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产量性状及增产潜力分析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3~2007年黔油17号不育系母本98-116A与父本恢复系ZW004间的单株成对杂交组合在遵义三合的田间鉴定结果以及近年来在贵州各点的试验示范结果,对黔油17号的产量性状和最大增产潜力进行分析评价。黔油17号的单株成对杂交的鉴定组合都具有206.77~387.50kg/667m2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水平,所有鉴定组合的平均产量达到281.89kg/667m2。近年来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主要产区试验示范的产量水平在216.21~326.81kg/667m2之间,因此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生产上具有达到300kg/667m2以上的生产潜力。


甘蓝新品种黔甘3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黔甘3号系结合贵州甘蓝育种和生产实际,利用g47-4-3-7和a2-13-32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杂交新组合。1995~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比对照京丰1号增产4.8%,平均未熟抽薹率比对照降低44.4%。1997~2000年在贵阳、遵义等县(市)进行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京丰1号"熟期提早5~13 d,每667m2平均增产11.1%,未熟抽薹率降低40%以上;结球紧实,经济性状优良,适宜在贵州的中、高海拔及其他省份相似地区栽培。


杜鹃兰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中药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杜鹃兰的种子和假鳞茎作外植体均诱导获得原球茎及再生植株。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以B5+2%白糖+0.1%活性炭较好,增殖系数可达6~10倍;在原球茎继代增殖时分化出完整植株;移栽到全蛭石基质上,成活率可达到96.67%。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收集品的保存现状与展望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贵州省复杂的自然生态孕育了类型多样的稻种资源,是我国拥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地区之一。现保存贵州本土和国内外引进稻种资源收集品9 000余份。其中包括一批已经完成鉴定评价的抗生物逆境(抗病、抗虫等)、抗非生物逆境(耐冷、抗旱等)和优质等特性的优异种质,成为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种质创新和其他稻作研究的重要基因资源。文章概述了以种质资源库保存与异生境繁育保存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国家和地方两级联动途径开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与保护工作。并围绕贵州稻种资源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马铃薯新品种威芋4号的选育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威芋4号原名克选10号,是威宁县农科所从黑龙江克山农科所引入的"克疫"品种实生籽后代,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好、食味佳、淀粉含量高、用途广等优点,集食、饲、加工等兼用。2004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37.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0.13%;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25.6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7.4%;两年平均产量2131.6kg/667m2,比对照增产18.9%,17个试点16增1减,增产点次达94.1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4.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3.2%,该品种适宜在海拔800~2500m地区种植。200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薯20060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