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分子斑点杂交特异性检测试验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RE)是我国近年来在养鸡生产中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对养鸡生产的危害目前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REV)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性的反转录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反转录病毒属,病毒呈球形,有壳粒和囊膜,病毒颗粒直径80~100 nm,虽已分离到多株致病力不同的毒株,但都同属一个血清型。除了引起鸡、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亚临床感染到生长迟缓和肿瘤等多种临床和病理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方式柞树的生育期与产叶量及养蚕成绩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不同栽培方式和同一栽培方式下柞树品种的有关特性,进行了麻栎、栓皮栎、槲栎和锐齿槲栎4个柞树品种大棚和露地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柞树品种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叶片性状、产量性状和养蚕成绩等指标均显著优于露地栽培;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柞树品种的生育期从早到晚依次为槲栎>锐齿槲栎>麻栎>栓皮栎,产叶量和养蚕成绩麻栎和栓皮栎优于槲栎和锐齿槲栎,以麻栎最优;栽培环境与柞树品种互作,以大棚栽培麻栎的产叶量和养蚕成绩最优。

关键词: 大棚栽培 柞树 生长发育 产叶量 养蚕成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斗鸡新城疫强毒感染的诊治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对某斗鸡场病死斗鸡病死因进行确诊,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观察、细菌分离及RT-PCR检测试验,结果该场病死斗鸡肛门周围粘有灰绿色粪便,腹部、颈部、胰腺、腺胃等多处出血;在培养基上肝脏组织液无细菌生长。针对新城疫病毒(NDV)强弱毒基因序列之间的差异设计通用、强毒和弱毒引物,样本RNA经RT-PCR扩增后,通用型和强毒型鸡新城疫病毒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弱毒引物未扩增出相应片段。由此确诊该场病死斗鸡为新城疫强毒感染。

关键词: 斗鸡 新城疫病毒 强毒 感染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拟南芥)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萌发是大多数开花植物生长发育的起始阶段,受种子本身的激素水平调控,同时也受外部光照、温度等环境影响,是外部环境与种子自身代谢交互影响的一个复杂的过程。介于其在生产生活上的重要意义,种子萌发一直是植物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激素、光照、细胞修复、组蛋白修饰对种子萌发的调控,同时结合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综述最新的一些研究结果,以期为人们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子 萌发 休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川香优569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育新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应用于贵州水稻生产,采用杂交和复交途径,聚合多个材料的优异性状,育成新的三系恢复系G569,再用G569与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育成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优569,经贵州省2010-2011年区域试验,川香优569平均单产9.22t/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9%;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8.38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6.70%。川香优569的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贵州一季中籼迟熟稻区种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G569 川香优56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油菜秸秆腐熟度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的油菜秸秆腐熟剂,分析了油菜秸秆添加8种不同腐熟剂腐解10d、20d和30d后的失重率,并评价了其对油菜秸秆的促腐效果。结果表明:8种腐熟剂均不同程度促进了秸秆腐解,不同腐解阶段各种秸秆腐熟剂的腐熟效果不同。秸秆腐解中前期腐熟剂G和腐熟剂A表现的促腐效果最明显,秸秆腐解30d后,腐熟剂H促腐效果明显。腐熟剂B的促腐效果最差,但仍比对照的失重率高5%以上。说明,秸秆腐熟剂对油菜秸秆有促腐效果。

关键词: 油菜秸秆 秸秆腐熟剂 腐熟效果 失重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牧草新品种黔南扁穗雀麦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育出质优、高产、抗逆性好的牧草新品种应用于生产,以贵州省独山县采集的野生扁穗雀麦(Bromus carticus)为原始群体,采用混合改良选择法,经1998—2007连续定向培养及试验,选育出牧草新品种,其耐寒性强,适口性好,冬春季青绿,生长速度快,生育天数220d左右,鲜草平均产量78 739kg/hm2,比对照(燕麦)增产23.36%,干草平均产量13 539kg/hm2,比对照(燕麦)增产23.25%。于2009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黔南扁穗雀麦(登记号:360),适宜我国西南地区海拔500~2 300m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关键词: 扁穗雀麦 牧草新品种 选育 黔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苏石斛多糖提取工艺及不同产地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对热浸法提取流苏石斛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为评价指标,对不同产地流苏石斛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流苏石斛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92℃、料液比(V/W)26∶1、提取时间2.5 h,理论提取率为9.31%,实际提取率为9.18%,相对误差为1.40%;兴义、罗甸、云南、广西4个产地的流苏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0.34%、8.36%、3.35%、6.66%;以IC50作为判定抗氧化活性强弱的指标,分析表明,4个不同产地中以云南产流苏石斛多糖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

关键词: 流苏石斛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生化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茶树新的种质资源,对贵州省25个县(市)境内53份树龄约100年以上的野生茶树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3份野生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变异幅度大,存在丰富的多样性。53份资源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及酚氨比平均变异系数为27.55%,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为1.88~2.08、均值为2.00。53份资源中的28份资源儿茶素组分的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7.10%、1.82。有13份资源的酚氨比小于8,28份资源的酚氨比在8~15之间,12份资源的酚氨比大于15。聚类分析发现,当欧氏距离为17时,53份资源聚类可分为3大类复合组,无独立组存在。并从中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资源5份、潜在优良种质资源1份及其他特殊资源20份。

关键词: 贵州 野生茶树种质资源 生化成分多样性 特异资源 优良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炭疽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对火龙果炭疽病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从火龙果炭疽病病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致病性以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火龙果炭疽病的炭疽菌有2种,一种分生孢子为镰刀形,该菌在PDA培养基上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圆形,呈莲花状;另一种分生孢子为椭圆形,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圆形。克隆分析菌株的核糖体DNA.ITS区域序列,弯孢病原菌与C.truncatum的菌株同源性高达100%,直孢病原菌与C.gloeosporioides的菌株同源性高达100%,结合形态学鉴定引起火龙果炭疽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的C.truncatum和C.gloeosporioides。

关键词: 火龙果 炭疽病 rDNA-ITS序列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