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鲜食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鲜食玉米愈发受到人们的欢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相应的鲜食玉米秸秆产量也不断增加。针对鲜食玉米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秸秆粉碎长度较大、还田效果较差、田间分解速度较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鲜食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装置,装置由刀轴、刀盘和刀片组成。通过刀片对秸秆粉碎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影响其作业效果的因素。对主要因素参数进行设计,并建立粉碎装置-秸秆离散元模型,将设计的秸秆粉碎装置与现有的秸秆粉碎装置进行不同转速下的离散元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秸秆粉碎装置的破碎效果均优于现有的秸秆粉碎装置。将设计的秸秆粉碎装置以800、950、1 100 r/min的转速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3种转速下,粉碎后的秸秆长度在0~100 mm之间的占比分别为94.6%、95.4%和95.9%,秸秆主要长度区间均为50~70 mm,满足秸秆还田作业标准。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收获机 秸秆粉碎装置 离散元 秸秆含水率


2BXZ-4型自走式小区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我国小区育种试验播种作业中存在人工消耗大、劳动强度高、播种质量差、作业效率低、种间易混杂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小区播种区间高速切换、种间无混杂、全自动供种、高净度清种和高精度播种的2BXZ-4型自走式玉米大豆通用小区精量播种机。采用双排种组件镜像集成结合电机直驱控制的型式,利用径向槽片与螺旋槽片组合吸种结构,以及振动充种和负压清种技术;将步进电机直线滑台推送技术、激光反射种盒定位技术和空盒推落气动控制技术应用在叠放式预分配种盒全自动推送投种装置上,提高投种精度和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辅助人工;利用液压油缸活塞上下供油腔横截面积差配合专用液压油路结合可控气动镇压装置,使得播种单体作业时对地产生恒定压力,播种深度一致性显著提高。田间试验和性能测试表明:该小区播种作业最大速度为3.6 km/h,播深一致性大于95%,粒距合格指数大于96%,混杂率低于0.2%,整机可实现自动化供种、排种、清种,有效提高了播种精度和排种均匀性,降低了混杂率,满足玉米、大豆两种作物小区播种的作业要求。


奶牛个体精准饲喂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提高奶牛个体产奶量、降低生产成本,设计了一种集奶牛个体自动识别、采食量自动监测、控制奶牛进食权限、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于一体的奶牛个体精准饲喂装置。装置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识别奶牛身份,对射探测器判定奶牛个体位置,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饲喂槽内饲料质量变化,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个体奶牛日粮采食量实现奶牛个体采食量的自动计量和差异化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个体识别率为100%,对射探测器的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8%,饲喂闸门开启响应时间不大于2.5 s,个体奶牛采食量测量误差为8.6%,较好地实现了奶牛个体采食量、采食次数、采食行为的在线、实时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装置可作为奶牛个体精细化饲养、新饲料配方和养殖模式创新等相关研究的试验平台。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控释尿素(CRU)、普通尿素施用方式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一次性基施条件下,与普通尿素(BU)处理相比,CRU60(控释期60 d)和CRU90(控释期90 d)处理水稻有效分蘖数和穗数差异不显著,千粒重显著增加,其中CRU90处理显著增加实粒数,平均增产6.4%,氮肥利用率提高7.5个百分点,CRU60处理水稻穗粒数、产量、氮肥利用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水平;与普通尿素一基两追(CF)相比,CRU60和CRU90处理千粒重显著增加,其中CRU60处理显著降低穗实粒数,平均减产10.6%,氮肥利用率降低7.4个百分点;而CRU90处理水稻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产量、氮肥利用率与CF差异不显著。可见,在黑龙江省第一和第二积温带水稻生产中,与普通尿素相比,采用控释尿素有利于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在没有侧深施肥的前提下,实施简化施肥应优先选择控释期较长(90 d)的控释尿素。


玉米秸秆打捆机输送装置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改善玉米秸秆打捆机输送装置功率过大、影响机械性能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玉米秸秆打捆机的螺旋输送装置。通过对关键部件的设计、EDEM软件模型仿真和田间试验,以玉米秸秆捡拾后输送装置的去土率和打捆机驱动功率为试验指标,得到输送装置最优参数,即螺旋轴转速1 416 r/min、绞龙螺距227.5 mm、喂入量8.94 kg。该装置可提升玉米秸秆打捆机的机械性能,为适合于纤维物料的螺旋输送装置提供了数据支撑。


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草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自拟复方中草药对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选用食药同源真菌糙皮侧耳菌(Pleurotus ostreatus)HXS-M1发酵复方中草药,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牛津杯法测定复方中草药发酵前后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发酵前后中草药总多糖、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发酵后总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分别比发酵前中草药提高350.63%和95.65%,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比发酵前中草药降低79.63%和84.08%;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较非发酵中草药分别增加了4.54、4.08、5.33 mm,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所述,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中草药能够促进活性成分的释放和生物转化,提高抑菌活性,增强应用效果,为研发高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2022-2023年以农庆豆28为材料,在连作5年大豆的试验地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大豆分枝期喷施缩节胺、烯效唑、矮壮素、玉黄金、吨田宝、壳聚糖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不同调节剂对连作大豆生理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等4种调节剂显著增加产量,两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5.55%~10.3%和1.95%~11.59%,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聚糖>烯效唑>玉黄金>吨田宝。此外,吨田宝、玉黄金、烯效唑、壳聚糖4种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增加了大豆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降低了株高,增加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连作大豆 农艺性状 生理性状 产量


鲜食玉米收获机果穗箱盖设计
《农机化研究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鲜食玉米收获作业初期,玉米直接砸在果穗箱底部将产生严重机械损伤,为减小此阶段的损伤,设计了一款减损果穗箱盖。该箱盖主要由减损板、四杆驱动机构、缓冲弹簧组成,可降低鲜食玉米落至箱底前的速度,从而减少其跌落损伤,实现减损目的。通过对鲜食玉米收获机无盖作业时单个玉米的动能分析,得到单个玉米最小损伤变形能。设计果穗箱盖四杆动力机构,使其满足作业效果;对缓冲弹簧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缓冲弹簧的最大载荷,以此确定缓冲弹簧参数。分析有盖作业时鲜食玉米下落碰撞运动,计算得到鲜食玉米接触箱底时的理论变形能,此时的变形能远小于无盖作业,证明了鲜食玉米收获过程中有盖作业减损的可能性。对设计的鲜食玉米果穗箱盖进行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果穗箱盖对收获初期鲜食玉米有明显保护作用,通过对果穗箱底进行分区采样,发现箱底中间位置损伤程度低于边缘位置,满足预期果穗箱盖减损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