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中国植保导刊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及诱导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诱导抗病性 诱导因子 诱导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进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资料的分析,认为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式主要有: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秸秆燃烧污染、养殖业污染及水土流失等。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了土地退化,在全世界不同程度退化的12亿hm2耕地中,约12%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是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污染源,导致美国40%的河流和湖泊水质不合格;是引起地表水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欧洲国家由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磷为地表水污染总负荷的24%-71%;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氮、磷富营养化也显著超过来自城市的生活点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提出目前比较好的防治措施有:最佳农田管理措施、植被过滤带和人工湿地。建议我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从政策和法律上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规范,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实行源头控制,并辅助以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现状 最佳管理措施 污染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柄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微波辅助提取香菇柄多糖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3min,提取2次。与常规回流提取工艺相比,提取时间缩短60倍,多糖提取率提高88.7%。红外光谱检测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常规回流提取法所得多糖(分别为MAE-P和CRE-P)的红外图谱图具有比较相似的特征;MAE-P对S180抑瘤率为35.63%,并且对脾淋巴细胞有极显著增殖作用,其活性与CRE-P相比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不仅促进香菇柄多糖的有效溶出,而且能够较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

关键词: 香菇柄 微波提取 多糖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液浓度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品种"春秋王"为材料,研究了在高垄覆膜滴灌条件下3个浓度水平的营养液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的黄瓜在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上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除了滴头间0~10 cm土壤深度的土壤EC值和滴头处0~10 cm土壤深度的土壤pH显著高于滴灌前外,其他区域的土壤EC值和pH与处理前相比均无显著增加。综合以上因素,处理A为黄瓜栽培的最适浓度。

关键词: 黄瓜 营养液 浓度 产量 品质 土壤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对鲜切生菜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5,45,55℃的热水分别处理鲜切生菜1,2,3 min,研究4℃、湿度85%~95%贮藏条件下11 d内,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对鲜切生菜呼吸速率、含水量、VC、叶绿素含量、褐变潜力、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热处理(除55℃2 min、3 min外)均能不同程度地延缓水分、VC、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抑制呼吸速率及PPO活性,维持较低的褐变潜力,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至贮藏期第11 d,55℃1 min热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呼吸速率仅为(CO2)270.43 mg/(kg.h),含水量仍高达96.77%;以鲜重计VC含量为5.81 mg/g,叶绿素含量为1.34 mg/g,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褐变潜力和PPO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0.098 UA/g和16.19 U/kg;感官品质仍有7.67分,具有良好的商品价值。45℃3 min和35℃3 min热处理对保持鲜切生菜的品质也具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次于55℃1 min;而55℃2 min、3 min热处理会对鲜切生菜造成伤害,加速腐败进程,不适于鲜切生菜保鲜,即以55℃1 min热处理鲜切生菜的生理品质及保鲜效果较好。

关键词: 鲜切生菜 热处理 生理生化 褐变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135菌丝生物量及其DNA含量标准曲线的构建

食用菌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构建了香菇135菌株(Lentinula edodes)菌丝生物量与其DNA含量的标准曲线。通过一系列的筛选工作,确定了标准菌丝的培养条件及DNA提取系统,得到了三个不同培养批次香菇135菌丝体构建的高重现性的关联标准曲线,它们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0.99),统计构建标准曲线的所有90个数据,测定的单点误差范围为0.05%~13.74%(<14%)。所得数据表明在操作范围内,菌丝生物量与DNA含量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每mg香菇135标准培养菌丝(干重)对应的DNA含量为6.1μg。

关键词: 香菇135 DNA提取 菌丝生物量 标准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花菜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花球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青花菜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花球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影响,分析了生长在2006—2008年3个不同栽培年度和2008年内3个不同栽培地点共5种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11个基因型青花菜花球的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基因型、栽培年份、栽培地点等环境因素对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影响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中,各参试材料间的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均存在差异。同年份不同地点硫苷含量的稳定性普遍较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稳定性高。在3年内5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地点、年份、基因型与地点互作、基因型与年份互作效应的变异来源分别占总变异的67.3%、0.8%、0.2%、3.8%和1.4%。基因型对青花菜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栽培地点的影响及与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均显著(P<0.05),而栽培年份的影响及其相关互作效应均不显著。研究结果为筛选稳定性好的高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材料来培育具保健功能的优质青花菜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青花菜 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 基因型 环境 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农作物品种资源综述

种子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资源。对上海市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第四次普查,发现并收集了上海市目前保存的大量优异地方农作物品种,概述了上海市大田作物类和蔬菜类的品种资源。

关键词: 上海 农作物 品种资源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茄子黄萎病及其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结合田间试验,研究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浓度0.05 mmol.L-1时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极显著抑制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作用增强。田间抗病试验也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茄子黄萎菌具有"低抑高促"的现象。与对照比较,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具有"低促高抑"的现象,最佳作用浓度为0.05 mmol.L-1。低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降低根系电导率,表现出化感促进作用。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黄萎病 化感作用 茄子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僵菌侵染光肩星天牛幼虫过程的透射电镜观察

林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并研究光肩星天牛幼虫感染绿僵菌后体壁和中肠发生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接菌后16h,寄主表皮层中观察到少量菌丝段,至24h菌丝已普遍侵入,芽管在穿透过程中表现了机械压力和酶活性。36~48h菌丝即可穿透体壁进入血腔。菌丝和菌丝段经血淋巴循环侵入各器官组织。48~72h,随着菌丝和菌丝段在肠壁细胞中迅速大量增殖,肠壁组织逐渐被破坏,中肠微绒毛脱落,肠壁细胞形成空泡,围食膜被分解消失,最终中肠组织崩溃、解体。

关键词: 绿僵菌 光肩星天牛 侵染过程 病理变化 透射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