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50个蚕豆品种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主成份分析,初步提出了评选蚕豆品种的遗传主成份标准,并筛选出18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品种。测定了50个蚕豆品种的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大小,将50个蚕豆品种聚类为2群、3类、9组。分类结果指出,蚕豆品种的遗传距离大小与地理差异有些似有一定关系,但在总体上,二者间无必然联系。
关键词:
遗传主成份,数量性状,数量分类,蚕豆
《青海农林科技
》
1997
《青海农林科技
》
1997
摘要:草原224豌豆由“71088×菜豌豆”组合育成。红花,株高145.2cm,每株6.5荚,每荚6.3粒,千粒重222.8g,籽粒含粗蛋白23.1%;区域试验增产29.2%,生产试种增产42.5%;全生育期106天左右;耐寒、耐旱和耐根腐病性较好;适于农业区中、高位山旱地,沟岔水地和海西等地种植。
关键词:
草原224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
适应地区
《青海农林科技
》
1997
摘要:青海潮流域早生植物以芨芨草、沙生冰草为建群种;半旱植物以早熟禾、赖草等为优势种;湿生植物主要是天山报春、西伯利亚赛、华扁穗草等;湿润植物以水麦冬、海韭菜为主。木本植物有祁连园柏、青海云杉、小叶杨、青杨疏林群落;灌丛植物以肋果沙棘、具鳞水柏枝、箭叶锦鸡儿为建群种;按生植物以中麻黄、沙地相和形成天然屏障的天山花楸占优势。本文采用关联度将草本植物划分为Ⅵ个代表性植物群落;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将木本植物划分为Ⅸ个代表性群落。
关键词:
青海潮流域
建群植物
植物群落
《植物保护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青海省湟水流域民和、西宁、大通3地田间播种12个春小麦品种以测定灰翅麦茎蜂幼虫蛀茎危害对各品种单株穗粒重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供试春小麦品种被害单株穗粒重显著下降,损失率为9.4%~37.3%。辐阿1号损失率低,显示一定的耐虫性。
关键词:
灰翅麦茎蜂,春小麦,穗粒重,损失率
《青海农林科技
》
1997
摘要:本文对1996年青海省玉米带状田生产中推广种植的小麦、玉米主要品种及其表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首次提出共生系数概念,并对不同生态适宜区提出了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认为在我省玉米带回生产中存在:1、搭配的品种缺乏,带田结构和搭配组合单一问题,这在我省玉米次生态适宜区尤为突出;2、对间作小麦后期遮荫影响灌浆较为普遍;3、技术、资金、供种及灌溉设施等服务体系落后,相对滞后于生产发展需求。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品种
间作套种带田
共生系数
生态适宜区
《青海农林科技
》
1997
摘要:西芹是从国外引进的芹莱品种,个大、美味、质嫩。近年来已在西宁引种成功并逐步推广。在本地表现较好的有嫩脆、冬芹等品种,可进行周年生产,尤以保护地秋冬栽培为佳,产量达7000kg/mu以上。本文针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侧重西芹与本地芹菜之不同,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西芹秋冬栽培技术。
关键词:
西洋芹菜
除蘖
《青海农林科技
》
1997
摘要:采用试管观察及大田逐日捕捉,对灰翅麦茎蜂进行了年生活史及其成虫田间消长动态的观察研究.得出,该虫在我省湟中县地区年发生一代,7月初孵活后,开始为害,于9月底入根茬内越冬,翌年6月上旬化蛹、羽化.通过田间调查研究,该在虫田间消长动态模拟方程为:Y=-6.221+8.65X-0.5415X^2.为化学防治及引进天敌效果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
灰翅麦茎蜂
年生活史
消长动态
小麦
害虫
《青海农林科技
》
1997
摘要:对宝库林区主乔灌木林分青海云杉、祁连国柏、山杨、山柳、小檗、杜鹃、金露梅、短叶锦鸡儿、鲜卑花等9个树种,分别测定了每公顷的含水量、饱和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及总最大持水量等。结果表明最大持水量及最大持水率;乔木林分是青海云杉;灌木林分以金露梅、杜鹃、山柳较大。为水源涵养林选择造林树种、封山育林保护发展树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乔木
灌木
林分
持水员
持水率
《作物杂志
》
1997
摘要:食荚豌豆新品种青荷1号青荷1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77-5-13品系为母本,甜大荚品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其特点是:茎矮、叶大、荚长、粒大、食味好、青荚产量高。1996年11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荷1号属中早熟品种,在西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