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GhCOMT1基因的正义、反义与RNAi干扰载体的构建及转化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苯丙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催化,通过转基因技术深入研究GhCOMT1基因在棉纤维发育和木质素代谢途径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由棉纤维组织特异性启动子E6驱动的GhCOMT1基因构建正义、反义表达载体GhCOMT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RNAi干扰载体并转化棉花。【结果】目的基因成功整合至表达质粒中并且获得转基因后代。【结论】构建了由棉纤维组织特异性启动子E6驱动的GhCOMT1基因正义、反义表达载体;同时克隆了GhCOMT1基因的一段450 bp高度保守的NBD区序列,构建了GhCOMT1基因的RNAi干扰载体,并将上述载体转入农杆菌菌株LBA4404并成功转化棉花。
关键词: 棉花 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 表达载体 RNA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脱青皮技术及其装备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核桃脱青皮是核桃收获后最重要的加工环节,由于核桃收获期很短,及时高效对核桃进行脱青皮至关重要。文章介绍各种脱青皮技术,重点阐述国内外核桃机械法脱青皮的技术成果,并对适于中国核桃种植生产现状的连续式青核桃脱皮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进行详细的介绍。为核桃深加工产业的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施用对加工番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不同钾肥品种对加工番茄产量、肥效的影响。【方法】试验设3个不同钾肥施用量、3个施用时期和3个不同钾肥品种,采用膜下滴灌种植,在收获期测定加工番茄株数、单果重,计算产量,分析肥料效益。【结果】(1)当钾肥施用时期相同时,钾肥用量为120 kg/hm2的加工番茄产量高于其它用量;(2)当钾肥施用量相同时,钾肥50%开花期滴灌追施和50%结果期滴灌追施的加工番茄产量最大,而钾肥全部基施最低;(3)钾肥施用时期相同时,缺钾、施钾量不足、施钾量过高均会降低加工番茄的经济效益;钾肥施用量相同时,钾肥50%开花期滴灌追施和50%结果期滴灌追施的经济效益高于其它施用时期;(4)加工番茄不同钾肥品种以钾肥为K-KCl处理的产量和肥料效益最高,依次是K-K2SO4、KKNO3。【结论】加工番茄的最适宜钾肥施用量为125.89 kg/hm2,最适宜的钾肥施用时期为50%开花期滴灌追施,50%结果期滴灌追施;加工番茄的钾肥品种以钾肥为K-KCl时最为适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氧化氯处理对荔枝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不同浓度ClO2(0、80、120mg/L)处理对20℃贮藏的"淮枝"荔枝病情指数、褐变指数、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0、120mg/LClO2处理可明显抑制荔枝采后病害的发生,减缓褐变程度,抑制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PPO和POD的活性,延缓果实TSS的降低,维持TA的含量,诱导PAL活性的增加,降低MDA的含量;80mg/LClO2处理效果最佳,较好地维持了荔枝果实的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抗蔓枯病基因Gsb-3的ISSR分子标记
《西北植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瓜抗病资源PI511890和感病自交系‘白皮脆’及其F1、BC1P1、BC1P2、F2群体为材料,苗期接种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对甜瓜苗期蔓枯病菌接种鉴定结果显示,抗源PI511890的抗病基因Gsb-3由显性单基因控制。(2)利用集团分离分析及ISSR分析技术,引物ISSR-100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与Gsb-3表现连锁关系,该多态性片段大小为900bp。(3)统计ISSR-100在182个F2单株上的多态性,并用Join-Map 4.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ISSR-100与Gsb-3遗传连锁距离为8.3cM,定名为ISSR-100900。研究认为,ISSR-100900可作为甜瓜抗蔓枯病分子育种的备选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SiPEBP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水稻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抗潮霉素标记基因的雪莲抗寒SiPEB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新疆粳稻,为提高水稻的抗寒性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连接到pMD19-T Vector载体上,测序验证,经BamHⅠ和SacⅠ双酶切,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MDC32表达载体上,通过冻融法将该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新疆粳稻品种秋田小町。【结果】得到抗寒基因SiPEBP,并构建成SiPEBP植物表达载体。获得了具有潮霉素抗性的水稻愈伤组织,经PCR技术鉴定,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结论】获得了转雪莲抗寒SiPEBP基因的水稻植株,这对深入研究该基因在水稻中的功能并探讨其在水稻耐冷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重相关RIL群体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定位
《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高和穗位高是玉米育种中的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利用我国玉米育种中骨干亲本黄早四与来自不同杂种优势群的其他11个骨干自交系组配11个RIL群体,开展基于单环境、联合环境的QTL分析,分别检测到269个和176个QTL。通过区段整合,检测到21个株高主效QTL及15个穗位高主效QTL,这些QTL分布在第1、第2、第3、第6、第7、第8、第9、第10染色体上。相对于共同亲本黄早四而言,部分QTL在不同RIL群体中的效应方向一致,来自共同亲本黄早四的等位基因在不同群体中能够稳定地表达。同时,还分别定位到在多环境下稳定表达的5个株高、4个穗位高"环境钝感QTL"。此外,进一步鉴定出5个重要的株高和穗位高QTL富集区段(bin 1.01 1.02,1.08 1.11,3.05,8.03 8.05和9.07),这些区段均包含多个株高和穗位高相关QTL,如bin3.05位点包含7个QTL,bin8.03 8.05位点分别包含9个QTL,且这些QTL至少在3个不同环境中能够被检测到,这些区域对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有重要参考价值。
BIOLOG碳源筛选与分离技术结合研究新疆哈密南湖嗜盐菌多样性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新疆哈密南湖的嗜盐菌,并分析其生物多样性,以期为分离培养基碳源设计引入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方法】利用BIOLOG筛选碳源并结合可培养方法分离哈密南湖中的嗜盐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法初步确定所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获得嗜盐菌的多样性信息。【结果】BIOLOG方法筛选出5种碳源,分别为海藻糖、蔗糖、柠檬酸、甘油和甘露醇。通过将筛选碳源添加至分离培养基的方法,共分离得到细菌和放线菌27株,分属于细菌域中3个门7个科14个属。多数菌株归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最优势菌株属于薄壁芽孢杆菌属(Gracilibacillus)。其中6株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最近缘种的同源性在94.24%~96.86%,可能为潜在的新种或新属。【结论】新疆哈密南湖嗜盐细菌和放线菌都具有较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嗜盐菌主要以薄壁芽孢杆菌和盐单胞菌为主,并且该地区可能含有丰富的嗜盐菌新物种,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价值。
关键词: 哈密南湖 BIOLOG 碳源筛选 嗜盐菌 16S rRNA基因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冬小麦耐盐指标筛选及分析评价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新疆不同耐盐性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探讨在混合盐胁迫下小麦的形态性状、渗透调节能力、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筛选出不同时期耐盐指标,并为小麦耐盐的早期鉴定及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利用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盐对新疆不同耐盐性小麦品种的形态性状、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不同时期的胁迫鉴定。【结果】在盐胁迫下,耐盐品种具有较高发芽率和α-淀粉酶活力;根和茎长度、直径变化较小;渗透调节能力、光合强度和抗氧化酶系统活力均高于盐敏感品种。【结果】萌发期比较可靠的数量指标是发芽率、延时萌发率和α-淀粉酶活力;三叶期最可靠的数量指标是丙二醛。
关键词: 混合盐 生理生化指标 生长指标 形态性状 耐盐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