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在海南省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2016年和2017年两季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氮肥处理作为对照(CK),设置常规尿素(CU)与控失尿素(CLU)不同配施比例,在等氮量条件下,设100%CU、70%CU+30%CLU、50%CU+50%CLU、30%CU+70%CLU和100%CLU 5个处理,分析水稻叶绿素含量、稻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氮吸收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显示,施氮显著增加稻谷产量,与CK相比,增幅为67.2%~82.0%(2016年)和36.7%~46.7%(2017年).30%CU+70%CLU的稻谷产量和有效穗均显著高于100%CU处理,产量增幅为8.8%(2016年)和7.3%(2017年),有效穗数增幅为14.2%(2016年)和12.0%(2017年).随着CLU所占比例的提高,水稻地上部氮吸收累积量、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呈增加趋势.与100%CU处理相比,其余控失尿素处理的氮肥回收利用率增幅为12.3%~18.4%(2016年)和12.7%~17.7%(2017年),氮肥农学利用率增幅为20.8%~21.9%(2016年)和16.8%~23.5%(2017年).随着CLU所占比例的提高,水稻总产值和相对净收益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0%CU+70%CLU处理达到最大.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30%CU+70%CLU能够获得较高的稻谷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其可作为该地区氮肥施用的推荐比例.
关键词: 水稻 普通尿素 控失尿素 配施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橡胶树寒害事件的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81—2010年历史气象数据和2031—2060年(RCP2.6和RCP8.5)气候情景数据,根据橡胶寒害等级指标,结合插值分析、提取分析和地图代数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橡胶树寒害事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RCP2.6和RCP8.5气候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橡胶种植适宜区基本呈现寒害发生降低的趋势,其中次适宜区(Ⅲ)和局部可植区(Ⅳ)的降低幅度较为明显,有向高一等级适宜区转化的趋势。(2)我国橡胶树寒害中心的纬度,由1981—2010年的22.5°~23.5°N向北移动至2031—2060年RCP2.6情景下的24.0°~24.5°N和RCP8.5情景下的23.5°~24.0°N。(3)2种气候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植胶区橡胶树寒害发生概率(较基准时段1981—2010年)主要呈现降低趋势,云南植胶区在2种气候情景下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RCP2.6情景下,轻度和特重寒害呈现降低趋势,中度和重度寒害呈现增加趋势;RCP8.5情景下,轻度和重度寒害呈现降低趋势,中度和特重寒害呈现增加趋势。(4)对比2种气候情景较基准时段的变化情况,RCP2.6情景对橡胶树轻度和特重寒害影响较大,RCP8.5情景对橡胶树中度和重度寒害影响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胡椒生长及花穗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0、3.5、7、10.5、14 g/株)处理对幼龄胡椒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土壤硝态氮含量、胡椒长势和花穗发育的影响及叶片氮含量与花穗发育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量由0增加到7 g/株,胡椒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均逐渐增加,促进胡椒生长。施氮量为10.5~14 g/株时,胡椒叶片的SPAD值降低,叶片氮含量减少,胡椒株高和冠幅均受到抑制,开花时间晚,花量较少,且土壤中残留的硝态氮增加。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幼龄胡椒适宜的施氮量为3.5~7 g/株。在生产中,除了应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外,还应增加磷钾肥的施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凝胶和蔗糖对橡胶树体胚植株再生的影响
《广西植物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巴西橡胶体胚植株最为适合的植物凝胶和蔗糖用量,该研究以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成熟体细胞双子叶次生胚状体为材料,以添加0.23μmol·L~(-1)KT,0.11μmol·L~(-1)IAA和8.7μmol·L~(-1)GA3的MS培养基为植株再生培养基,研究了添加不同用量的植物凝胶和蔗糖对巴西橡胶树体胚植株再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橡胶树体细胞胚植株再生培养基中,不同用量的植物凝胶对植株再生频率和植株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较低浓度(0~1 g·L~(-1))时,随着用量增加,植株再生频率提高,但较高浓度(1~4 g·L~(-1))时,随着用量增加,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植物凝胶添加1 g·L~(-1)时植株生长最好,植株再生率为(86.4±5.7)%,株高5 cm以上的占(53±9.4)%,带叶植株为(81.7±3)%;而蔗糖对植株再生频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再生植株生长的影响显著,低蔗糖(20~30 g·L~(-1))时促进植株抽叶但抑制茎干伸长,高蔗糖(70~80 g·L~(-1))时显著抑制抽叶但促进茎干伸长。蔗糖添加50 g·L~(-1)时植株生长最好,株高5 cm以上的占(57.6±5.4)%,株高5 cm以上带叶植株占(46.3±12.3)%,均为最高且从外观来看,在50 g·L~(-1)时植株茎干和根都较为粗壮。因此,在橡胶树体细胞胚植株再生培养基中,植物凝胶和蔗糖最佳用量分别为1 g·L~(-1)和50 g·L~(-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30年海南省农业面源潜在污染物时空特征分析
《环境污染与防治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的时序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省化肥和农药施用量逐年增加,化肥施用强度由1985年的316.4kg/hm~2增加到2014年的1 019.5kg/hm~2;农药施用强度由1985年的6.1kg/hm~2增加到2014年的31.0kg/hm~2;畜禽粪便产生总量呈先增长后降低并趋于平稳的趋势,畜禽粪便排放强度由1985年的1.6×10~(4 )kg/hm~2下降到2014年的1.3×10~(4 )kg/hm~2。(2)海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异明显,2014年,化肥施用强度≥900kg/hm~2的严重风险市县达11个,农药施用强度≥28kg/hm~2的市县为3个。海南省畜禽粪便污染严重区域逐年减少,2014年,畜禽粪便排放强度只有定安和陵水为6.0×10~4~<10.0×10~(4 )kg/hm~2的高风险区域,且在2014年琼中、琼海、白沙畜禽粪便排放强度首次为<1.6×10~(4 )kg/hm~2的安全区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比粗饲料对海南黑山羊生长、养分消化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生长性能,本试验以不同比例柱花草和王草青贮饲料混合饲喂海南黑山羊,以筛选两种粗饲料的最适搭配比例。选用16只日龄、体重相近的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粗饲料为王草)和3个试验组(S-KS2、S-KS3、S-KS4组,柱花草和王草青贮饲料分别以20∶80、30∶70、40∶60的干物质比例组合),饲喂60d后测定山羊生长性能、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水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含量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S-KS2组平均日增重(ADG)和血液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S-KS3组(P<0.05),料重比(F/G)显著高于S-KS3组(P<0.05),但都与CK组差异不显著(P>0.05);S-KS3组山羊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CK组(P<0.05);S-KS4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S-KS2组和S-KS3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柱花草和王草青贮饲料以一定比例混合饲喂并未对山羊造成不良影响,且在比例为30∶70时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得到提高,所以推荐柱花草和王草青贮饲料以30∶70的比例混合饲喂海南黑山羊。
关键词: 柱花草 王草青贮 海南黑山羊 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量锰处理对苗期柱花草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份柱花草基因型(TF210和TF226)为材料,分析过量锰处理对苗期柱花草生长、叶绿素浓度(SPAD)、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探究柱花草中潜在的耐锰机制。结果表明,过量锰(400μmol·L-1)处理显著抑制了柱花草基因型TF210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降低了其叶片SPAD和Fv/Fm值,但对TF226生长影响不明显,说明TF226为耐锰基因型,而TF210为锰敏感基因型。虽然过量锰处理增加了两个柱花草基因型组织锰含量,但TF226地上部和根部的锰含量显著低于TF210,暗示在过量锰处理下,TF226积累了较少的组织锰含量。过量锰处理显著增加了两个基因型叶片SOD活性,但仅增加了TF226叶片POD和CAT活性,并且在过量锰处理下,TF226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值均高于TF210。以上结果说明维持根系生长、降低组织锰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是苗期柱花草TF226耐锰的生理机制。研究结果为探索柱花草耐锰机理及耐锰柱花草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种质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物质对盐胁迫下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型西瓜品种"美月"种子为试材,在NaCl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氯化钙和脯氨酸,对其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外源物质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30mmol·L~(-1)浓度NaCl处理效果最佳,以该浓度作为西瓜种子发芽处理盐浓度;茉莉酸甲酯、氯化钙和脯氨酸均能提高盐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根系活力、胚根长和胚轴长;以添加脯氨酸处理效果最佳,脯氨酸最适浓度为0.2mmol·L~(-1),在此浓度下,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显著提高。说明3种外源物质能够缓解盐胁迫对西瓜种子的伤害,促进西瓜种子的萌发。该研究为这3种外源物质在西瓜种植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唇形科植物精油组分差异比较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水蒸气蒸馏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了百里香、迷迭香和柠檬香蜂草3种唇形科植物精油的挥发性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唇形科植物精油具有丰富的挥发性组分,本研究在不同唇形科植物精油中检测到18种单萜、18种倍半萜、25种单萜衍生物、2种倍半萜衍生物及16种酮、酯、酸类化合物共79种挥发性物质。不同唇形科植物精油组分差异较大,百里香植物精油组分最多,具有51种化合物;其次为迷迭香和柠檬香蜂草精油。百里香酚、1,8-桉叶素和香叶醛分别对百里香、迷迭香和柠檬香蜂草植物精油的贡献率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茉莉酸甲酯重复刺激对白木香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含量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茉莉酸甲酯,重复刺激诱导白木香结香,提高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白木香经锯伤、及3种浓度(0、10、50 g/L)茉莉酸甲酯重复刺激(仅1次、1次/月、2次/月、4次/月)诱导结香,时长6个月,HPLC法测定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结果表明:10 g/L茉莉酸甲酯2次/月刺激诱导白木香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含量最高,为1.78 mg/g。由此可知,利用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诱导、重复刺激均能明显提高白木香所结沉香中沉香四醇的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