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外源C_4作物DNA导入小麦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小麦自交后的花粉管通道,将C_4作物玉米或高粱的DNA导入小麦的种胚细胞,结果受体后代发生了广泛的变异,而且受体不同,所发生的变异不同。甘麦8号受体后代植株变矮,结实率低,分蘖多至5个,少至完全不分蘖;8347—2-4和8013—3品系后代中出现不育株;6873—20—3品系受体后代的籽粒由红色转变为白色而且稳定遗传;蓝粒麦受体后代D_1、D_2、D_3代中都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和白-绿纵向嵌合苗。其中白化苗生长到三叶期逐渐死亡;嵌合苗虽然生长势弱,但还能结少量种子,其后代继续分离出白化、嵌合苗和绿苗;受体后代的绿苗可正常结籽,其后代也出现以上的分离现象。而未导入外源DNA的对照绿苗其后代未发现上述变异类型。电泳结果表明:在三叶期的供体、受体、白化苗、嵌合苗及受体绿苗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种类、活性或含量均存在明显的不同。供体与受体间存在本质的差异,各种变异类型的电泳谱带介于供、受体之间而偏向于受体,但供体的某些特有谱带在后代中亦得到较好的再现。某些谱带呈杂合的趋势并且在白化、嵌合和绿苗三种变异类型中的表现又不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关键词: 外源DNA导入 C_3与C_4作物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可溶性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修梯田培肥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水土保持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从1986年起,甘肃省定西县高泉村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新修梯田以每年400亩左右的进度增加,5年共修梯田1944亩。人均新修梯田1.22亩。1990年该村梯田台地达到4224亩,人均2.64亩。为使新修梯田大幅度增加产量,我们同步开展了新修梯田快速培肥增产的试验与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陕西乾县下丁家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

陕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计算机模拟,对乾县下丁家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投入报酬最高点、临界值和合理投能区间等的分析表明,现阶段能量总投入与总产出呈极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有机能和无机能投入数量与其功能相符;有机能的边际生产力却小于无机能的边际生产力。总投能最高值仅是其合理投能区间上限的44.6%,无机投能最高值仅是其合理投能区间上限的24%。因此,继续增加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投入,不会出现能效下降的现象,投能重点是化肥和畜力。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量投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钠在春小麦、玉米花药培养单倍体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植物学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腐植酸钠用于农作物种籽浸种,苗期喷施有增根促苗生长作用。从褐煤中提取腐植酸钠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甘肃省褐煤贮量大,资源丰富。1990年兰州铁道学院化学教研组用本省褐煤提取腐植酸钠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腐植酸钠在春小麦、玉米花药培养应用的研究,以往未见报道。1990、1991年作者用兰州铁道学院提供的腐植酸钠,在春小麦、玉米花药诱导培养中进行了试验,两年的主要结果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植抗素研究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报道了玉米植抗素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化学特性及其对病虫的效应等研究进展。提出了在玉米植抗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玉米植抗素 抗病育种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起草莓果实软腐的腐霉种的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草莓生产的发展,草莓果实软腐病已成为草莓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于1986-1990年对甘肃省兰州地区草莓果实软腐病的病原进行了研究,取得如下结果: (一)病害症状 未成熟绿果受害,病部呈水浸状,失色;成熟或近成熟果实被侵染,病部失色,略显淡紫色,扩展后整果水渍状软腐,並具有弹性,湿度大时,表面生白色霉层;病害发生严重时,果梗、叶柄也可被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西北地区飞虱科四新记录种

昆虫分类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于1987和1988年对中国西北地区的飞虱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采集,经整理鉴定,发现4种中国新记录种,均属于飞虱亚科(Delphacinae)、飞虱族(Delphacini),其中绿飞虱属Chloriona 2种,黎氏飞虱属Ribautodelphax和古北飞虱属Javesella各1种,而且黎氏飞虱属为我国首次记录。

关键词: 飞虱科 新记录 分布 中国(西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掘氏疫霉侵染甜瓜叶片的过程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为害甜瓜的苗、叶.蔓、瓜引起猝倒,烂叶,烂蔓,烂瓜。甜瓜种植区分布广泛,为害严重。我们采用摘叶保湿,在24℃温箱中对该菌侵染甜瓜(Cucumis melovar.reticulatus)的病理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现简报于后。(一)游动孢子萌发:将游动孢子接于甜瓜叶片上,2小时后游动孢子开始静止,同时静止孢开始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串珠霉引起豌豆根腐病的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胡萝卜圆片法、VDYA-PCNB培养基,分别从豌豆病根和田间土壤中分离到到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在CA、PDA、V-8培养基上,菌落日平均生长直径分别为0.72厘米、0.68厘米、0.64厘米;0.5厘米直径菌片上内生分生孢子数分别为1040000个、800000个、320000个。麦茬田土壤带菌量为277.7个繁殖体/克干土,豌豆茬田土壤带菌量为1111.1个繁殖体/克干土。致病性测定豌豆、大豆、兵豆、蚕豆病株率均为100%。

关键词: 豌豆根腐病 根串珠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毒山黧豆的筛选,毒素分析及毒理学研究

兰州大学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国内收集的65个山黧豆样品进行了连续3年的引种并对其毒素(BOAA)及农业生产性状进行了多方面考察.筛选出5个具有低毒(BOA

关键词: 筛选试验 毒素 毒理学 山黧豆 β-N-草酰-α β-二氨基丙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