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夏谷高度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拓夏谷增产途径,丰富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理论与技术,我们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不同生态型谷子品种间地理远缘杂交及转育等手段,利用在不同自然和特定条件下动态选择的方法,育成抗倒、抗病适宜夏播的高度雄性不育系350A、1066A、桂7741A等,并取得以下研究与利用结果。 1.遗传学方面(1)这些不育系不育株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RFLP研究及基因组DNA文库的建成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简称RELP)研究,是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对物种进化、遗传、育种以及品种鉴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十多年来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RFLP连锁图的构建是上述多种研究的基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与英国剑桥实验室合作,其第一个目标就是利用品种间杂交后代构建谷子的RFLP连锁图。本文是用三个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和主要玉米品种抗病性的田间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青枯病又称茎腐病或茎基腐病,是继大、小斑病之后在生产一又一重要病害。于1990年组成考察组对我国主要玉米产区该病的田间症状和发生情况、病原菌以及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玉米杂交组合和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田间抗病性进行了研究。 1.病原菌及其致病性 经对黑龙江、新疆、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梨不同施氮期肥料氮的平衡及其效应

核农学报 1992 CSCD

摘要:以3年生初结果的鸭梨/杜梨为试材,用~(15)N示踪技术探讨了秋施、春施及夏施肥料氮在土壤-植物中的平衡及其效应。结果表明,肥料氮损失量与植株吸收量之比表现为夏施>秋施>春施;肥料氮利用率以春施最高,秋施次之,夏施最低。肥料氮在植株体内的分配基本上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无果中、短枝有优先累积肥料氮的效应。以秋施肥料氮的分配与植株生长节奏最吻合,并能刺激生长势弱的植株吸收利用肥料氮。显示出秋施氮对植株的效应最好。

关键词: 鸭梨 施氮期 肥料氮的平衡 ~(16)N-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调素拮抗剂对玉米大斑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简称Ht)在我国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但过去仅在个别地区和个别年份发病较重为害不大,因而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近十几年来,随着某些感病杂交种的推广为害越来越重,目前已成为玉米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探索Ht的防治新途径和更有效的方法,很有必要在亚细胞或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玉米大斑病菌的生长发育规律。因为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的含量及其变化的研究

园艺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无离子水、1N-氯化钠、 2%-醋酸和5%-盐酸4种浸提液连续提取,提取钙量占全钙量的90.5%-93.5%。鸭梨和雪花梨果肉中4种形态钙的含量及组成百分率是不同的,属于2种类型。鸭梨果肉中以水溶性钙和氯化钠溶性钙为主,分别占提取总钙量的39.8%和30.9%;雪花梨果肉中水溶性钙、氯化钠溶性钙和盐酸溶性钙的含量及组成百分率相当,分别占提取总钙量的37.6%、26.0%和29.6%,醋酸溶性钙在梨果中的含量很低,只占6%-12%。在贮藏期间鸭梨果肉中不同形态钙的组成百分率变化不大;鸭梨果心和雪花梨果肉中盐酸溶性钙的组成百分率显著升高,而鸭梨果心的醋酸溶性钙和雪花梨果肉的水溶性钙的组成百分率显著降低。黑心和褐肉病变部位的总钙量及盐酸溶性钙的组成百分率均低于健康果的相应部位。喷钙处理增加了鸭梨果肉中的总钙量及水溶性钙的含量。

关键词: 鸭梨 雪花梨 不同形态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穗无性系变异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作物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冬小麦(综抗矮6号×泰山1号)F_1代花培H_1代纯系经幼穗离体培养建立的13—7管无性系获得一株R_0代种子,后代变异类型多、频率高,其R_2、R_3代株高、抽穗期都呈一个正态分布、连续性变异,调查的几个性状在R_3代稳定率已达84.85—100%。已从稳定品系中选择出一批不同株高和高蛋白材料,其中4个品系比对照冀麦6号增产17.2—35.8%,2个品系比对照早熟3天,3个品系的千粒重比对照提高7.2—13.7克。

关键词: 冬小麦 花培纯系 幼穗培养 无性系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新技术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根据作物性状遺传相关与形态器官发生的理论并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项投资少,效益高、而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的芝麻双茎栽培技术。其关键技术是:于幼苗期摘除顶尖,使每单株第一对(或第二对)真叶叶腋间腋芽萌发成长为双茎。显著增加单株蒴果数,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8.570%。

关键词: 芝麻(Sesamum indicum L.) 双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光’苹果树两种冠形的光合效率和干物质生产

园艺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国光’苹果两种树冠结构、光照特点、光合效率、干物质的生产与分配、果品的产量与品质进行了研究。探明双层形的光照状况明显优于圆头形,其光合强度、光合效率、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总量、果实干物质的积累量,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圆头形分别高25.45%、12.47%、15.31%、50.69%、19.18%,且果品质优,产量稳定。该研究结果经在河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其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国光’苹果树 冠形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对稻瘟病菌侵染的反应(简报)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我国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稻的母本不育系95%左右来源于野败型细胞质。鉴于在玉米生产上曾由于长期大面积使用T细胞质,造成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大流行,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随后C细胞质的应用又导致C小种的出现。而危害水稻的主要病菌稻瘟菌生理分化又非常快,那么,大面积野败型不育细胞质的长期应用是否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