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牛粪、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中铜锌铅镉形态的影响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降低牛粪有机肥、秸秆在还田利用过程中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试验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配施处理对土壤中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分配率、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适量的牛粪和秸秆与化肥配施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同时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不同处理土壤的pH、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较施用化肥处理分别最高提升了12.15%、13.25%和7.84%。土壤中铜、锌因配施而活化,表现在弱酸提取态分配率的上升和残渣态分配率的下降,土壤中铅、镉因配施而钝化。理化性质的改变对土壤重金属形态有一定影响。铜的形态变化主要受有机质含量影响,而锌、镉的弱酸提取态和残渣态分配率主要受pH影响,可氧化态锌分配率与有机质显著正相关(P<0.05),残渣态铅的分配率与阳离子交换量相关性极显著(P<0.01)。说明牛粪有机肥、秸秆与化肥配施可以通过调控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

关键词: 牛粪 秸秆 配施 土壤重金属 赋存形态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年限寒地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养分关联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龙丰苹果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3、5、8、12年的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养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明确不同种植年限对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苹果根际土壤pH值及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含量逐渐降低,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逐渐升高;种植8年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而真菌丰富度增加,多样性降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聚类分析表明,种植12年和空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与3、5、8年存在显著差异,细菌3、5年聚类,真菌3、5、8年聚类;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土壤微生物属水平上物种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长期连续种植后,部分有益菌和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均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pH值及有机质、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显著相关,但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养分含量并无显著相关性,细菌和真菌多数属水平物种均与pH值及有机质、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等养分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种植龙丰苹果树改变了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且随种植年限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产生差异,根际土壤微生物受有机质、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等养分含量和pH值的影响。

关键词: 寒地 苹果树 根际土壤微生物 养分含量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动物医学进展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某猪场育肥猪发生的疑似猪肺疫病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无菌采集病死猪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以不同培养基培养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采用微量生化试管培养法对其进行生化试验,采用16S rRNA测序和kmtⅠ基因鉴定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以多重PCR对其进行荚膜血清分型,通过K-B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同时检测其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并进行分离菌的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致病菌为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血平板上长成淡灰白色、圆形、光滑湿润的凸起菌落,在马丁肉汤琼脂培养基上呈圆润微凸起、白色半透明的菌落;生化特性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分离菌不仅携带oma87、plpB、ompA等13种高检出率毒力基因,还携带猪源A型该菌较少检出的pfhA、hsf-1、hgbA和pmHAS毒力基因;分离菌对四环素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等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恩诺沙星等7种药物耐药;其携带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C)和氨基糖胺类耐药基因(strA、strB、aacA4和aadB);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研究结果为养殖业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病原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lncRNA5791的表达模式及互作蛋白质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冷刺激下lncRNA5791的应答模式,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核质分离技术、RNA沉降(Pull down)技术全面分析lncRNA5791生物功能。结果表明,lncRNA5791在冷刺激处理的民猪背部脂肪和腹股沟脂肪中相对表达量较高,在臀部脂肪中相对表达量较低。冷刺激处理后猪不同部位脂肪中lncRNA5791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常温对照(P<0.01)。lncRNA5791定位于猪的9号染色体,其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在脂肪细胞增殖期,lncRNA5791的表达持续受到抑制;在脂肪细胞分化期,lncRNA5791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质谱分析结果表明,lncRNA5791可能与膜联蛋白A2(ANXA2)、泛素A52残留核糖体蛋白融合产物1(UBA52)和组蛋白H4(H4)互作。本研究结果为揭示lncRNA5791在冷刺激应答中的具体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lncRNA5791 相对表达量 亚细胞定位 互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理预处理对小麦麸皮-大豆混合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中国调味品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超声和微波两种预处理对小麦麸皮-大豆混合蛋白进行物理改性,探究两种改性方法对混合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混合蛋白相比,超声改性混合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显著提高(P<0.05),UWSP(30)分别提高了411.77%、109.49%、47.80%和167.60%;微波改性混合蛋白的游离巯基含量、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性、乳化性和持油性也显著提高(P<0.05),MWSP(500)分别提高了112.59%、110.08%、122.96%、635.90%、241.04%和327.57%。除二硫键含量和起泡性外,微波改性混合蛋白的其他功能性质均优于超声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超声和微波处理可改善混合蛋白的功能性质。

关键词: 小麦麸皮蛋白 大豆蛋白 超声 微波 功能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靛果花青素的离子液体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以蓝靛果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花青素,并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蓝靛果花青素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离子液体[C8mim]Br为最佳提取溶剂,随后选取提取温度、离子液体浓度和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2℃、离子液体浓度12%、液料比13∶1(mL/g)。在此最佳条件下,蓝靛果花青素得率为(3.53±0.18)%,明显高于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和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的得率。此外,蓝靛果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值分别为13.350 mg/mL和6.558 mg/mL。综上,蓝靛果花青素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潜力。

关键词: 蓝靛果 花青素 离子液体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高剪切挤压重组制备工程糙米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工程糙米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运用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对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为200 r/min,模头温度为70℃,物料水质量分数为32%,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为0.92。成分分析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与天然糙米相比,总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均高于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糙米在挤压前的总酚含量为389.35 mg/kg,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总酚含量为119.67 mg/kg,高温挤压工程糙米总酚含量为44.50 mg/kg,说明挤压过程降低糙米的总酚含量,而低温高剪切挤压处理后糙米的总酚含量的下降幅度低于高温挤压;经过挤压处理后,γ-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为45.93 mg/kg,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41.79 mg/kg,表明低温高剪切挤压可以提高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的质构特性得到改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较天然糙米大幅下降,黏附性增加,口感更黏,使其适口性增强;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与高温挤压工程糙米相比,颜色较浅且均匀,样品光泽度较高,颜色更接近天然糙米;最后通过DSC、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比高温挤压工程糙米保留了更多未被破坏的淀粉颗粒,结构更为致密。

关键词: 低温高剪切挤压 工程糙米 工艺优化 营养特性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呼吸道主要病原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可同时检测牛腺病毒3型(BAd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支原体(MB)、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五重PCR方法,基于病原体的保守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对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筛选,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建立可同时检测BAdV-3、BRSV、MB、IBRV和BVDV的五重PCR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仅对BAdV-3、BRSV、MB、IBRV和BVDV有特异性扩增,最适退火温度54.5℃,最适引物浓度0.6μmol/L;对5种病原体最低检出限分别为BAdV-3 1.67×10~4拷贝/μL、BRSV 1.58×10~4拷贝/μL、MB 1.75×10~3拷贝/μL、IBRV 1.44×10~3拷贝/μL、BVDV 1.25×10~4拷贝/μL。用该五重PCR和单项PCR分别检测268份临床样本,显示五重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BAdV-3 9.33%(25/268)、BRSV 7.09%(19/268)、MB 28.73%(77/268)、IBRV 11.94%(32/268)、BVDV 25.75%(69/268)。混合感染主要以MB和BVDV为主,感染率为12.69%(34/268)。五重PCR扩增结果与单项PCR扩增结果符合率为93.36%,表明建立的五重PCR方法为临床快速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糯玉米(Zea mays L. var. certaina Kulesh)因其独特的口感而广受欢迎,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农产品。然而,在糯玉米自交系方面,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类群划分。为了提高东北地区鲜食糯玉米育种的效率,利用Maize 6H-60K基因芯片对来自东北地区的96份糯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在96份自交系中,14 312个SNP标记检测到基因多样性为0.098~0.500,平均值0.387;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0.5,平均值0.380;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094~0.375,平均值0.306。96份材料最终划分为3个类群,A类群为垦粘1母本血缘群,B类群为先糯父本血缘群,C类群为垦粘1父本血缘群。

关键词: 糯玉米 SNP 类群划分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尼平苷对盐碱胁迫下马铃薯试管苗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京尼平苷在盐碱胁迫下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以耐盐碱品种克新1号和盐碱敏感品种夏波蒂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京尼平苷作用在盐碱胁迫下的马铃薯试管苗中,培育28 d,检测马铃薯试管苗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抗氧化防御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与非酶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京尼平苷处理能有效缓解盐碱胁迫对马铃薯试管苗的抑制程度;提高马铃薯试管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含量,使渗透物质积累保持渗透调节平衡;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京尼平苷能提高马铃薯试管苗的抗盐碱胁迫能力,研究结果为京尼平苷应用于马铃薯抗逆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盐碱胁迫 京尼平苷 马铃薯 渗透调节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