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从实践看科技在农业中的作用
《青海农林科技 》 1996
摘要:本文从实践中阐述科技对农业的重要作用,说明现代化农业以科技为基本特征,科技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提出了“九五”期间,立足青海农业实际,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努力提高全省粮食自给率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科技;农业发展


孟宗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 1996
摘要:青海省孟宗沟小流域是长江源头区第一个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本文从经济、蓄水保土、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的效益进行分析,以寻求科学、合理的治理途径和方法,为同类地区大面积治理提供依据。


中国北方杨干透翅蛾(Sesiasiningensis(Hsu))幼虫的生长(鳞翅目:透翅蛾科)
《西北农业学报 》 1996
摘要:采用系统取样和野外饲养的方法,测定出杨干透翅蛾幼虫有8个龄期;用零点标记法研究了幼虫的生长进度;同时通过野外取样调查,观察了不同年群幼虫间的演替过程
关键词: 生物学;透翅蛾科;透翅蛾属;群体演替;生长节律;幼虫


青海省苹果树腐烂病调查初报
《中国果树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青海省苹果树腐烂病调查初报强中发,张宏亮,高淑敏,陈海民,陈占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宁810000)苹果树腐烂病是青海省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近年来为害严重,成为发展苹果生产的重要障碍。对于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国内外已进行过大量研究工作,但对该病在...


辣椒杂种优势研究初报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6
摘要:1994年对辣椒的5个组合进行了组合力测定,结果表明:F_1在生长势,抗逆性与产量等方面有优势;不同亲本组合,其杂种优势有差异.同时,从组合力测定中,初步选出2008,2012和2015三个强优组合.


利用卫片解译方法研究沙珠玉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
《青海环境 》 1996
摘要:本文采用TM卫片遥感技术,根据不同时期的航片、卫片以及有关资料I,监测了沙珠玉地区从1958年成立青海省治沙试验站以来,到1994年沙漠化的发展趋势。虽经大面积治沙造林,然因气候持续干旱,沙漠化土地既有逆转的一面,同时也有继续扩大的一面。


柴达木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与利用途径的探讨
《青海农林科技 》 1996
摘要:柴达木盆地约有4万多km2沙漠,过去有不少探险家、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等到过这里考察,关于沙漠的形成和演变,但柴达木沙漠如何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利用研究的还不够。该区沙漠位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寒地带,是我国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区。由于它的存在和扩展,与开发柴达木农业资源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柴达木沙漠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对柴达木农业资源开发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柴达木;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4425
《作物杂志 》 1996
摘要: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系4425春小麦新品系4425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980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经3次阶梯杂交和两次回交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sg/914∥76元-1383-5B/3/82-2702。该品系春性,偏弱冬,中熟,生育...


青海省蚕豆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研究
《青海科技 》 1996
摘要:青海蚕豆的种植主要集中在海拔1700—2800m间的黄河、湟水、隆务河河谷及两岸的丘陵地带。依蚕豆的自然生态适应地区可划分为东部蚕豆主要生态区、海南半干旱蚕豆生态区、柴达木盆地干旱蚕豆生态区和海北及青南蚕豆次生态区。东部蚕豆主要生态区因海拔的垂直分布、气候特点,又可分为三个生态副区,即温暖川水蚕豆生态副区、干旱浅山蚕豆生态副区和高寒脑山蚕豆生态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