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鲈垂体和下丘脑中生物钟基因在3种光周期下的表达节律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中国重要的水产养殖鱼类,其繁殖活动受光周期调控.文章研究了3种光周期[光(L)暗(D)比分别为16L∶8D、12L∶12D和8L∶16D]条件下,7个重要生物钟基因(Bmal2、Npas4、Per2、Cry1、Cry1a、Cry2及Timeless)在花鲈垂体和下丘脑中的昼夜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在12L∶12D条件下垂体中Per2、Cry1、Cry2、Cry1a、Timeless表现出昼夜节律性,下丘脑中Per2、Cry2、Cry1、Timeless表现出昼夜节律性,相同基因在垂体和下丘脑两种组织中的昼夜节律不同,长光照或短光照会改变昼夜节律的震荡强弱,也会改变峰值相位,部分基因在长光照或短光照下会出现失去昼夜节律性的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达氏鳇(Huso dauricus)生长激素基因挖掘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掌握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在达氏鳇繁育、生长发育、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能相关性等方面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RACE扩增的方法获得了达氏鳇G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掌握达氏鳇GH基因序列的组成结构特点并对GH蛋白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显示达氏鳇GH基因cDNA全长序列1 016 bp 5’非翻译区(5’-UTR)为125 bp,3’非翻译区(3’-UTR)为312 bp,包含30 bp的polyA尾巴,两个"AATAAA"加尾信号分别位于PloyA上游227 bp和19 bp处。利用推测的GH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物种内的同源性比对分析达氏鳇与俄罗斯鲟的相似度最高,为97.94%;不同物种间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达氏鳇与人、其他哺乳动物等聚为一大支,与施氏鲟聚一小支。达氏鳇GH蛋白的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显示:GH蛋白是由214个氨基酸组成含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的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外,等电点为5.44,蛋白质二级结构中以α-螺旋和无规则蜷曲为主要元件,GH蛋白质含有15个丝氨酸(Ser)磷酸化位点,4个苏氨酸(Thr)磷酸化位点3个酪氨酸(Tyr)磷酸化位点。本研究对达氏鳇生长基因GH进行了克隆,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进化、蛋白理化性质、蛋白跨膜、蛋白亚细胞定位等研究,为今后深入了解GH基因在达氏鳇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Georgi) 生长激素基因 基因挖掘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箱养殖平台自动投饲系统设计与试验分析
《渔业现代化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网箱养殖是中国渔业养殖中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网箱养殖大型化、规模化发展需求,基于正压气力输送技术设计了网箱养殖远程自动投饲系统.系统以浮式养殖管理平台为载体,由供料装置、饲料输送和投喂装置以及自动控制装置等组成.重点介绍了投饲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投饲系统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设计.控制部分以PLC为控制核心,根据输送压力变频控制螺旋输料机下料量,自动化集中控制.开展了系统性能试验,对粒径分别为6 mm、8 mm、10 mm的饲料投饲量和破碎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显示,最小投饲量平均为523.2 kg/h,符合设计要求,最大破碎率为1.12%,在相同输送距离条件下,粒径越大,投饲效率越低,破碎率越大.研究表明,通过投饲系统与养殖管理平台功能集成,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动投饲系统适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渔业科学进展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主要衣壳蛋白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DIV1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方法,并以pMD18-DIV1质粒标准品为模板对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检测特异性等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此方法最适反应温度为64.4℃,优化后的25μl反应体系中包含2.5μl 10*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buffer、4.0 mmol/L Mg2+、1.2 mmol/L dNTPs、6.4 U Bst 2.0 WarmStart? DNA聚合酶、0.8μmol/L EvaGreen?和4.4μl ddH2O.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下限为3.54*102拷贝/反应;与虾肝肠胞虫(EHP)、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对虾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HHNV)、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和黄头病毒(YHV)等主要虾类病原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GeneFinder?替换EvaGreen?并将其预置于反应管内,结合上述扩增方法可实现对DIV1的现场快速高灵敏检测.本研究建立的DIV1-LAMP实时荧光定量和现场检测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和快速等特点,为近几年新发虾类病原DIV1的定性、定量以及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有利于对虾养殖业中开展DIV1的监测、预警和防控.
关键词: 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 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末次冰消期(1.9万年)以来冲绳海槽中部黏土矿物来源及其环境响应
《中国地质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采自冲绳海槽中部的CS2站柱状沉积物黏土矿物和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末次冰消期以来冲绳海槽中部黏土矿物的物质来源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显示,CS2站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含量较少.根据黏土矿物分布趋势变化,CS2站柱状沉积物可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19~12 ka BP)和阶段Ⅱ(12~8 ka BP)期间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台湾和黄河物质也有一定影响,其物质来源主要受海平面升降的控制;阶段Ⅲ(8~0 ka BP)主要来源于长江和台湾,黄河贡献有限,主要受黑潮演化的影响.CS2站(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比值可以作为东亚季风演化的矿物学指标,指标变化显示出东亚冬季风强度相对夏季风的强度在16.4~14.8 ka BP和12.8~11.6 ka BP期间有两次显著的加强,指示当时气候相对寒冷干燥,结果可以与格陵兰冰心δ18O和三宝洞δ18O记录等很好对比.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1.9万年 黏土矿物 物质来源 古环境 地质调查工程 冲绳海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朗错秋季裸鲤属营养生态位及种间食物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藏朗错海拔4300 m,是典型的高原湖泊之一。湖内具有兰格湖裸鲤和拉孜裸鲤共存的现象。本研究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8年秋季兰格湖裸鲤和拉孜裸鲤的食物组成和营养生态位,探讨了两种裸鲤的种间食物关系,包括饵料相似性和重叠系数。结果表明:兰格湖裸鲤主要摄食蜉蝣类幼虫、摇蚊类幼虫、着生藻类、钩虾类和浮游生物;拉孜裸鲤主要摄食蜉蝣类幼虫、着生藻类、摇蚊类幼虫、钩虾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两种裸鲤的营养生态位存在重叠,兰格湖裸鲤的δ13C值变幅(CR=1.60)、δ15N值变幅(NR=1.89)和凸多边形,总面积(TA=1.80)均小于拉孜裸鲤,差值分别为0.09、0.57和1.29。两种裸鲤的饵料相似性系数(94.2%)和重叠系数(91.5%)均较高,表明秋季西藏朗错两种裸鲤可能存在激烈的种间食物竞争关系。
关键词: 高原湖泊 兰格湖裸鲤 拉孜裸鲤 食物组成 食物重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养殖黄斑篮子鱼初次性成熟性腺发育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池养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初次性成熟的性腺发育及季节性变化,可为其全人工繁殖提供基础数据.2019年1—7月,每月取1+龄黄斑篮子鱼进行解剖取性腺切片,计算性腺成熟系数(GSI)和肝体指数(HSI).结果显示,实验期间性腺发育可分为Ⅱ、Ⅲ、Ⅳ、Ⅴ、Ⅵ5个时期,未发现Ⅰ期性腺.1月全部为Ⅱ期;2月卵巢仍为Ⅱ期,部分精巢达Ⅲ期;3月卵巢约一半发育至Ⅲ期,个别Ⅳ期,精巢主要为Ⅳ期,部分Ⅴ期,能挤出精液;4月GSI最大,精巢基本都为Ⅴ期,卵巢少部分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停留在Ⅲ、Ⅳ期,少量为Ⅱ期;5月繁殖个体性腺短暂进入Ⅵ期后迅速退化,未成熟个体性腺停止发育并退化;6月性腺退化至Ⅱ期;7月保持Ⅱ期,GSI进一步降低.池养黄斑篮子鱼初次性成熟雌性GSI为1.74‰~133.44‰,雄性GSI为1.06‰~138.51‰,均在3—5月出现一次高峰,HSI与GSI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提前1个月左右达到峰值.黄斑篮子鱼卵巢发育是完全同步型,为一次产卵鱼类,繁殖期为3月底至5月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安庆段)刀鲚资源现状
《中国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安庆段(简称"保护区")位于刀鲚洄游区间的上段,生态环境优良,为掌握其刀鲚资源现状,于2018年4-7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刀鲚资源密度分别为(0.09±0.07)尾/(10~4 m~3)和(4.46±3.43) g/(10~4 m~3);刀鲚体长优势组为250~300 mm,体重优势组为<50 g.整体上,保护区刀鲚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刀鲚小型化趋势明显.刀鲚洄游的时间特征显示,长江安庆段刀鲚主要洄游期为4月初至7月,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洄游后期刀鲚规格有增大趋势.空间上,刀鲚资源密度表现为保护区核心区高于实验区.此外,刀鲚性别和性腺发育情况抽样结果显示,整体上刀鲚雌雄比为1.02∶1,但时间上雌雄比变幅较大,早期雄性个体较多,后期雌性个体较多,雌雄性腺主要发育期均为Ⅲ期, 6月开始出现发育至Ⅴ期的个体;此外本研究捕获到摄食刀鲚,其数量占比为6.38%.本研究积累了长江禁捕前保护区刀鲚资源的系统数据,旨为后期刀鲚资源恢复评估和保护区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刀鲚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资源现状 时空特征 长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叶绿素a时空分布的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评估
《渔业科学进展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7年7月~2019年4月期间,本研究采用大面观测、现场模拟实验与生长情况跟踪相结合的手段,基于Dame指标和Herman模型估算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养殖容量.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胶州湾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为2.09~4.28mg/m~3,均值为3.07mg/m~3;不同规格(壳长2.29~3.59 cm)的菲律宾蛤仔单位个体的平均滤水率为0.45 L/(h·ind.),单位重量菲律宾蛤仔的平均滤水率为2.52 L/(g·h);菲律宾蛤仔1龄、2龄和3龄的平均干重分别为0.18、0.30和0.42 g;胶州湾的水团停留时间为52 d,初级生产时间为1.58 d,贝类滤水时间为2.09 d;1龄、2龄和3龄蛤仔的养殖容量分别为637、378和272 ind./m~2.目前,菲律宾蛤仔养殖量已超过养殖容量,建议若以2龄蛤为采捕对象,适宜的播苗密度为582 ind./m~2;若以3龄蛤为采捕对象,适宜的播苗密度为789 ind./m~2.本研究结果可为保障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Dame指标 Herman模型 养殖容量 胶州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拥有丰富的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及低值的鱼、虾、贝、藻等水产资源,其中含有的蛋白是制备生物活性肽的重要原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酶解制备、分离纯化和质谱鉴定方法等研究进展,对抗氧化肽、抗菌肽、降血压肽、抗癌/抗肿瘤肽、免疫调节肽及矿物离子结合活性肽等不同生物活性肽进行了功能分类,分析了肽链的结构特征(肽的分子量大小、氨基酸组成),并阐述了不同生物活性肽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应用前景及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