,考虑压穴滚筒上压穴针粘黏基质清扫不净影响成孔效果和播深现象,设计出直线往复式压穴辊刷土机构,最终设计出相应的辊式同步压穴装置。该压穴装置主要由传送平台、压穴平台、电控系统和平台支架组成,实现了传送平台等间距输送穴盘及压穴辊转动与穴盘前进同步,保证了压穴对中性。基于PLC控制的电控系统可通过触控操作界面启停装置、调节压穴速度和监测压穴作业量,满足实时作业需求。该设计有效地解决了育苗过程中压穴对中性差影响成苗质量的问题,提高了幼苗分选移栽的可操作性,并为后续压穴压穴对种子出苗状况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穴盘育苗 同步压穴辊 成孔效果 对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精量播种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玉米精播机作业时常会发生导种管堵塞、地轮排种轴机械传动系统故障及种箱排空造成的漏播等现象,基于单片机技术设计了一套玉米精量播种监测系统,包括整体结构与排种监测传感器电路,完成了相关参数设置。该系统实现了对玉米精播机的播种量、播种速度、播种面积、地轮转速、排种轴转速、种箱料位及机具升降状态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漏播故障诊断功能,支持对精播机作业数据远程实时监控管理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精量播种监测系统单粒测量精度约为98.8%,能够实现作业过程的实时监测及远程监管功能。

关键词: 玉米精播机 监测系统 光电传感器 故障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洒金柏扦插不定根解剖学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m(吲哚丁酸)∶m(萘乙酸)=1∶1溶液浸泡洒金柏1年生半木质化插穗,研究各处理对洒金柏1年生半木质化插穗扦插的影响,并采用优化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不定根发育过程中插穗的外部形态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80 mg/L的m_(吲哚丁酸):m_(萘乙酸)=1∶1溶液浸泡4 h处理的插穗的生根率最佳,为91.38%。洒金柏扦插不定根形成过程可划分为愈伤形成期、诱导期、表达期、伸长期4个连续时期,历时90 d左右。洒金柏不定根原基属于诱生根原基,扦插前插穗内部没有潜伏根原基;愈伤组织是不定根形成、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必须经过诱导才能形成,属于愈伤诱导生根型。不定根原基来源于愈伤组织和髓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属于多位点发生。

关键词: 洒金柏 扦插 不定根 外部形态 组织结构 吲哚丁酸 萘乙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ndroid平台的变量施肥无线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推动施肥机具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一款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施肥监控APP和施肥执行控制器。施肥监控APP于Android Studio平台开发,主要完成施肥参数设置、目标排肥转速计算和施肥状态的监测和显示,系统作业时APP通过WiFi与施肥执行控制器进行数据交互。施肥执行控制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转换模块、排肥驱动器和排肥驱动电机。系统启动后施肥监控APP向施肥执行控制器循环发送控制指令,实现施肥机的控制和作业状态的监控。最后通过试验室试验对系统性能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得出系统控制排肥驱动电动机的样本标准偏差均值为0.39,系统具备良好的跟随能力,监测车速信号的相对误差为3.164%,车速监测水平较为精确。排肥精确度的准确率平均值为94.65%,说明本系统满足精准施肥要求。本系统实现了手机APP替代施肥控制器主机的功能,用户通过手机安装APP实现精准施肥监控,降低投入成本,为实现精准施肥推广和大数据获取提供借鉴。

关键词: Android Studio 手机APP 精准施肥 控制算法 无线监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骨干自交系对除草剂苯磺隆和甲咪唑烟酸的敏感性差异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培育玉米抗除草剂突变体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受体材料,以7个玉米骨干自交系C92、京724、京2416、B73、郑58、HZ178、178为材料,研究不同自交系对苯磺隆和甲咪唑烟酸的敏感性差异。测定了不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各自交系的初生根长抑制率、幼苗生长抑制率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结果显示,随着2种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各自交系的初生根长抑制率和幼苗生长抑制率明显提高,且各自交系的ALS活性存在不同程度下降趋势。7个自交系对2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均为C92>京724>京2416>B73>郑58>HZ178>178,各自交系均对甲咪唑烟酸更敏感。综上所述,自交系C92、京724、京2416相比B73、郑58、178、HZ178对苯磺隆和甲咪唑烟酸更加敏感,适合作为培育抗除草剂突变体的受体材料。

关键词: 玉米 骨干自交系 除草剂 苯磺隆 甲咪唑烟酸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研究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

摘要:对于农业科研院所来说,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安排、使用,是保证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做简要归纳,再通过对提高科研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对内部控制环境加以完善、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加强科研经费内部的监管力度四点策略的探析,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的管理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研经费 内控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梨实生苗硝态氮和铵态氮利用特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梨实生苗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特性,以一年生杜梨、豆梨、川梨、木梨为试验材料,采用~(15)NH_4NO_3和NH_4~(15)NO_3分别标记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4种梨实生苗生长发育、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梨的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均最大,分别为20. 56和29. 21 g,其次是川梨和豆梨,杜梨最小。川梨根系干重最大,为8. 80 g,其次是木梨,二者均显著高于豆梨和杜梨。根系总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均以川梨最大,杜梨最小;根系活力以木梨最大,为2. 04 mg·g~(-1)·h~(-1),杜梨最小。4种实生苗标记硝态氮处理各器官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Ndff)均高于标记铵态氮处理;不管是标记硝态氮还是铵态氮,~(15)N分配率均以叶最高,其次是根和茎。4种实生苗对硝态氮的利用率均高于铵态氮,其中木梨对硝态氮的利用率最高,为16. 37%,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实生苗;川梨对铵态氮的利用率最高,为7. 92%,但与木梨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杜梨和豆梨。本研究为不同梨实生苗的氮素吸收特性和氮素营养管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硝态氮 铵态氮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蔡家河流域人工林Crop Science单木提取与缺失检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北京市延庆区蔡家河流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蔡家河流域平原造林区的高分辨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 5.4的Crop Science工具包分别对阔叶林和针叶试验林样区进行单木提取、缺失单木检测,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rop Science对人工幼林进行单木提取效果较好,总体精度达到94%以上;缺失单木的识别受林木排列规整程度影响较大,排列越规整,提取效果越好。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人工林地单木定位、计数及缺失单木查找的简便可行的方法,有利于林业管护人员快速获取高精度林木监测信息。

关键词: 北京平原造林 蔡家河流域 人工林 Crop Science 高分辨率影像 单木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的海河流域农田氮磷肥施用环境风险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化肥施用环境安全阈值预测模型及环境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对流域35个地级市农田氮磷施用强度及氮磷风险指数进行定量估算,并结合GIS空间分析能力,分析各地级市氮磷肥施用对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近11 a来,海河流域平均化肥施用强度为366.16 kg/hm2,是我国生态县化肥施用强度安全标准的1.46倍,是发达国家化肥施用安全标准的1.63倍。2005—2015年,氮、磷肥低度施肥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中度以上施肥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从风险程度看,50%以上的氮磷肥处于尚安全区及低度风险区,中度以上风险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及河北、河南、山西的个别地级市,但氮、磷肥风险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综合风险空间分布结果显示,90%以上为尚安全区及低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分布在朝阳市、天津市和新乡市。整体来看,流域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程度逐年降低,这与我国政府制定的较少农田化肥施用量的相关政策有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 氮磷肥施用强度 环境安全阈值 环境风险指数 风险评价 海河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片直接PCR法在玉米转基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摘要:采用直接PCR方法跳过DNA提取步骤直接对小块玉米植株叶片进行转基因检测,并设计出针对转基因玉米叶片进行直接PCR及多重PCR的事件特异性检测体系和程序,从而极大简化了检测步骤,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长。通过对CC-2和2A-5转基因玉米及复合转基因玉米检测待测样品叶片进行直接PCR检测后发现,该直接PCR检测方法获得的PCR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多样品玉米叶片转基因植株的快速鉴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叶片PCR 直接多重PCR法 转基因玉米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