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原红牛改良群体H-FABP基因SNP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PCR-SSCP的方法对含1/2利木赞血缘的改良草原红牛的H-FABP基因5’-调控区进行SNP分析,并分析其多态性与改良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改良草原红牛H-FABP基因5’-调控区存在多态位点,在136位点发生1个T碱基的插入突变,在142位点,发生了G→A转换。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剪切力在AA和AB、BB基因型间差异极显著(P<0.01),AB与BB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A基因对剪切力有负效应,其余肉质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H-FABP基因对改良草原红牛肉质嫩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H-FABP PCR-SSCP SNP 肉质性状 草原红牛


塘四平头种质对吉林省玉米育种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塘四平头种质代表系黄早四引入吉林省后,针对黄早四在吉林省的缺点进行大量的改良工作,改良其对玉米丝黑穗病和其它病害的抗性、自身产量及子粒品质。通过美国种质、温光反应迟钝材料和国内广基因材料改良黄早四的改良方法,选育出吉853、四444、四287等优良自交系,使塘四平头种质成为吉林和东北春玉米区核心种质。今后改良策略是黄改系群内改良;利用中国种质进行改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群;避开黄改系杂优模式对应类群进行改良;利用美国种质进行改良。黄早四种质促进了吉林省耐密型玉米育种的发展,丰富了种质基因库,在吉林省确定了选育密植品种的育种路线。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黄粉虫氨基酸含量
《中国饲料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粉虫中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采用柱前自动衍生,反相C18短柱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的色谱分析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5~900μmol/L,相关系数0.9976~0.9998,最低检出限为2.93~9.45μmol/L。除蛋氨酸(87.99%)外,其他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94.17%~103.96%,相对标准偏差为2.02%~5.36%。对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黄粉虫氨基酸总量为51.64%(干基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为42.53%,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74,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


吉林省中国草原红牛培育及选育提高进程
《中国畜牧兽医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介绍了中国草原红牛的培育过程及育成后的选育提高进程。经选育后的吉林中国草原红牛(含1/4丹麦红牛血)3胎泌乳期244.39 d,提高9.59%;产奶量(3~5胎平均)3145.88 kg,提高了89.21%;最高个体产量5329.85 kg,提高了59.34%。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含1/4利木赞血的吉林中国草原红牛胴体重提高8.13%,屠宰率提高3.24%,净肉率提高4.57%,眼肌面积提高15.25%,骨率变化不大,胴体脂肪覆盖度略有下降,牛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变化不明显。


建设东北黄金玉米带的思考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世界玉米产销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玉米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超过玉米产量的增长速度。建设东北地区黄金玉米带是缓解我国玉米供销矛盾的需要,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玉米工业大发展的需要。


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性状的演变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吉林省1923-2005年育成的30个大豆(Glycine max)品种为材料,通过2005和2006两年田间试验在R2、R4和R6期对叶部性状演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1923年的1 197.80kg.hm-2增加到2005年的2 305.545 kg.hm-2,82年来增加了1 107.73kg.hm-2,平均每年增加14.60kg.hm-2;单株叶面积、单株叶片数目、长宽比和叶面积指数(LAI)随着育成年代的推近而增加,小叶面积随着育成年代的推近而降低;新品种的单株叶面积在生殖生长期均大于老品种,尤其在后期有较长的绿叶期;通过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R2和R4期与单株叶片数目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在遗传改良过程中叶部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在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过程中可以考虑作为选择的依据。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机理、抗性遗传、抗病基因定位、抗病种质资源及抗病育种5个方面对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和评价,简要概述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玉米抗丝黑穗病育种上的应用。


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玉米施肥效应研究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林省东、中、西不同类型土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的氮、磷、钾肥施用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利用该模式,结合肥料和玉米价格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土壤上的氮、磷、钾施用效益,即东部冲积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192kg/hm2、P2O556kg/hm2、K2O33kg/hm2;中部黑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133kg/hm2、P2O538kg/hm2、K2O47kg/hm2;西部淡黑钙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59kg/hm2、P2O565kg/hm2、K2O51kg/hm2。


畜禽能量代谢研究的简要历史回顾和今后发展建议
《中国家禽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畜禽能量代谢的研究在我国处于比较后进的状况,作者在该领域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对其历史发展及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指明了适合我国国情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