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甘蔗病毒性病害的分子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5种常见甘蔗病毒性病害在云南的发生情况,明确其病原病毒的种类和分布,为制定云南地区甘蔗病毒性病害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和RT-PCR对采集自云南保山、临沧和德宏3个甘蔗种植区的113份样品进行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和甘蔗杆状病毒(Sugarcane bacilliform virus,SCBV)的分子鉴定。【结果】113份甘蔗样品中有89份检出病毒,病毒检出率为78.8%,检出的病毒种类有SrMV、SCSMV、SCYLV和SCBV,检出率分别为5.3%、11.5%、20.4%和70.8%,未检出SCMV。30份样品存在病毒复合侵染现象,复合侵染率为26.5%,其中有27份样品为2种病毒复合侵染,占23.9%,3份样品发生3种病毒复合侵染,占2.7%;未发现4种或5种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结论】目前云南地区甘蔗病毒性病害由SrMV、SCSMV、SCYLV和SCBV引起,其中SCBV广泛分布,SrMV、SCSMV和SCYLV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布;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明显,以2种病毒复合侵染为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割对不同排胶特性的橡胶树品系胶乳生理生化参数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排胶特性的巴西橡胶树PR107和CATAS8-79无性系的成龄树为材料,研究强割处理对胶乳中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生理参数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割处理的PR107和CATAS 8-79品系的胶乳中,HblMYC1基因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模式,且在强割第3~4刀时达最大值,后期的HblMYC1基因表达量低于初始水平.胶乳干胶含量的变化趋势与HblMYC1基因表达量的趋势一致,而排胶时间、胶乳产量和干胶产量这3个生理参数也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在强割的第5~6刀时达才到最大值,后期恢复到初始水平.对强割处理胶乳中的各项生理参数及HblMYC1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R107品系的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与干胶产量三者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胶含量与HblMYC1基因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CATAS 8-79品系的排胶时间与胶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排胶时间、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三者与干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割条件下的胶乳生理参数和HblMYC1基因表达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且能够更快速反映出橡胶树品系的橡胶生物合成特性,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指导制定适宜的橡胶树割胶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强割 橡胶生物合成 干胶含量 HblMYC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豇豆和土壤中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残留
《农药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豇豆中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唑虫酰胺通过测定豇豆和土壤样品中唑虫酰胺含量进行定量,多杀霉素通过测定豇豆和土壤样品中的多杀霉素A和多杀霉素D进行定量。[结果]唑虫酰胺、多杀霉素A和多杀霉素D的检出限(LOD)分别为10、7、13μg/kg;唑虫酰胺、多杀霉素A和多杀霉素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00、3.5~700、1.5~3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01~2(唑虫酰胺)、0.007~1.4(多杀霉素A)、0.003~0.6 mg/kg(多杀霉素D)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豇豆中分别为80%~112%、81%~109%和83%~105%,在土壤中分别为82%~112%、88%~109%和82%~10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豇豆中分别为5.4%~13%、6.6%~9.6%和7.8%~13%(n=5),在土壤中分别为5.8%~11%、6.9%~7.9%和8.4%~12%(n=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及准确度高,可满足豇豆和土壤中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残留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豇豆 土壤 唑虫酰胺 多杀霉素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芒果主产区主栽品种果实品质特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海南省四大芒果产区(三亚、乐东、东方、昌江)两大芒果品种(台农、贵妃)果实的品质特性,为芒果果实品质评价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酸碱滴定、HPLC等方法测定76份芒果样品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甜度值、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总酸、糖酸比、固酸比等13个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台农果实的TSS、可溶性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总酸含量及甜度值、糖酸比、固酸比平均值均高于贵妃,贵妃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和Vc含量平均值均高于台农。不同产区同一品种芒果果实的TSS、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Vc含量及甜度值差异显著(P<0.05);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总酸含量及糖酸比、固酸比差异不显著(P>0.05)。13个品质指标的部分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同时主成分分析将13个品质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PC1、PC2、PC3、PC4),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078%,能够代表原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乐东台农PC1、昌江贵妃PC2、三亚贵妃PC3和PC4因子得分最高。【结论】台农和贵妃果实均具有鲜明的品质特征,贵妃口感酸甜,台农口感更甜;乐东的台农、三亚和昌江的贵妃果实品质特性更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甘蔗品种(系)砍收后耐贮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砍收后堆放过程中,耐贮性与品种有直接关系。本研究以5个甘蔗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观测砍收后7 d内,其甘蔗蔗糖分、重力纯度、简纯度、还原糖分、纤维分、单茎重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对测定指标间相关性及5个甘蔗品种(系)品质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堆放时间延长,甘蔗蔗糖分、重力纯度、简纯度均呈下降趋势,甘蔗纤维分、还原糖分和单茎重损失均呈上升趋势,重力纯度和简纯度指标间极显著正相关,还原糖分与简纯度指标间显著负相关;6个指标可简化为2个因子,其达到所有指标91.297%的信息量;利用因子得分对供试甘蔗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类群。在5个品种(系)中,热甘11-1559耐贮性最好,ROC22和热甘14-291次之,热甘11-122和热甘12-60最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胁迫对太空诱变耐低磷柱花草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磷效率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磷胁迫是酸性土壤限制牧草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太空诱变获得了一个耐低磷柱花草突变体TPRC2001-84,但其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仍不清楚。以TPRC2001-84及其亲本热研2号(RY2)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方法,比较正常供磷(+P,250μmol·L-1 KH2PO4)和低磷(-P,5μmol·L-1KH2PO4)处理对TPRC2001-84和RY2生物量、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可溶性磷浓度、细胞壁磷含量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处理,低磷处理显著降低了两份柱花草材料的植株干重和磷吸收效率(P<0.05),但显著提高了两份柱花草材料的磷利用效率(P<0.05)。并且,TPRC2001-84在低磷处理下的植株干重和磷利用效率分别是RY2的1.6和1.4倍。在低磷胁迫下,虽然TPRC2001-84叶片和根系的细胞壁磷含量只有RY2的70%左右,但是,TPRC2001-84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磷浓度分别比RY2高36.8%~42.6%,细胞壁ACP活性分别比RY2高46.6%~53.6%。以上结果说明,柱花草TPRC2001-84在低磷胁迫下具有较高的细胞壁ACP活性,有利于其对细胞壁中贮存磷的活化利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磷利用效率。这将为选育磷高效柱花草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割阻断木薯光合作用与储藏根淀粉积累的蛋白质组学
《植物生理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叶片光合作用影响储藏根淀粉的积累,但从全蛋白质组学分析其影响的分子机理尚未报道。本研究以SC5为试验材料,环割木薯种茎阻断木薯光合作用与储藏根淀粉积累代谢通路,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叶片光合作用对储藏根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种茎环割后,叶片P_n、G_s、C_i和T_r显著降低,叶片蛋白酶SPS、AGPase表达显著降低。双向电泳和质谱法鉴定储藏根的30个差异蛋白质,其功能涉及碳和能量代谢、分子伴侣、解毒和抗氧化等。利用差异蛋白质互作调控网络分析环割阻断叶片光合作用对储藏根淀粉积累的影响因子,推测当具有强互作关系的蛋白质如PGM2、AT3G29320和ADG1及枢纽蛋白PGK下调,会导致木薯叶片光合效率下降、储藏根淀粉积累减少和鲜薯产量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同时测定海南粗榧中3种三尖杉生物碱类化合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海南粗榧中主要活性成分为以三尖杉碱为母核的三尖杉酯类生物碱,该研究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三尖杉碱、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3种化合物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海南粗榧不同组织样品中3种生物碱的代谢分布.方法:选用Agilent 1290Ⅱ型超高压液相色谱仪,Agilent Infinitylab EC-C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流动相甲醇-20 mmol·L-1碳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91 nm,进样量5μL,柱温30℃.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色谱图基线平稳,各目标化合物峰型漂亮,分离度好.同时,对照品线性回归结果表明3种三尖杉生物碱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方法重复性及回收率均符合定量测定方法要求.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且该方法检测时间短,12 min可以完成海南粗榧样品中3种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的定量检测,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海南粗榧中三尖杉碱、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检测分析和质量控制,为深入研究海南粗榧中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的代谢累积和时空分布等工作奠定方法学基础,同时也为海南粗榧的药用价值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海南粗榧 三尖杉碱 三尖杉酯碱 高三尖杉酯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口晚稻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海口晚稻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规律,提供晚稻生产理论指导,以海口市1988—2012年晚稻单产和生育期降水量、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为研究对象,应用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探讨逐日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晚稻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风速和平均风速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他气象因子均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量、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点分别出现在2007年、2011年、2009年、2008年、2009年、2009年、2001年、1993年。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较小时间尺度上周期振荡剧烈,时间尺度越大,周期振荡越平稳,规律越明显。
关键词: 气象因子 晚稻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生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黑胡椒中6种农药残留
《分析试验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QuEChERS结合超高压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黑胡椒中咪鲜胺、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烯酰吗啉和除虫脲6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吸附剂净化后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使用电喷雾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对比了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石墨化炭黑(GCB)、C18在不同用量下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使用50 mg PSA,50 mg GCB,100 mg C18和150 mg无水M gSO4混合吸附剂能够有效满足方法的净化要求。6种农药均采用外标法定量,基质标准溶液在0. 002~0. 2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 0. 999)。在0. 02,0. 1,0. 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2. 2%~92. 0%,RSD均小于15%,定量限均为5μg/kg。方法可同时检测黑胡椒中咪鲜胺、阿维菌素、吡虫啉等6种农药残留。
关键词: 黑胡椒 农药 QuEChERS 超高压液相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