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语音型温室、大棚无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自动调控能力较弱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环境信息快速获取并作出及时响应问题,设计了语音型无线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取温室空气温湿度、光照度、土壤温湿度、CO2浓度以及室外风速风向、降雨量、辐射量等环境参数并进行分析,集成专家知识库通过内嵌综合环境调控逻辑以语音方式提供相关环境调控技术服务。该系统由无线传感器节点、语音型数据采集终端以及配套软件组成,支持标准Modbus通讯协议,并在该协议构架上增加组网功能,实现4种组网用用模式。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语音提示报警功能,并具有操作简单、组网方便、功耗低等特点,满足不同设施种类、规模、资金投入需求,适合农户改变传统生产环境调控模式,为温室生产环境科学调控提供设备支撑。

关键词: 温室环境 语音服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采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园虚拟现实创意展示系统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3 CSCD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综合了众多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实用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但是适用于农业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还较少。通过构建农业三维模型资源库、虚拟漫游互动组件,研发了农业园虚拟现实创意展示系统,实现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全景鸟瞰、新产品新设备推介以及互动漫游功能,旨在为农业科技的可视化宣传展示、虚拟互动体验和操作培训提供创新的技术手段,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 农业 虚拟现实技术 三维建模 交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体碳源填充床反应器脱除污水硝态氮效能的预测模型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预测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出水的硝酸盐浓度,优化工艺参数,以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PHBV]作为反应器的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受硝酸盐污染的水进行生物反硝化脱氮。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反应器出水硝态氮浓度与进水硝态氮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出水硝态氮浓度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该数学模型可以定量描述进水硝态氮浓度、HRT和温度对出水硝态氮浓度的影响,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能吻合较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进水硝态氮浓度、温度和HRT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

关键词: 硝化 温度 模型 固体碳源 响应曲面法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急性、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质量分数为0.32%的印楝素乳油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对大型溞24h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17 μg/L,安全浓度为1.12 μg/L,属于剧毒物质.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印楝素浓度的增加,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rm)、产幼次数、总繁殖量、平均世代周期(T)、净生殖率(R0)和存活时间均呈现降低趋势;低浓度组(0.432、0.768、1.120μg/L)大型潘的rm与对照组(空白对照和丙酮对照)差异不明显(P>0.05),当印楝素浓度升高至1.340、2.400 μg/L时,大型潘的rm逐渐下降,从0.347 6 d-1降至最低值0.3063 d-1;而最高印楝素浓度组(2.400 μg/L)大型潘的存活时间、R0、T、产幼次数和总繁殖量均为最低,分别为13.60 d、24.696 1、11.439 9 d、2.47次、26.87个.本研究表明,高浓度印楝素显著缩短了大型溞的存活时间,降低了净生殖率R0、平均世代时间T、产幼次数和总繁殖量.

关键词: 印楝素 大型溞 毒性 内禀增长率 存活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单一植被指数反演叶面积指数(LAI)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饱和性且每种指数只能包含部分波段的信息,该文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方法进行叶面积指数的反演,可以用更多的波段信息作为输入参数以提高LAI反演精度。选取冬小麦起身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实测光谱和叶面积指数数据,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NDVI-LAI和RVI-LAI模型,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方法分别建立以NDVI、RVI以及蓝、绿、红和近红外4个波段数据作为输入参数的回归预测模型,即NDVI-SVR、RVI-SVR和NRGB-SVR模型。上述5个模型分别利用对应时期的环境星HJ-CCD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DVI和RVI与叶面积指数(LAI)的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0.98与0.97;预测精度分别为59.2%与59.3%。以NDVI和RVI结合实测叶面积指数(LAI)训练并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71与0.83预测精度分别为70.4%与67.1%。以蓝(B)、绿(G)、红(R)以及近红外(NIR)波段作为输入参数回归并预测的RMSE值为0.42,预测精度为81.7%。通过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可以输入更多波段信息,提高了叶面积遥感反演精度,对冬小麦的多个生育期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遥感 光谱分析 支持向量机 反演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鲑鳟鱼血清蛋白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研究

海洋与湖沼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了硬头鳟、金鳟、虹鳟、北极红点鲑和溪红点鲑血清蛋白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结果显示,硬头鳟、金鳟和虹鳟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硬头鳟、金鳟和虹鳟三者与溪红点鲑的遗传距离最大;硬头鳟、金鳟和虹鳟三者与北极红点鲑处于同一亚组,而溪红点鲑独处于另一亚组。研究结果表明硬头鳟、金鳟和虹鳟三者与溪红点鲑的亲缘关系远于与北极红点鲑的关系;同时还表明,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鲑鳟鱼血清蛋白的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本研究结果对鲑鳟鱼的种属鉴定、良种选育、品种改良和遗传结构分析提供了试验依据;虹鳟的繁养殖需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蛋白遗传基因的流失,从根本上预防大规模疾病的暴发。

关键词: 硬头鳟 金鳟 虹鳟 北极红点鲑 溪红点鲑 血清蛋白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生物危害的冷却猪肉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分析与控制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测试冷却猪肉加工过程中车间环境、加工工序、操作人员、器具以及肉表面的微生物数量分布,获得重要污染环节为刺杀放血、开膛去脏、冷却排酸、分割和包装;其中分割剔骨环节受污染最严重。通过分析加工过程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建立基于微生物危害的冷却猪肉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CCP),重点改善卫生管理,使产品初始菌数降至最低,提升质量安全。

关键词: 冷却猪肉 微生物污染 关键控制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植被指数的叶绿素密度遥感反演建模与适用性研究

遥感信息 2013 CSCD

摘要: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叶绿素密度是对作物长势进行评估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实测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冠层光谱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数据,收集了14种光谱指数,分析各种光谱指数的叶绿素密度遥感模型的精度。优选了其中的8种植被光谱指数,建立了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密度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利用不同生育期小麦数据和玉米数据对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评价它们对不同生育期、不同作物类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利用SRI、RVI I、R-M和MTCI 4种植被指数所建模型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数据适用性较好,各生育期冠层叶绿素密度反演相对误差优于27%。其中,MTCI模型对不同作物类型的适用性最好,冠层叶绿素密度反演相对误差优于35%。

关键词: 高光谱 植被指数 冠层叶绿素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地面高光谱影像的冬小麦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提取与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FluorMOD模型模拟数据与利用光谱分辨率3.3nm、光谱采样间隔为0.71~0.74nm近地面成像高光谱系统获取的抽穗期小麦高光谱影像比较3种基于夫琅和费线暗线的提取方法(FLD,3FLD和iFLD)的精确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光谱分辨率为3.3nm时,在760nm附近的O2-A波段可以有效提取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而在687nm附近的O2-B波段不适合。当存在噪声时,FLD和3FLD的稳定性高于iFLD,FLD倾向于高估荧光值。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成像高光谱 植被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磷酸腺苷降解产物评价冷鲜罗非鱼片新鲜度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冷鲜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三磷酸腺苷(ATP)降解产物的变化,提出ATP降解产物新型的鲜度评价指标Ki、H、Fr值。通过综合分析感官特征、挥发性盐基氮、耐冷菌和ATP降解产物及其K值相关值等的变化来评价鱼片新鲜度。结果表明:RP-HPLC法能快速准确检测ATP降解产物含量;冷鲜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ATP快速分解生成肌苷酸(IMP);ATP、二磷酸腺苷(ADP)和腺苷酸(AMP)含量均不超过0.50μmol/g,IMP初始值达到3.88μmol/g最高含量后持续分解产生次黄嘌呤核苷(HxR)和次黄嘌呤(Hx),以Hx积累为主;初始Hx含量很低,随着新鲜度下降不断增加至贮藏末期2.35μmol/g;Hx在腐败期快速生成与微生物代谢产生异味高度相关。K值与感官评价、微生物数量相关性最高,H值和Hx也可代替K值成为鱼片新鲜度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冷鲜罗非鱼片 ATP降解产物 新鲜度 RP-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