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滴灌春小麦高效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干旱区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干旱区灰漠土中等肥力条件下,分析了滴施不同肥料在土壤和小麦植株体内的运行方式及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小麦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①小麦滴灌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234kg/hm2,磷肥108kg/hm2,钾肥61.7kg/hm2;最佳施肥方式为,氮肥以75%滴施25%基施,磷肥75%基施25%滴施,钾肥50%基施配合50%滴施。②滴灌小麦全肥区增产效应为26.5%~41.5%,其中,氮肥35.9%,磷肥13.8%,钾肥平均增产效应8.1%。③小麦植株体内各部位氮、磷、钾的含量均随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有增高趋势,氮、磷、钾肥用量每增加1kg/hm2,小麦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含量分别提高9.95%,3.09%和11.26%。④壤质土壤滴施的氮肥可以随水移动,被分配到耕层湿润峰的各个部位,磷肥主要集中在0~10cm表层,钾肥移动性好于磷肥,但弱于氮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下新大豆1号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的栽培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研究3种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下(F0:空白,对照;F1:种肥磷酸二铵5 kg/667 m2,无追肥;F2:种肥磷酸二铵5 kg/667 m2+追肥磷酸二铵10 kg/667 m2和油渣26 kg/667 m2)新大豆1号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结果】F2处理下的小区产量与F1、F0存在显著差异。在F2施肥处理下,新大豆1号群体的叶面积指数(LAI)、总光合势、干物质积累总量均最大;净同化率的2次高峰在开花盛期和鼓粒期。【结论】在F2施肥处理下,新大豆1号高产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是3.85,总光合势达264.82×105(m2.d)/hm2;净同化率的2次高峰在开花盛期和鼓粒期,分别为5.87和5.15 g/(m2.d);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1 330.9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棉花“新陆早”系列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北疆早熟棉种植选择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新陆早"系列41个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皮棉产量与生育期极显著负相关,与铃重显著正相关,与衣分极显著正相关,与籽指、绒长、比强度、马克隆值无显著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生育期、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0.226、0.203和0.501,回归方程为^Y=819.61-16.83X1+78.47X2+65.13X3;主成分分析显示5个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9.371%,依次为产量和品质选择综合因子、产量制约因子、籽指选择因子、生育期选择因子和品质选择因子。【结论】北疆早熟棉较好的协调了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生育期、铃重和衣分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增大衣分是提高皮棉产量的重要途径;新陆早13号、26号、36号、40号和42号品种综合表现优良。
关键词: 北疆棉区 早熟棉 主要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新疆农垦科技 》 2010
摘要:采用节水滴灌技术种植春小麦是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具有省地、省工、肥水利用率高等特点,可显著提高小麦单产,增加小麦种植效益。在总结2008~2009年兵团农八师滴灌春小麦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现提出一套滴灌春小麦单产500~600 kg/667 m~2栽培技术规程,以供滴灌春小麦生产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网络环境下外文期刊的开发与利用
《新疆农垦科技 》 2010
摘要:外文期刊(以下简称外刊)是高校图书馆与情报机构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快捷地反映出国内外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其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内容新颖,成为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了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