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3份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鉴定及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对43份高粱恢复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目的是了解新选及外引恢复系的性状特点,为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鉴定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千粒质量以小粒和中粒为最多,各占27.9%,其次是大粒,占25.6%;穗粒质量在51~60 g的为最多;株高以矮秆品种最多,其次是特矮秆品种;穗长大多集中在21~30 cm;穗柄长在19.9~30,30.1~40 cm的各占46.5%;茎粗集中在1.1~1.5 cm;生育期集中在116~130 d;分蘖性以无分蘖性为最多;穗型以紧穗型和中紧穗型为最多,各占39.5%;绝大多数材料的穗形为纺锤形;芒性最多的为有芒;颖壳包被度以1/4为最多;粒色以红粒为主。方差分析表明,千粒质量、穗粒质量等数量性状的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总之,43份高粱恢复系各农艺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可以为粒用高粱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山西省蔬菜田夜蛾科害虫种群动态分布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摸清山西不同地域蔬菜田夜蛾科害虫的种群动态及优势种,揭示其与气候变量的关系,为菜田害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监测、分类鉴定、标本制作、数据处理的方法,对夜蛾科害虫动态趋势进行研究.[结果]2015—2016年,新绛县、太谷县、忻府区的夜蛾科种群数量高峰主要集中在6、7、8月.新绛县、太谷县的优势种为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忻府区的优势种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不同地域不同优势种的数量高峰月份不同.夜蛾科的种群动态与三地的温度关系密切.新绛县的3种优势种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的相关性最显著;太谷县的甘蓝夜蛾的种群数量变化与月均低温的相关性最显著;忻府区的3种优势种的种群数量与月均高温的相关性最显著.[结论]夜蛾科害虫种群动态变化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进一步研究.


密度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差异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旨在研究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的影响效果,为育种与高产田的创建提供数据支撑。试验采用3个玉米品种(‘协玉3号’(A1)、‘协玉4号’(A2)、‘先玉335’(A3)),5种种植密度,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并采用65 cm宽等行距种植模式。5种密度下不同品种的株高均未出现显著性的变化,各品种的穗位高均未产生显著性变化的差异,而且A2品种的穗位高始终高于A1和A3;3个品种间雄花分枝数差异显著,A1品种的雄花分枝较A2和A3品种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A2与A3品种之间的雄花分枝也构成了显著性差异;株高与穗位高没有必然的联系:A3品种的株高较A1、A2明显的高,其穗位高却较A1、A2明显的低;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雄花分枝受品种影响比密度大。品种的选择以及种植模式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的影响。要想改良玉米的植株性状以协调群体关系,应该选择株高适当、穗位高较低与雄花分枝较少的自交系。


高粱田常用除草剂对高粱生理生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高粱田常用除草剂在有效防除杂草的同时对高粱的影响,研究高粱田3种常用除草剂不同剂量对高粱的生理生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高粱田常用除草剂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56%二甲四氯钠粉剂和57%2,4-D丁酯乳油30d后,对高粱株高、茎粗及展开叶的影响程度依次为57%2,4-D丁酯乳油>56%二甲四氯钠粉剂>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其中,低、中剂量除草剂对高粱株高、茎粗及展开叶有促进作用,高剂量除草剂则对高粱有抑制作用。3种除草剂均可使高粱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降低,POD、SOD活性以及MDA含量升高,这种影响效应在药后5d最大,至20d时基本可以解除。除56%二甲四氯钠粉剂和57% 2,4-D丁酯乳油高剂量外,其余处理均提高高粱产量,但基本不影响高粱子粒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单宁含量,3种除草剂的最高安全剂量分别为750g/hm~2、1 800g/hm~2和1 050mL/hm~2。


太原市交通路口大气PM_(2.5)单颗粒成分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冬季采暖期交通路口大气细颗粒物(PM_(2.5))成分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于2011年12月19日-23日每日8:30、11:30、14:30、17:30左右在太原市主城区典型交通路口采集大气PM_(2.5)样品20组,经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测定后,对1 678个颗粒的二次电子像和X-射线能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矿物尘和含碳颗粒占样品总数80%以上,含硫的反应矿物尘是含氮的2.5倍;(2)在每天4个不同采样时段,初级矿物尘、有机碳(OC)及富铁颗粒相对丰度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元素碳(EC)和反应矿物尘的变化差异均显著(P<0.05);(3)OC/EC数量比>2且OC、EC相关性差。说明太原市采暖期与交通相关的大气PM_(2.5)成分复杂、来源广泛,其中矿物尘颗粒主要来自工地和道路扬尘,EC以煤炭燃烧和机动车尾气一次排放为主;OC受一次排放及二次产生的共同影响;富铁颗粒含量比较恒定,可能受机动车影响较大。
关键词: 太原市 交通环境细颗粒物 单颗粒分析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


耧斗菜野生资源的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包括22份野生资源的5个耧斗菜物种为试材,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分析了中国耧斗菜野生资源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系统鉴定耧斗菜野生资源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0对引物共扩增出29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2.5%。Shannon多样性和He值分析结果表明,5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无距耧斗菜>耧斗菜>尖萼耧斗菜>直距耧斗菜>华北耧斗菜。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耧斗菜与尖萼耧斗菜遗传距离最小,尖萼耧斗菜与直距耧斗菜遗传距离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