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607条记录
沙棘的地理变异与种源选择

沙棘 1997

摘要:通过对18个地区的沙棘种源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甘肃、青海、宁夏的沙棘种源可作为防护林的最佳种源,宁夏西吉种源V-C含量最高,新疆的种源果柄最长,可作为杂交育种材料.

关键词: 沙棘 地理变异 种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国家复份种质库的创建30万复份种质的安全转移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八五"期间,在青海省农要科学院建成一座国家复份种质库,库温〈-10℃,可安全贮存农作物品种资源40多万份.该库的保温性能优良,关机48小时,库温平均每小时仅升高0.15℃,是目前世界上库容量最大的节能型国家级复份种质库.至1995年底,已存入30万份种质资源,复份库的创建对我国种质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将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种质 安全 贮藏 复份 种质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种子性状的研究

青海农林科技 1996

摘要:在观察、鉴定的基础上,将35个国家的790份蚕豆资源,按种皮颜色分为7种,籽粒形状归为7个类型,百粒重分为3级。

关键词: 种质资源,皮色,粒形,百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关问题的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1996

摘要:本文通过对边远省区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经验和措施的阐述,指出成果转化的必要性,有利因素、制约因素及转化途径,为提高成果转化率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因素,转化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天河流域农业土地资源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6

摘要:对长江源头区的通天河流域农业土地资源作了分析,就农业土地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中的限制因素、适宜因素进行评价,提出该流域开发利用农业土地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通天河,农业土地资源,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翅滨藜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初报

林业科技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四翅滨藜是由美国引进的优良准常绿饲料灌木树种。文中就四翅滨藜容器育苗技术,以及一年多次育苗多次出圃造林技术等开展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该树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四翅滨藜,容器育苗,造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12号豌豆选育和应用

青海科技 1996

摘要:草原12号是一个高茎、红花、迟熟豌豆品种。具耐旱、耐病、丰产稳产性,适合我省低中位山旱地种植。本文叙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产量和适应地区以及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草原12号 豌豆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源头区孟宗小流域泥石流危害成因与防治对策浅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6

摘要:通过对长江源头孟宗流域泥石流成因的调查,列举泥石流危害典型事例,分析了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及其不同侵蚀类型在泥石流成因中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泥石流危害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孟宗流域,泥石流成因,防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春蚕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粮油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农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蚕豆的营养特性、医用价值以及在我省的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蚕豆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策。

关键词: 蚕豆,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山旱地春小麦分蘖及分蘖成穗规律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经两年观测和多因素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高寒山旱地春小麦蘖群结构单一,分蘖及分蘖成穗率低。蘖群以I_1、I_2位蘖和鞘蘖为主要构成成分,分别占分蘖总的的56%、35.3%和3.9%;I_2位以上蘖和二级蘖较为罕见,一般不足分蘖总量的5%。单株分蘖数平均为1.3,单株分蘖成穗率低于5%,分蘖及分蘖成穗率对水肥营养及群体密度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分蘖及分蘖成穗率的提高不能伴随群体产量的明显增加。旱地春小麦栽培的中心在于促控主茎成穗率及成穗质量。

关键词: 旱地春小麦,分蘖,分蘖成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