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果蔗膜下水肥一体化微灌效益分析
《甘蔗糖业 》 2019
摘要:对果蔗膜下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进行效益分析,为提高果蔗生产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本地果蔗品种罗汉蔗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处理1:盖膜+水肥一体化微灌;处理2:盖膜+普通水肥灌溉;处理3:不盖膜+水肥一体化微灌)和1个对照(CK:不盖膜+普通水肥灌溉)对果蔗膜下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进行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3个处理的分蘖率、株高和有效茎相比对照差异较显著,而出苗率、茎径及含糖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总经济效益上,处理1>处理2>处理3>对照,其中处理1比对照高121.10%,处理2比对照高83.20%,处理3比对照高34.90%.因此,果蔗的最佳种植效益方案为处理1(盖膜+水肥一体化微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个高油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种(系)在滁州市的筛选试验
《农技服务 》 2019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滁州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2016年在滁州市农科所试验基地,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选送的13个高油黄籽双低新品种(系)进行了筛选试验,以当地主推品种秦优7号作对照。结果表明:13个高油黄籽双低新品种(系)的栽培表现不一,其中,以1528A×显R、1536A×显R、(2812×早821)A×显R 3个组合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43.02公斤/亩、228.32公斤/亩和228.13公斤/亩,比当地主推品种秦优7号增产8.92%、2.33%和2.25%,其余品种(系)的产量均低于对照,且3个组合的生长势强、一致性齐、抗倒性强,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有机农产品发展路径研究
《乡村科技 》 2019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有机农业逐步进入社会视野.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多发的背景下,有机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路径.基于此,本文以我国有机农产品为基础,阐述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优势,分析当前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氨基丁酸处理对火龙果采后病害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紫红龙红肉火龙果为试材,采用50、10、2 mmol/Lβ-氨基丁酸(β-aminobutyric acid,BABA)室温(25℃)浸泡15 min,测定果实自然发病率,失重率,硬度,细胞膜完整性,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的变化,研究3种浓度BABA对火龙果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及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浓度BABA处理效果各异,在贮藏末期,10 mmol/L BABA浸泡处理果实自然发病率为46.67%,较对照组降低30.00%,显著降低了(p<0.05)自然发病率,有效抑制了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失重率低于对照组10.76%;保持了细胞膜完整性,比对照组果实高35.56%;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比对照组果实高15.15%,但处理对果实硬度和花青素含量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采后处理 火龙果 采后病害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黔豆12的培育
《大豆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适宜贵州省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高产、广适大豆新品种,以本地不同生态区域的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作为亲本,按系谱选育法选育出高产、广适的春大豆新品种黔豆12。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3 073.20 kg·hm~(-2),蛋白质含量43.76%,脂肪含量19.2%。生育期114.2 d,株高50.5 cm,主茎节数12.9个,分枝数1.95个,单株荚数36.35个,单株粒数65.05粒,单株粒重13.95 g,百粒重24.05 g。紫花,灰毛,有限结荚,株系收敛,叶片椭圆,种皮黄色,种脐褐色。中抗大豆花叶病毒,适宜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苏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给紫苏材料创新及品质育种提供资源数据支撑.[方法]对国内外132份紫苏种质资源籽粒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及含水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132份紫苏籽粒的含油量、蛋白质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20.24%~53.71%、10.86%~27.60%和39.10%~73.06%.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酸成分中,α-亚麻酸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检测样本中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呈双峰分布;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呈正态分布.[结论]132份紫苏籽粒的含油量、蛋白质及脂肪酸组成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异范围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筛选到17份材料含油量超过50%,3份超过53%;10份材料蛋白质含量超过25%,2份超过27%;8份材料α-亚麻酸含量超过60%,2份超过70%,紫苏品质育种中可对这些材料加以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耦合对新银合欢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肥力利用能力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水肥条件协同作用对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肥力利用能力的影响,为新银合欢幼苗栽培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采用室内盆栽控制法培养新银合欢幼苗,设2个水分水平(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50 d)和4个施氮处理[不施氮对照(CK,N_0)、低氮(0.86 g/株,N_1处理)、中氮(1.72 g/株,N_2处理)和高氮(2.58 g/株,N_3处理)],系统测定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新银合欢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肥力利用效率。【结果】水分条件相同时,施氮均能使新银合欢幼苗总生物量及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增加,根占比下降;施肥量相同时,正常浇水可促进幼苗根系以上各形态指标上升,干旱胁迫时,N_3处理可提高幼苗单株总生物量及各营养器官生物量。干旱胁迫下适量增施氮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POD和CAT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种酶的协同作用可降低幼苗体内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水肥胁迫对幼苗的伤害。从整个植株氮和磷浓度分布看,全氮含量为叶>茎>根;全磷含量为根>茎>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幼苗的氮和磷运转效率及氮素利用率均以N_2处理最高。【结论】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增施氮肥可提高新银合欢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对氮和磷的吸收能力;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中等浓度氮(1.72 g/株)可有效诱导新银合欢幼苗抗氧化保护酶系统活性增强,从而增强其抗旱性,延缓叶片衰老,同时可显著增加幼苗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氮素的转运及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