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橄榄WRKY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橄榄WRKY转录因子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生长发育与低温胁迫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福榄1号’橄榄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4个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CaWRKY21、CaWRKY33、CaWRKY50和CaWRKY55),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qRT-PCR表达模式分析,同时研究橄榄低温胁迫过程中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CaWRKY21、33、50、55开放阅读框分别为561、1 644、357和1 044 bp,预测可分别编码186、547、118和34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MG356652、MG356653、MG356654和MG35665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a WRK Y21、33、50、55的密码子偏好性普遍较弱,均编码不稳定疏水性蛋白质,其中CaWRKY21和CaWRKY55属于第Ⅱ类植物WRKY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内,CaWRKY33和CaWRKY50分别属于第Ⅰ类和第Ⅲ类WRKY转录因子,可能分别定位在内质网膜和细胞质中;聚类分析发现,橄榄与番木瓜、甜橙、桉树WRKY的亲缘关系较近.低温胁迫过程中,随着温度下降,橄榄总抗氧化能力和CaWRKY21、33、50、55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在-3℃处理组中达到最高点;此外,它们均呈现器官特异性表达.[结论]WRKY转录因子可能参与橄榄器官形态建成,并且受低温胁迫显著诱导.


福建省腌菜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腌菜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集福建省部分地区农户自制的12种腌菜,并分离出26株乳酸菌,并通过乳酸菌的计数、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实验、API 50CHL试剂鉴定、电镜检验和DNA测序方法记录乳酸菌的种类和多样性。结果腌菜中分离、鉴定出3株乳杆菌种,分别为FJAT-46739 Lactobacillus.brevis(短乳杆菌)、FJAT-46744 Lactobacillus.fermentum(发酵乳杆菌)、FJAT-7926 Lactobacillus.plantarum(植物乳杆菌)。结论此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为研究福建省腌菜乳酸菌的机制与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腌菜 乳酸菌 API 50CHL鉴定 PCR DNA序列分析


农产品天然产物研究与应用概况
《福建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天然产物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结构种类多样,包含黄酮、生物碱、糖类、萜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活性。通过对天然产物的研究现状以及天然产物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香精香料领域的应用作了概述,并重点介绍了农产品中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最后对天然产物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相关的建议。


基于WSN的发酵床养猪舍垫料多点温度测量系统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舍垫料内部测温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系统以STC89C52RC单片机为控制器,C语言为编程语言,完成了采集节点和汇聚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每个采集节点可串播3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垫料不同深度的温度,并将数据通过无线模块NRF905发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具有显示和报警功能并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上位机通过VB6.0软件编程实现温度数据的实时显示、保存、报警、历史数据加载等功能。经测定,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通过改造,也可用于其他农业监测系统,扩展性好。
关键词: STC89C52RC 多点测温 垫料测温 无线传输 NRF905


2份特色莲雾资源果实香气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东南园艺 》 2018
摘要:应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结合技术,以‘农科一号’和‘农科二号’2份特色莲雾资源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并统计其香气成分、种类和组成比例的异同。结果表明:莲雾果实香气成分组成较简单,从‘农科一号’和‘农科二号’果实中分别检测出14种和12种香气成分;合并有20个成分,其中6个为2份资源共有成分。烯类在2份资源果实香味中都起重要作用。2份莲雾资源果实的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农科一号’含量最高的为序号5化合物(相对含量28.32%),最低的为序号3化合物(相对含量0.06%);‘农科二号’成分含量最高的为序号7化合物(相对含量22.48%),最低的为序号15化合物(相对含量0.48%)。


11种杀菌剂对3种拟茎点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中国南方果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李果腐病菌、桃枝枯病菌和蓝莓枝枯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上述3种拟茎点霉病菌Phomopsis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40%咪鲜胺水乳剂和12.5%腈菌唑乳油等3种药剂对蓝莓枝枯病菌、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均小于1μg/mL.其中4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对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0.02和0.13μg/mL;40%咪鲜胺水乳剂对蓝莓枝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66μg/mL.本研究结果为这3种病害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黄秋葵转录组信息挖掘SSR标记及用于种质分析
《园艺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转录组信息分析,共获得74 600条unigene,全部序列有52 976 011 bp;有3 191条unigene包含SSR的序列,从中鉴定出3 448个SSR位点,其中有235条序列包含1个以上SSR,复合SSR有123个。优势重复基序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分别占总SSR的60.79%和21.43%。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以AG/CT为优势重复基元,占总位点的11.02%,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GA/TCT为主,占总位点的19.61%。利用Primer 3.0共设计出8 088对SSR引物。从87对有效扩增引物中随机选择60对用于32份黄秋葵种质的多态性验证分析,其中36对(占60%)引物表现稳定可重复的多态性。利用UPGMA作图,将32份供试材料分为2类。利用黄秋葵转录组数据进行SSR标记开发,能获得较高频率的SSR位点,且类型丰富,为其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丰富可靠的标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