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寒地高效循环经济型农业科技技术模式探讨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既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在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秸秆资源和畜牧业的废弃物,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建立以沼气工程和生物有机肥生产为纽带,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生态链,循环配套式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的再利用、再循环、再增值,逐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美山杨杂种嫩枝微扦插生根相关氧化酶活性变化及繁殖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外源激素种类(NAA、IBA、IAA)、激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tremuloides)嫩枝微扦插繁殖技术,以及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激素种类对扦插生根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激素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外源激素种类、激素质量浓度间生根率差异显著。所有处理中,NAA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1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到76%。欧美山杨杂种嫩枝微扦插生根过程可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生根诱导期和表达期3个阶段。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不定根诱导期呈上升趋势,在生根表达期下降;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不定根诱导期上升,在生根表达期保持较高活性,而在根生长后期下降;PPO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和不定根诱导期上升,在表达期下降。
关键词: 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tremula×P.tremuloides) 微扦插 繁殖技术 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粒春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有效性验证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能鉴定红粒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标记及抗穗发芽的种质材料,检测了67份红粒春小麦品种(系)的发芽指数,并利用4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标记(Vp1B3、Xgwm155、Xwmc468和Xg-wm397)对这67份品种(系)进行了PCR扩增,分析了扩增片段与发芽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7个红粒春小麦品种(系)中,12份材料的发芽指数小于0.001,42份材料的发芽指数介于0.001~0.005,13份材料的发芽指数大于0.005。在4个分子标记中,STMS标记Xwmc468与穗发芽相关,而另外三个标记即STS标记Vp1B3、STMS标记Xgwm397及SSR标记Xgwm155与穗发芽抗性不相关。在发芽指数小于0.001的12份材料中有8份材料经标记Xwmc468鉴定为抗穗发芽基因型。
不同基因型大豆糖分积累规律的研究——(Ⅱ)蔗糖含量积累规律研究
《作物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运用框栽的方法,研究了大豆蔗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豆植株营养器官中蔗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开花期;荚果中的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叶部和根中的蔗糖含量较高,是合成和贮藏蔗糖的主要部位;茎部蔗糖含量处于最低水平,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蔗糖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绥农14叶片和叶柄的蔗糖积累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5**),丰收10和秣食豆叶片和叶柄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54*,r=0.823*),绥农14和龙选1号叶片和茎的蔗糖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r值分别为0.724、0.79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诱导下Y-box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冷诱导下Y-box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试验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将所得民猪的Y-box结合蛋白表达结果与长白猪的Y-box结合蛋白表达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处理13 d后,民猪的Y-box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常温组相比显著下降,而长白猪的Y-box结合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 冷诱导 Y-box结合蛋白 民猪 长白猪 Real-time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心土培肥改良白浆土的研究Ⅱ心土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及磷、钙培肥心土的效果
《土壤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心土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和P、Ca培肥心土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心土层对作物产量贡献和白浆土心土培肥的机理。结果表明:良好的心土层对作物产量影响十分明显。黑土厚度从20 cm增加到60cm,大豆增产40.4%;不同土层位置对大豆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0~40 cm土层10%以上,40~50 cm土层为4.57%;50 cm以下土层为1%。磷培肥后心土层吸附磷的能力降低、解吸率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提高;钙培肥后心土层土壤电导率和pH提高,但使土壤中磷的有效性降低;磷培肥后磷在土壤中主要转化为Ca2-P、Ca8-P、Al-P和Ca10-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早春大棚茄子嫁接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保护地蔬菜的面积在不断扩大,作为黑龙江省四大夏菜之一的茄子,其保护地的栽培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远落后于黄瓜和番茄,原因是该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ILLING技术在作物突变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TILLING)技术将化学诱变与高通量突变检测技术相结合,可高效、快速地从突变群体中鉴定出目标基因突变位点。本文在概述TILLING技术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突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TILLING分析群体构建与突变位点检测方法的技术改进与发展,探讨了TILLING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前景。
大豆芽期耐盐和耐低温位点的遗传重叠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大豆回交导入系为材料定位芽期耐盐性QTL和耐低温QTL位点,并对芽期耐盐和耐低温的QTL位点进行遗传重叠分析。这些重叠QTL的辅助选择可用于培育芽期耐盐且耐低温的大豆品种,提高大豆抗逆育种效率。【方法】将Harosoy导入到以红丰11为背景的回交导入系中,对BC2F4世代进行大豆芽期耐盐性和耐低温筛选,获得的超亲导入系用卡方检测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定位QTL。【结果】芽期耐盐性筛选获得48个耐盐选择导入系,采用单项方差分析和卡方检测共定位了22个控制芽期耐盐QTL。芽期耐低温筛选获得40个耐低温选择导入系,采用2种遗传分析方法共定位到15个控制芽期耐低温QTL。分布于A1、B2、C2、E、J和O连锁群上的7个位点(Sat_271、Satt556、Satt726、Satt640、Satt411、Satt529和Sat_108)是大豆芽期盐胁迫和低温条件下共同检测到的。【结论】从整体上,31.81%大豆芽期耐盐性和耐低温位点存在遗传重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大豆植株果糖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实验采用框栽试验的方式,选用3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小金黄、丰收10、龙选1号,对其各生育时期的植株果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器官中果糖含量的变化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但相同器官的果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不同品种大豆荚果中果糖的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营养器官的果糖的最大含量值出现在结荚期;3个品种的叶柄的果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