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密度和调控措施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密度和调控措施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探讨解决直播密植红枣在保证丰产稳产的前提下,逐步降低种植密度的方法。【方法】通过开展植株密度调控试验和主副株差别化修剪试验,调查不同处理枣树的生长量和产量。【结果】种植密度逐渐减小,干粗、株高、树冠投影面积等指标的生长量随之增大,枣头数逐渐增多,单株产量逐渐增加,而单位产量显著降低。主副株差别化修剪结果显示,副株的枣头长度和粗度的生长量、产量大于主株,而枣头数少于主株,差异显著。5年生不同密度的枣树在干粗、产量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生长量指标差异不明显,但4年生枣树生长量明显较小。【结论】对于幼龄密植枣园,种植密度对枣树生长量及单株产量有明显影响,但对果吊比的影响很小。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生长空间加大,枣树生长量和单株产量逐渐增大。此外,对幼龄枣树进行主副株差别修剪对调节枣树生长量和产量有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SAI基因的表达与茎秆糖分积累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甜高粱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叶片和茎秆中SAI基因的差异表达量与含糖量,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甜高粱糖分积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甜高粱品种不同生育时期茎秆中的含糖量,qRT-PCR分析叶片和茎秆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拔节期蔗糖含量很低,主要是还原性糖,抽穗和开花期蔗糖含量显著增加,灌浆和成熟期持续增加至最高值,成熟后又有所下降。高糖品种整个生育时期叶片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中糖、低糖和髓干型三类品种,茎秆中SAI基因的表达水平则相反。甜高粱成熟期糖分含量与叶片中SAI基因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7239,而与茎秆中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971。【结论】甜高粱茎秆蔗糖积累与SAI基因在叶片和茎秆中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叶片中SAI基因的表达与蔗糖积累正相关,茎秆中SAI基因表达与蔗糖积累负相关,叶片的相关系数高于茎秆。
耐盐小麦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盐碱等逆境胁迫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自然灾害,培育抗旱抗盐高产小麦品种是我国北方小麦育种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来自新疆的"新冬26"和来自河北沧州的"沧麦6001"、"沧麦6002"、"沧麦6003"共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耐盐性初步鉴定,了解4个耐盐小麦品种的耐盐能力差异,并对2010—2011年2年中大田干旱条件下4个小麦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为小麦耐盐、耐旱品种改良与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mmol·L 1NaCl处理下,"新冬26"的根与苗的相对生长量高于3个沧麦品种;在200 mmol·L 1NaCl处理下,"沧麦6003"根与苗的相对生长量较高;同时经过100 mmol·L 1NaCl处理后,4个品种的根苗长度比均有所降低,但"新冬26"在200 mmol·L 1NaCl处理下,较100 mmol·L 1NaCl处理下根苗长度比增大,说明这个品种对高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大田干旱条件下,耐盐品种"新冬26"与沧麦"6001"表现耐旱高产。进一步分析干旱条件对耐盐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对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籽粒产量与分蘖、穗粒数、小穗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经济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分蘖、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4个农艺性状决定了单株产量75.9%的变异。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在筛选耐盐耐旱小麦品种时,应考虑选择分蘖、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等指标比较高的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素分解菌对棉花秸秆纤维素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采取纤维素分解菌添加法,研究纤维素分解菌对棉花秸秆纤维素的分解效果。[方法]通过瓶装法进行棉花秸秆青贮饲料,采用干物质(DM)测定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确定纤维素分解菌对棉花秸秆纤维素的分解能力。[结果]添加纤维素分解菌后,降低青贮玉米秸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各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5.1%~30.5%,差异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降低了4.9%~19.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处理⑦(3∶1)和处理⑨(3∶3)降低幅度最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半纤维素(HC)含量的变化幅度比其他成分大,其中处理⑨(3∶3)的降低幅度达50%,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热时间对甘薯细胞组织构架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加热时间对甘薯细胞组织构架的影响,分别采用生物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处于不同热处理阶段(100℃蒸制0~21min)的甘薯细胞的外观形态、细胞间隙、细胞内部淀粉颗粒以及胞间层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甘薯细胞外观逐渐趋于圆形,细胞间隙逐渐变大,细胞内部淀粉颗粒先膨胀、后破裂,胞间层逐步松散化。因此,热处理过程中,甘薯细胞组织构架发生的上述变化,可导致甘薯细胞组织构架的松散化,有利于甘薯细胞的完整分离,可为生产细胞完整度高的甘薯颗粒全粉提供有力支撑。
利用SSR标记研究新疆特早熟玉米白交系遗传多样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技术对47份新疆特早熟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非加权平均法(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将玉米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与归类.结果表明:利用32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检测到128条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4.1个,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为0.372~0.844,平均0.608.通过聚类图分析,可将供试玉米材料划分为4大类.为今后玉米育种有目的地选择亲本,拓宽遗传基础培育玉米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棉花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胁迫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棉花种植区,在7月和8月棉花花铃高峰期经常出现周期性极端高温胁迫,导致蕾铃脱落,降低了产量,因此棉花耐热性种质的筛选迫在眉睫。本试验在新疆吐鲁番自然高温条件下,调查200份不同棉花种质资源的脱落率、花粉活力、叶片萎蔫程度、花粉形态、不孕子率等田间性状。然后选择29份不同耐热性种质在河南安阳种植,调查30、35、40、45和50℃离体培养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不同耐热性种质资源在自然高温条件下的鉴定指标和室内离体培养花粉萌发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而且不同鉴定指标间也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结合田间调查结果和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将29份种质划分为耐高温型、较耐高温型、高温较敏感型和高温敏感型种质,并初步确定了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与可发酵糖含量的关系
《核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高粱茎秆富含糖分,是生产燃料乙醇的良好原料。在甜高粱育种或生产中,常用锤度估算汁液含糖量,但锤度与可发酵糖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本文采用81个甜高粱材料,种植于北京、天津(盐碱地)、河北3个地点,研究了茎秆汁液锤度与可发酵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河北、天津三个地点甜高粱茎秆汁液总糖/锤度(糖锤比)总平均值分别为0.76、0.74和0.72,其中天津的甜高粱茎秆汁液糖锤比显著低于北京。北京、河北、天津三个地点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与总糖、蔗糖含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1,0.8376和0.9186,其中天津点显著低于河北。适合北京和河北非盐碱地种植的甜高粱茎秆汁液的锤度、可发酵总糖含量的整合回归方程为Y=0.8969X-1.7576(R2=0.8237);天津盐碱地糖锤比低于北京,相关系数显著低于河北,故其回归方程Y=0.9343X-3.1726(R2=0.7015)只可供其它盐碱地区参考。锤度和糖锤比的相关系数显著低于总糖含量和糖锤比的相关系数,说明含糖量高,锤度也高,但锤度高,含糖量不一定高。该结果对于甜高粱育种和加工工艺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响应模式初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多样性及其对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响应。【方法】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对不同日期水体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所获信息与水文地球化学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通过各样品水体细菌类群的多样性指数计算和样品间相似性分析共同显示,乌鲁木齐10号泉不同日期水体细菌呈现随机性动态变化;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与H2S、CH4、F-三项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受多种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共同影响。【结论】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类群表现为随机性动态变化,且可对水文地球化学元素产生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山北坡垂直自然带土壤古菌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天山北坡垂直自然带土壤古菌多样性、优势种群及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对天山北坡垂直自然带(山地荒漠带(H1),山地草原带(H2),山地森林带(H3),亚高山草甸带(H4),高山草甸带(H5),冰雪带(H6))土壤古菌多样性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古菌多样性指数在山地森林带最低,高山草甸带和冰雪带最高;聚类分析表明,山地荒漠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和冰雪带聚为一类,山地草原带和山地森林带聚为一类;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香侬指数(Shannon index,H)和均匀度指数(Evenness,E)均与C/N,土壤湿度及海拔成正相关,与pH,土壤温度成负相关;T-RFs与pH,全氮,有效磷成正相关。【结论】天山北坡垂直自然带土壤古菌多样性丰富度较低,土壤pH、湿度、全氮及植被类型可能是影响其多样性的关键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