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11个番茄新品种在太原市的适应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对11个番茄新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及其他经济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浦红968,982H-9,向阳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产量高,抗病性强,宜在太原市进行较大面积的生产试验。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抗病性 丰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加工利用新技术研究

食品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探讨了苦荞米茶、苦荞红曲醋、苦荞醋胶囊、苦荞面食、苦荞黄酮提取等新型苦荞健康食品的研发及其工艺,可为苦荞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苦荞 健康食品 研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乙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乙草胺3种添加浓度(1.25、2.5和5.0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2.8~5.1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3种添加浓度处理的半衰期(20.0~25.1d);乙草胺在偏碱的华北褐土中降解较快,2.5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4.2d,而在偏酸的东北黑土和湖南红土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6.5~10.7d;土壤相对含水量由13%增至27%,乙草胺降解半衰期由7.3d缩短至3.0d;随着环境温度增高(20℃上升至30℃),乙草胺降解速度加快(半衰期由5.7d缩短至3.3d);乙草胺在黑暗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为3.8d,而在光照条件下的半衰期为5.2~6.5d。可见,5种试验因子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乙草胺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偏碱的土壤、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土壤湿度等,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乙草胺 微生物降解 土壤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骨干恢复系体细胞变异系的筛选与应用

华北农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粱体细胞克隆变异育种方法,对高粱几个重要恢复系晋粱5号、三尺三、忻七等进行了改良,获得了一批综合性状好、特点突出、遗传稳定的无性变异系,其中R111已作为恢复系育成一个杂交种。

关键词: 高粱 恢复系 体细胞无性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种业发展战略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在分析中国及山西省种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山西省"十五"期间种业总体发展思路和策略、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作物种子及苗木基地布局、近期16个种业重点项目,最后提出5项发展种业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种业 市场 竞争 改革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玉米种质的创新对于提高玉米杂种优势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种质的创新就没有玉米杂种优势水平的突破。玉米育种的实践已经证明,轮回选择是种质创新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玉米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详细论述了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关键词: 玉米 轮回选择 种质创新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包衣对核桃仁酸败抑制效果的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针对实际生产中核桃仁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酸败的情况,采用醇溶蛋白复合膜对核桃仁进行抑制氧化酸败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浸涂醇溶蛋白复合膜后可使核桃仁中亚油酸与对照相比高7.44%、过氧化值降低14.50%、皂化值降低3.77%、酸价降低30.66%,同时与对照相比在20℃下可以延长货架期250d以上。因此,醇溶蛋白复合膜可以有效抑制核桃仁的氧化酸败。

关键词: 醇溶蛋白 核桃仁 保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现状与展望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对山西优质小麦的育种、品种品质以及生产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山西省育出了不少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与国内品种比较,品种品质属中上乘水平,但从整体水平看,与国家标准及进口小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②这些优质小麦品种数目不多,而且大都品质不稳定,农艺性状差,生产上不能形成规模;③山西省优质小麦面积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④山西省优质小麦品质区划及审定工作不完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山西省优质小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山西省 优质小麦 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科隆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保护率及治疗效果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2004 CSCD

摘要:选择断奶1~10d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90头,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A组(麦科隆预防试验组)、B组(麦科隆治疗试验组)、C组(青霉素治疗对照组)各30头。通过20d试验,在用致病性大肠杆菌攻毒后,A组发病率为20.00%,比未进行保护的B,C两组的66.67%,70.00%分别下降了46.67和50.0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治愈率A组为100%,比B,C两组的91.13%和90.05%分别提高8.87和9.9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死淘率A组为0,B,C两组分别为4.67%和10.53%,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B,C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麦科隆微生物制剂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

关键词: 麦科隆 大肠杆菌 攻毒 保护率 治愈率 仔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束用于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CSCD

摘要:本文对离子注入的特点、诱变的机理、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以及与传统辐射诱变效应异同进行了概述。对离子束生物技术与传统辐射诱变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做了比较分析 ,展望了离子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生物学效应 诱变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