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对田间肥料试验中肥底设置盲目性的讨论——兼与施建中、鲁如坤先生商榷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以2002年《土壤学报》发表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红壤地区早稻推荐施肥中的应用》一文的试验设置为范例,对国内外长期以来田间肥料试验中肥底确定具有随意性或盲目性及不考虑施用比例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认为,肥底设置中充分供给并无定量概念,其实质有可能过量,也有可能不足,这与肥底所要求的最佳施肥量或最大施肥量具有实质性差异。

关键词: 肥底设置 充分供给 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芸苔属植物(Brassica)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因素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就油菜转基因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转导的农杆菌菌株、菌液浓度、预培养和共培养时间对外植体发生褐化无直接影响,虽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在培养基中加入抗氧化试剂PVP(聚乙烯吡咯啉酮)和Vc(抗坏血酸),PVP比Vc对褐化的抑制作用更大。培养温度对褐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培养温度高于30℃时,外植体的褐化程度非常严重,褐化发生率(褐化外植体数/总外植体数)为100%;而当培养温度为25~26℃时,褐化率大大降低(17.6%),褐化程度也较轻。此外,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褐化也有影响,光照时间过长、光照强度过大都使褐化现象变得严重。

关键词: 油菜 组织培养 褐化 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水解苦荞麸皮蛋白生产降血压肽

食品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苦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这已被许多的动物学实验、临床实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所证实,本文试图通过酶法水解苦荞麸皮蛋白研究其降血压作用,从而为降血压功能提供科学的证据。

关键词: 水解 苦荞 麸皮 蛋白质 ACE活性 降血压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一个锌指蛋白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植物学报 2004 CSCD

摘要:采集了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行长转化期(6~8月)的红玉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茎顶,构建了其CDNA文库,并从中分离得到了一个具有锌指结构的EST序列,又通过5`RACE的方法,从CDNA文库中找到了其上游779BP的CDNA片段.最后用PCR的方法获得了苹果锌指蛋白的全长CDNA,并命为MDZF1.该CDNA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为AB116545.MDZF1的锌指结构域与玉米的开花转换基因ID1有高度同源性.通过对苹果不同组织、器官的NORTHEM和RT-PCR分析表明MDZF1在根、茎、叶、顶芽以及花器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中都有表达.SOUTHERN分析表明MDZF1的基因组中是以单拷贝存在的.

关键词: 苹果(MALUS DOMESTICA)锌指蛋白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桑叶中的农药残留

质谱学报 2004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新品种长绿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西葫芦新品种长绿是以纯合自交系9522015为母本,稳定自交系9553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植株矮生,生长势强,果形长柱状,瓜腔小,商品瓜皮色翠绿色,光泽度好,商品性佳,总产量比早青一代西葫芦增产12.9%~22.1%,一般保护地栽培产量可达11.25万kg/hm2左右。

关键词: 西葫芦 长绿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源激素对水稻不同外植体培养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HPLC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有差异的几个水稻品种的不同外植体(花药、幼穗、幼胚和成熟胚)及其愈伤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内源激素的含量和配比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外植体中的内源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表现为:Z+ZR呈负效应,IAA呈正效应,GA除成熟胚外呈负效应。愈伤组织中内源激素对绿苗分化率的影响表现为:IAA和GA呈负效应,ABA、Z+ZR呈正效应。内源激素的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有一定作用,表现为:IAA/Z+ZR对愈伤组织诱导率有一定的正效应,Z+ZR/IAA、ABA/IAA对绿苗分化率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水稻 内源激素 外植体 愈伤组织诱导率 绿苗分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ob43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改良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Pob43玉米群体在太原生态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光周期敏感性,表现为成熟期过晚,植株高大,叶片数增多,叶面积增大,抽雄、散粉、吐丝期推迟,导致空秆率高,结实性差,植株、穗部性状明显劣于温带对照品种。用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进行适应性选择后,Pob43群体的植株性状和雌雄协调性有所改善,子粒产量有所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是改良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长日照条件下适应性、提早开花及改善雌雄协调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玉米 光周期敏感性 混合选择法 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低温灌浆种质的创新及其育种利用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超低温处理浸泡6h的特早熟玉米F1种子15min,后代出现了3.3%~10.0%的变异。通过育种选择获得了抗低温高灌浆速率自交系99-3,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为4.6mg /(粒·d),比一般玉米材料平均高82 5%,能充分利用自然能量,延长灌浆期。用其组配的特早熟单交种极早单2号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比对照冀承单3号高67.9%,比晋单43号高97.6%,区试增产20.5%。

关键词: 玉米 抗低温灌浆 种质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单系列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及栽培措施研究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单系列玉米品种是指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运城为选育基地育成的晋单39、晋单46、运单19和运高油1号等玉米单交种。这些品种与其它品种比较具有耐寒性差、耐高温性好、生长速度快、叶片光合效能强和产量突出等生理特性。在栽培管理上要求推迟播种时间穴早春雪,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提早施肥,一促到底,补施灌浆肥。提倡在易发生持续高温天气的地区种植运单系列玉米品种。

关键词: 玉米单交种 运单系列 生理特性 光合作用 栽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