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食源性Fe2+/Fe3+结合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铁离子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当体内缺乏铁离子时易导致许多营养缺乏症.Fe2+/Fe3+结合活性肽是一种具有结合Fe2+/Fe3+能力,并可与之形成可溶性结合物的肽类物质,其在生物体内可促进铁离子的吸收.本文从Fe2+/Fe3+结合活性肽的食物来源、制备、分离纯化、结构特征以及肽-Fe2+/3+结合物的形成、结合位点、促Fe2+/Fe3+吸收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Fe2+/Fe3+结合活性肽的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Fe2+/Fe3+结合活性肽 肽-Fe2+/3+结合物 结构特征 生物活性 吸收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养殖废水快速降解研究取得新进展

水产科技情报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水产养殖中过量的杀菌剂和抗生素等危害物长期积累会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由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如过滤法、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处理时间长(60min以上)、效果差(效率在50%以下),因此,开发新的高效降解方法意义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低氧胁迫及营养调控和应对研究进展

海洋渔业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是影响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鱼类具有一定的适应溶解氧波动的能力,但长期的低氧胁迫则会导致鱼类生理状态和器官形态结构变化,给鱼类造成损伤甚至死亡.低氧胁迫已成为鱼类主要的环境胁迫因素之一:养殖水体低氧是影响养殖生产品质安全的重要因素;近海海域水环境的低氧是阻碍水生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此外,鱼类长距离保活运输过程中也经常会面临低氧胁迫.分别从低氧胁迫对鱼类行为、生长、繁育和生理影响以及基因表达调控对低氧胁迫的响应(低氧响应的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目前应对鱼类低氧胁迫的营养调控方案,以期为鱼类低氧胁迫相关研究和探究有效的应激解决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类 低氧胁迫 营养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氏沼虾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前景分析

科学养鱼 202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纵摇运动下船载养殖水体流场特性数值分析

船舶工程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型游弋式养殖工船可为深蓝渔业提供新的养殖手段.文章基于STAR-CCM数值计算软件研究了纵摇运动下养殖液舱内的流场特性和壁面压力,建立了养殖液舱内适渔性的评估方法.典型海况中船舶纵摇运动对养殖液舱中流场的影响表明:当养殖液舱纵摇频率一定时,液舱内流速及壁面压力随纵摇幅值增大而增大;当养殖液舱纵摇与养殖水体发生共振时,液舱内流速及壁面压力急剧增大,对养殖对象安全及结构强度均有极大的不利影响.对于海上养殖工船的养殖安全运行,选择风浪流条件合适的渔场,结合船体耐波性研究,优化船体型线,调节养殖舱水体固有频率,避开共振运动,是养殖工船适渔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 养殖舱 纵摇 流速 壁面压力 共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水平对东方高原鳅生长性能的影响

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东方高原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量为(18.36±0.91)g健康鱼54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并分别放入18个水族缸中,分别投喂蛋白质水平为20%、25%、30%、35%、40%和45%的饲料,日饱食投喂3次,整个试验持续60 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东方高原鳅摄食率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得出,东方高原鳅最佳摄食率的饲料蛋白水平为40.77%.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基于折线的模拟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分别高于32.48%和33.64%后,东方高原鳅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不再显著升高.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东方高原鳅氮摄入量和绝对氮摄入量均逐渐增加;蛋白质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二次曲线拟合最高值时,蛋白水平为27.17%.饵料系数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基于折线模拟最低饲料系数时,蛋白水平为29.37%.各试验组成活率、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摄食率、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东方高原鳅适宜蛋白需求为27.17% ~33.64%.试验结果将为东方高原鳅优化人工配合饲料的科学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东方高原鳅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饲料利用率 形体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冷黄杆菌及细菌性冷水病的研究进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是细菌性冷水病(Bacterial cold water disease,BCWD)或虹鳟鱼苗综合征(Rainbow trout fry syndrome, RTFS)的病原,主要感染鲑科鱼类幼鱼并可导致较高的死亡率,该菌地理分布广泛,亦可感染非鲑科鱼类并造成疾病.BCWD又称低温病,通常在3~15℃时发生流行,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尾柄部腐蚀、皮肤溃疡、鳃苍白、脾肿大、腹水和螺旋式游泳行为等.目前,对嗜冷黄杆菌及BCW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多样性、耐药性、致病性和免疫防控等方面,而关于嗜冷黄杆菌的致病机制仍不够清晰.本文综述了嗜冷黄杆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以及BCWD的流行病学和防控技术,以期为BCWD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嗜冷黄杆菌 细菌性冷水病 致病性 流行病学 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凯湖大银鱼个体繁殖力研究

湿地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性腺为Ⅳ期~Ⅴ期的雌性大银鱼110尾为样品,采用常规方法,研究兴凯湖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个体繁殖力,以期为大银鱼移植增殖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兴凯湖大银鱼个体绝对繁殖力为1 517.16~39 787.79粒;体长相对繁殖力为15.98~221.17粒/m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455.54~1 351.49粒/g;个体绝对繁殖力、体长相对繁殖力分别与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卵巢质量、性成熟系数呈幂函数关系,与肥满度呈线性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分别与性成熟系数、卵巢质量呈线性函数、对数函数关系;个体绝对繁殖力、体长相对繁殖力、体质量相对繁殖力都分别与性成熟系数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利用性成熟系数、卵巢质量与个体绝对繁殖力之间的关系,预测兴凯湖大银鱼种群的繁殖能力;依据卵径数量分布推测,兴凯湖大银鱼为一次性产卵鱼类.

关键词: 大银鱼 个体繁殖力 生物学指标 卵径 兴凯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环湖两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水生态学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开展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和环境因子等调查,评价鱼类饵料生物资源和水生态现状,为连环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连环湖阿木塔与牙门喜湖区共设置8个采样点,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75种,其中原生动物20种、轮虫21种、枝角类15种、桡足类19种;优势种16种,其中原生动物12种、轮虫和枝角类各1种、桡足类2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小型化.浮游动物年均丰度为1 060个/L,年均生物量为2.93 mg/L,夏季平均丰度与生物量最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09、0.36和1.56,多样性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各样点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水温和DO是影响连环湖两湖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子,pH是影响浮游动物种类、丰度的重要正相关因子,透明度为负相关因子.冗余分析(RDA)显示,TN、TLI和叶绿素a也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水体理化指标和多样性指数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连环湖阿木塔与牙门喜湖区水质状况整体为α-中污型、轻度富营养水平.

关键词: 连环湖 浮游动物 相关性分析 RDA分析 水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蟹对As和Cd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

生态毒理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对砷(As)和镉(Cd)的富集和释放特性,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模拟了拟穴青蟹对As和Cd的生物富集实验数据,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拟穴青蟹肌肉、肝胰腺和蟹腮对As和Cd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学半衰期(T1/2)以及富集平衡时生物体内As和Cd浓度(cAmax)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s和Cd在组织器官中的BCF范围分别为46.61~158.3和9.241~2886,T1/2范围分别为7.416~14.61 d和6.630~19.19 d.实验模型拟合度较好,输出值和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拟合方程和参数可信.研究表明,拟穴青蟹肌肉、肝胰腺和蟹腮中As和Cd的浓度与暴露浓度总体呈现正相关性,表现出肝胰腺>蟹腮>肌肉的分布规律;拟穴青蟹对Cd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As.拟穴青蟹在不同暴露浓度下对As和Cd的生物富集过程符合双箱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富集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