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北疆地区棉蚜对不同杀虫剂敏感度水平测定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北疆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度水平,科学指导北疆地区棉蚜的化学防治,利用FAO推荐的叶片浸渍法(1980)测定北疆地区4个棉蚜田间种群对4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新农大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水平最高,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新烟碱类>有机磷类>抗生素类>拟除虫菊酯类。安宁渠种群较石河子种群更为敏感。石河子垦区内的两个不同种群对菊酯类处于相对敏感状态;对有机磷类产生了明显抗药性,147团种群对辛硫磷的相对抗性倍数为951.8倍,新湖农场种群更达到了1236.9倍;147团种群和新湖种群对啶虫脒亦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34.4倍和270.0倍,但对吡虫啉的敏感度较高。石河子垦区应限制使用新烟碱类的啶虫脒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以减缓棉蚜抗性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喷钙对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增加果实的钙含量,调节P-Ca、K-Ca、N-Ca平衡,提高采后果实品质。方法:通过采前对库尔勒香梨喷施0.014%、0.017%、0.020%钙肥,研究采前喷施不同浓度液钙对香梨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的影响。结果:钙肥浓度越大,对抑制果实质量损失、保持果实硬度的作用越明显。结论:喷施0.020%的钙肥效果最好。喷施该浓度的钙肥还有利于果实保持总酸含量,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但0.020%的钙肥对抑制保鲜袋内CO2的释放效果较差。采前喷钙没有使采后果实中的Ca含量明显增加,有的处理甚至使果实中的Ca含量减少;采前喷施一定钙肥有助于增加果实的P、K、Ca营养元素含量,但不是钙肥浓度越高,喷施效果越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和生理效应的影响初报
《食品工业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0.10 mg/kg,0.20 mg/kg,0.30 mg/kg浓度1-MCP对香梨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结合保鲜袋和冷藏处理能够明显抑制果实质量损失,保持果实硬度,防止果实内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变化。其中,0.10 mg/kg 1-MCP结合MAP和冷藏处理能较好地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维生素C含量变化,防止褐变;0.20mg/kg 1-MCP结合保鲜袋和冷藏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质量。但1-MCP处理不能很好地控制保鲜袋内CO2的释放量,抑制微环境中果实的呼吸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引大豆种质资源在新疆生态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促进外引大豆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新疆大豆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数量性状多样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49份外引大豆种质资源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和2个籽粒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49份大豆种质资源主要来源于11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变异范围为12.48%~67.13%,其中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达60%以上;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低,为12.48%;基于10个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149份材料聚为2大类5亚类,聚类结果与材料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该批种质资源极大丰富了新疆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为新疆大豆育种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棉铃虫的抗虫性及对二种地老虎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转Bt Cry1A+CP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的抗性水平及对八字地老虎Amathes c-nigrum和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的影响,作者用转基因棉花和非转基因棉花叶片对棉铃虫、八字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幼虫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新疆南部第2代棉铃虫表现为中抗,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0.4%;棉花叶片在整个生育期均能表达Bt毒蛋白,整个生育期Bt毒蛋白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八字地老虎幼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可以引起幼虫大量死亡,对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虫发育迟缓,不能顺利化蛹;但对黄地老虎幼虫没有明显的影响,幼虫可以正常生长。
关键词: 抗棉铃虫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 棉铃虫 黄地老虎 八字地老虎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对甜高粱秸秆产量与含糖锤度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盐碱地对甜高粱含糖锤度及秸秆产量的影响,筛选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较高的耐盐甜高粱品种。【方法】以22个不同品种(系)甜高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正常田块(对照)和盐碱地种植,研究不同土壤对甜高粱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的影响。【结果】相同高粱品种在盐碱地的秸秆产量均低于对照,盐碱地秸秆产量较高的品种有"晋甜09-1"、"济甜杂1号"、"辽甜2号"等。同一高粱品种在不同土壤中的秸秆含糖锤度不同,盐碱地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303A/304"、"龙甜高粱-5"、"晋甜08-1"、"辽甜6号"、"新高粱3号",对照田块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L0204/LTR115"、"龙甜高粱-5"、"合甜"、"晋甜08-1"、"辽甜7号"。【结论】盐碱地对不同品种甜高粱的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有明显影响,鉴于各参试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未从中筛选出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高的甜高粱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动态及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原体的数量和密度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病害预测预报的重要依据。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有必要对其病菌的扩散动态进行研究,从而对病害进行预测。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霜霉菌孢子囊的时空扩散动态,并分析其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葡萄霜霉菌孢子囊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7月下旬到9月上旬为高峰期,随后进入消退期。其孢子囊通常在葡萄冠层以下分布较多,一天24 h内都可捕到孢子囊,但一般8:00左右和20:00左右捕捉量最多。孢子囊的扩散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在P<0.01水平下,霜霉病菌孢子囊扩散动态与5 d后病害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葡萄霜霉菌 葡萄霜霉病 孢子囊扩散动态 孢子捕捉 与病情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