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分离基因的有效手段-mRNA差异显示技术
《吉林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开始应用至今已经有10年了。在此期间,此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简要综述了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优越性、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其技术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长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磷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采用两种不同量有机肥 (M2 、M4)、化肥 (NPK)方式培肥黑土 ,研究微生物量P在作物生长季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施用有机肥微生物量P显著高于施用化肥 (NPK)和不施肥 (CK) ,微生物量P分别为M48 75~ 4 7 6 8mg·kg-1,M2 3 0 2~ 37 16mg·kg-1,NPK 1 5 9~ 10 6 2mg·kg-1,CK 0 76~ 6 74mg·kg-1之间 ,波动性较大 .M4、M2 处理微生物量P最大值出现在抽雄吐丝期 ,NPK、CK处理最大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 ;施肥数量和种类不同所引起的黑土微生物量P的差异并未因季节变化及玉米生育时期影响而明显改变 .微生物量P的动态变化与绝大多数黑土生物、理化特性指标的动态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微生物量P与黑土生物、理化特性 (除全钾外 ) ,植物氮、磷、钾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黑土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施肥对黑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作用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长期施肥对黑土耕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MBC)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NPK化肥配施可保持休闲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至 1.6g/kg水平 ;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比休闲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 1.96~ 2 .75倍 ;长期耕种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产生衰减影响 ;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依次为M2 +NPK(+14 1.2 5 % ,1990年始处理 ) >M4+NPK(+12 6 .88% ) >M2 +NPK(+10 1.2 5 % ,1980年始处理 ) >M4+CK(+80 .6 3% ) >(M1+NPK)× 1.5 (+13.13% ) >NPK(+8.12 % ) ,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减少依次为M0+NPK(- 3.75 % ) >M1+NPK(- 17.5 0 % ) >M2 +CK(- 30 .6 3% ) >CK(- 4 7.5 0 % ) >M0 +CK(- 6 1.88% )。


水稻品种混植控制稻瘟病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2003年分别在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和梅河口市海龙镇选择抗性不同的当地主栽品种按不同比例搭配种植,进行了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混合间栽可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控病效果主要体现在感病品种上。对感病品种"吉优1号"的控制效果达95 94%,对"丰优301"的控病效果达57 14%和49 21%,对"超产2号"的控病效果达63 59%。选择抗谱不同的品种搭配种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松粳6号"与"吉优1号"组合,2个品种的致病菌谱完全不同,对感病品种"吉优1号"的控病效果高达95 94%。


吉林省姜家甸草地植被退化现状与恢复途径
《草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吉林省姜家甸草地是松嫩草原中最优良的草地之一 ,具有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毒害草少的特点。羊草Anerolpidiumchinense群落是该草地最具代表性的群落 ,多年来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部分羊草单优群落退化演替为羊草 -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群落、羊草 -碱蒿Artemisiaanethifolia群落、羊草 -寸草苔Carexduiuscula群落、羊草 -虎尾草Carexduiuscula群落、羊草 -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群落、碱蓬Suaedaglauca群落、角碱蓬Suaedacorniculata群落等群落类型。封育、松土、施肥、补播 ,建立半人工草地 ,建立高产人工草地 ,种植星星草、虎尾草等耐盐碱牧草是恢复草地植被的主要措施


充分发挥磷肥后效作用是实现玉米节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 过吉 林省 中 等肥 力黑 土 玉米 磷肥 13年 田 间 与 盆钵 定 位 试 验及 室 内 大 量化 验 分 析 得出 :磷肥 当 季 虽具有 较明 显 的增 产效 果,但其 利 用率(9.8%) 高。四 个 量级 磷肥(45、90、135和 180kg/hm ) 率最 高 的时 期均 在 并不2 利用施后 第 二 年(14.9%~38.8%) 三 年(12.3%~30.5%) 第 四 年 虽能 被 玉 米 吸 收 利 用 一 部 分(9.1%~18.6%) 其 增 和第 ,到 ,但产效 果已 不 显著 。残 留 在土 壤中 的 磷肥 前两 年 利用 率之 和 可达 到 27.4%~68.5%。产量 与 效益 结果 表 明,磷肥 在施 用后的 第二 年 和第 三年 ,即 磷肥 前 两年 后效 的 年均 增产(1003~443kg/hm ) 收(802~1154元 /hm ) 果 最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