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谈土壤肥力现状污染危害及改土培肥途径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增加对土壤的有机投入,减少土壤环境污染,走生态农业道路,实现士壤良性循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条件。如何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和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已引起了各地区同行的普遍关注。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认识,供研究参考。一、土壤肥力现状土壤肥力高低,对土地产出和农作物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当前耕地肥力下降,是省内、外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根据最近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和1958年的第一次土壤普查资料比较,在全国1403个县的耕地中,土壤无障碍因素的耕地只占耕地面积的15.3%,土壤有机质低于0.6%的耕地占10.6%,有


半干旱冷凉区梨幼树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高泉村地处定西县东南部的丘陵沟壑区,梨树生产相当落后,采用的仍然是以老品种为主的大冠稀植栽培方式,平均单株产量仅13kg,多年生梨园亩产也不过500kg,加之只栽不管,果树生长缓慢、树冠矮小,果园及果树经济效益极低。1987年我们引进了一批抗寒、抗旱的优良品种,综台应用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及同类区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和脱贫致富开创了一条捷径。一、建园概况试验梨园建在高泉一社,面积3亩,土壤为坡地黄麻土,土层深厚,0~20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磷


大麦黄矮病毒侵染玉米研究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大麦黄矮病毒(BYDV)侵染玉米引起玉米红叶病,在个别品种上可产生细条症状。不同症状其潜育期不同,同一品种表现红叶症状潜育期平均20.9~25天,细条症状平均为13.4~18.6天。玉米红叶病最有效的传毒介体为粟缢管蚜、玉米蚜,其次为二叉蚜和长管蚜。侵染玉米的BYDV株系主要为二叉缢管蚜株系(GPV)、玉米蚜株系(RMV),不稳定的缢长蚜株系(PAV)亦可侵染。


甘肃省蔬菜瓜类区试工作现状评析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使全省选育瓜菜新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完善育种工作程序,1988年由省种子公司和省农科院蔬菜所共同组织领导,正式开展全省统一区试工作。1988~1991年二轮区试有14个地、县市,15个单位,上百名科技干部参加,设区试点96个,参试新品种(或杂一代种)37个。通过区试有80%以上的新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搞好菜蓝子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一、区试工作成绩评价1.经过区试,推广了一批瓜菜名优新品种。通过二轮区试,从37份参试材料中选出了32个适宜不


陇单3号(陇9—3×丹340)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一、来源陇单3号为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以陇9-3自交系作母本、丹340自交系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色马齿型玉米单交种,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二、产量表现(一)在观察、品比、华北区域、甘肃省玉米区域中的产量表现:1987年我所成县玉米试验站观察试验,小区折合亩产799.95公斤,比对照中单2号亩产690.9公斤增产15.8%,居参试材料第一位;1988年品种比较试验,小区折合亩产586.3公斤,比中单2号亩产409公斤增产43.4%,居参试材料第一位;1988~1989年在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成县点上,小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谷子是C_4作物,丰产潜力大,稳产性能好,抗旱耐瘠,粮草兼丰,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干旱地区谷子产量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状况,究其原因:一是干旱和霜冻等气象因素,如春旱造成的抓苗难、伏旱造成的抽穗难及早霜造成的成熟难都严重影响了谷子丰产性能的发挥;二是谷子品种混杂退化、耕作粗放。因此,要改变旱地谷子低产现状,需从两方面入手,一要充分利用旱区有限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趋利避害克服气象因素危害;二要改进耕作栽培技术,抓好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体系。本着这个思路,1990~1992年我们对旱地


甘肃果树育种工作进展与攻关对策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果树育种是密切联系生产、为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它的任务是在遗传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各种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果树新品种。在人们长期育种实践中,其育种途径和方法主要可概括为“查、引、选、育”四个方面。“查”就是资源调查,即广泛深入地调查和发掘蕴藏在本地区尚未很好利用的果树种、品种或类型,从中选择优良的品种直接繁殖推广,成为区域化的品种,某些野生或半野生果树可用作砧木或作育种材料。“引”就是引种,即引进国内外其它地区的果树品种或类型,经本地试栽、鉴定其在当地的适应性和栽培价值,其中有的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有的则需经驯化,通过遗传性的改变来适应新环境,也有的用作杂交亲本。“选”就是选种,包括实生选种和芽变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