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天敌对控制柑桔矢尖蚧效果的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在我省陇南柑桔园中发生量大,分布广,为害十分严重。目前,对其防治多以化学药剂为主。因其有介壳的保护,如时机掌握不好,防效欠佳,同时会杀伤天敌,污染环境,使其它害虫如红蜘蛛、蚜虫危害猖獗,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为了给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天敌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992年7~8月份,为了避免人为对天


运用回归旋转设计试验的有关问题探讨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回归设计是随计算机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较新的多因子试验方法,在作物栽培研究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在栽培研究中的质量和试验成功率,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及有关资料,对试验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浅见,与同行商榷。一、有关试验设计1.选择试验因子作为栽培研究者最关心的莫过于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收益,通常将二者作为输出变量。因而在众多的可控栽培因子中,选择那些对输出变量影响较大的数量因子作为输入变量参加试验,而将其中较次要


红元帅苹果树修剪的主要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对大枝的处理在疏除上下功夫。首先疏除着生在中央干上过大、过密、下部光秃、影响通风透光的大枝,以增加有效叶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在本着疏一有利左右而助全树的同时,还要注意整个树势,维持上下平衡和树冠内的生长结果能力。完成2~3层主枝,并在树势稳定后,及时落头开心,控制树冠高度,一次将中干的顶部去掉,落头处的侧枝和大型辅养枝短截或轻剪长放。2.对小枝和花芽的修剪,细抓一个“疏”字。疏剪骨干枝前端外围这密枝,减少外围枝量,增加内膛枝的生长结果能力。疏剪多花中庸树花芽总量的40%左右,疏剪多花弱树花芽总量的60%左右,对中、长


灰色分析对番茄授粉方式的选优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番茄杂交种子主要靠人工来生产,产籽量较低,限制了番茄的生产水平。为寻求提高番茄杂交座果率的途径及手段,我们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不同授粉方式杂交座果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母本:10——2;父本:强丰、红牛心;配制10——2×强丰,10——2×红牛心,并列试验,3次重复。二、方法:1.授粉方式:试验设3个处理,①X_1当天去雄,当天授仍;③X_2第一天去雄,给二天授粉;③X_3第一天去雄,第二天授粉。2.杂交花序的选留:每处理4株,三秆整枝,每株选主茎第一、二序及侧枝第一花序杂交3~5朵花,每处理杂交60个花,挂牌标记,定期调查座果率。


子午岭山麓白瓜籽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子午岭山麓位于我省庆阳地区东部,介于东经108°~109°北纬35°14′~36°51′之间,辖华池、合水、宁县、正宁4县25个乡镇。土地面积4200平方公里,耕地20万亩,境内海拔1100~1800米,年降雨量500~630毫米,年平均气温7.4~8.5℃,≥10℃活动积温2660~2800℃,无霜期130~160天,土壤多黑土,耕地大部分为子午岭两侧山地,川塬地较少。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宽广,是我省白瓜籽主要产地。长期以来,由于耕作粗放,技术陈旧,品种退化,病虫危害,造成白瓜籽生产面积逐年减少,产量、


春小麦日蒸散规律的研究
《高原气象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称重式仪器——水力蒸发器,观测了不同天气状况、不同生育时期及浇水前、后一天内各时段春小麦的蒸散量。研究结果说明:春小麦夜间(20—08时)蒸散量较小或为负值;蒸散量从08时开始增加,到16时左右达最大值;16时或18时以后蒸散量开始减小,夜间02—06时达全天最低值。晴天春小麦的蒸散量高于阴天,以10至18时差距最大。春小麦灌水及降雨后蒸散量有所增加。日不同时段的蒸散量与气温及水力蒸发器地面温度呈二次曲线关系。


在农业科学实验中对有关人工光照技术问题的探讨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光源大仅是生物生存的必备条件,而且对生物有着多方面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的同时,还不断改进人工光源的性能,采用先进的人工光照技术,以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通过对人工光照的合理设计,选用性能优异的人工光源,可以从事一系列与光照有密切关系的科学实验。特别是在农业科学实验中,也大量应用了人工光照技术。例如,在人工光照室中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周期反应、趋光性及农作物的需光指标和其它生理基础等的研究。又如在人工气候室中利用人工光照并配合其它各种条件,在一年中可繁育小麦4~6代,使育种过程大为缩短。其它如农作物品种改良,品种鉴定,病


敌力脱防治小麦根病的初步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从11种杀菌剂中筛选出了对防治小麦根病效果显著的杀菌剂敌力脱,试验结果表明,用25%敌力脱乳油按种重0.1%~0.2%拌种比较适宜,其控制白穗及保产效果显著;拌种效果优于茎叶喷雾,且方法简便、省工、省时,在上述用量范围内对小麦安全。大田防治示范用25%敌力脱乳油按种重0.2%拌种,控制白穗效果达90.7%以上,亩平均增产79.63公斤,保产效果达32.35%,经济效益显著,为小麦根病综合防治提供了一项有效措施。


红星苹果幼树施用多效唑适宜树龄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多效唑(MET)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多,但对适宜施用树龄的研究未见报道过。本试验旨在寻求苹果幼树土壤施MET的适宜树龄。材料与方法选株行距3m×5m的三、四、五年生红星为试材;MET为江苏建湖农药厂生产的15%可湿性粉剂。处理:①三年生红星土壤施MET0.5g/m~2,CK;②四年生红垦土壤施MET0.75g/m~2,CK;③五年生红垦土壤施MET0.75g/m~2,CK。每处理重复3次,单株小区,随机排列(各年度处理的CK为拉枝),处理实施于每年度的6月2日。


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硫测定方法初探
《甘肃农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硫是构成蛋白质和多种酶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品质优劣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报道已把硫视为第四主要元素。然而,近年来随着含硫化肥用量的减少和作物产量的提高,土壤缺硫现象日渐增多。因此,测定土壤有效硫的必要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一、测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关于酸性土壤有效硫的测定方法,已有详细介绍,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硫的测定,目前尚无具体方法可循。我们根据文献提示,用0.5mol/LNaHCO_3(pH=8.5)溶液作浸提剂进行测定时,遇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