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磷钾配施对新疆戈壁地滴灌克瑞森无核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肥料施用量对干旱区戈壁滴灌克瑞森无核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在滴灌条件下,通过"3414"配方施肥处理,以戈壁地5年生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结果枝果穗以上第1~9叶位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氮磷钾肥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均有调节作用。氮素水平从低氮到中氮,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着增大,但从中氮到高氮,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磷肥对葡萄光合速率的影响不明显;而随着钾肥水平的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下降的趋势。另外,克瑞森无核葡萄结果枝第1~9叶位的净光合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果穗以上第4叶位净光合速率最大。[结论]为克瑞森无核葡萄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氮磷钾合理配施技术,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克瑞森无核葡萄 氮磷钾配施 戈壁地 滴灌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具有筛土功能的膜上覆土机构的研制
《新疆农机化 》 2010
摘要:针对吊篮式移栽机膜上移栽时作物幼苗根部覆土不足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具有筛土功能的膜上覆土机构。该机构具有覆土和筛土的功能,在滚动覆土的过程中,可以把超过一定规格尺寸的土块颗粒分离出来,使细碎的土块颗粒形成移栽用土道,而大的土块颗粒被分选出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种玉米人工去雄与机械去雄特点对比分析
《新疆农机化 》 2010
摘要:介绍了制种玉米去雄的农艺要求,对比分析人工去雄与机械去雄的作业特点,总结机械去雄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制种玉米机械去雄的关键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配比对干旱戈壁地克瑞森无核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0
摘要:通过"3414"施肥配比处理,研究了干旱区戈壁地不同施肥配比对干旱区戈壁地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有利于葡萄产量的增加,但延迟果实成熟;而P、K肥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并能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回归方程以及N、P2O5、K2O肥和葡萄价格计算,滴灌葡萄化肥的最佳施用量,N肥为13.8kg/667m2,P2O5肥为8.0kg/667m2,K2O肥为8.4kg/667m2。最高产量施肥量,N肥为14.6kg/667m2,P2O5肥为8.3kg/667m2,K2O肥为9.4kg/667m2。滴灌葡萄N、P2O5、K2O肥的最佳追肥配合比例为N:P2O5:K2O=1:0.58:0.6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种间BC_1群体偏分离的遗传剖析(英文)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偏分离是指观察到的基因型频率偏离预期的孟德尔频率的遗传分离方式,在大多数的遗传定位研究中非常普遍。在之前我们发表的遗传连锁图中,107个SSR标记在BC1作图群体[(Emian 22×3-79)×Emian22]中表现偏分离。为阐明这些偏分离标记的遗传机制及其在其它群体中的偏分离情况,将其中97个共显性标记在另外两个回交群体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原图谱中的61个偏分离标记在另外2个回交群体中都表现正常分离,说明杂交方式是导致偏分离的一个重要因素。36个偏分离标记至少在两个群体中仍表现偏分离,偏分离应该是配子选择的结果。偏分离标记分布于14条染色体上,其中D亚基因组上的分布多于A亚基因组。偏分离标记在在第2、第16和第18染色体上分布最多,暗示在这些染色体上存在偏分离位点,该结果有助于在棉花中鉴定偏分离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