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建设农业产业集群 发展乡村循环经济

奋斗 2021

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一个时期以来,国家连续部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等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示范项目。这是国家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新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原字号"粮食带有公益商品属性,加之寒地气候和边缘区位等特殊因素,致使出现农民增收缓慢、乡村人口减少和工业发展滞后等"粮多钱少"问题。特别是乡村缺少资金,很难加快乡村建设。因此,黑龙江省建设农业产业集群,必须在确保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引导和推动发展乡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生产增收、加工企业增效、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乡村增加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克豆44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克山1号为母本、黑河27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系谱选择育成大豆新品种克豆44。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蛋脂均衡等优良特性,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2250℃区域种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大豆 克豆44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区中部玉米和大豆肥料利用率研究

土壤与作物 2021

摘要:在土壤自然供肥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肥料的施用在支撑作物产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化肥施用量大和土壤肥力降低导致了肥料利用率不高,关于培肥后土壤在优化平衡施肥后的肥料利用率还鲜有报道。本研究在黑土区中部选择了连续3年秸秆还田构建肥沃耕层后的地块,设置了优化平衡施肥处理(NPK),缺素处理(NP、PK和NK)开展肥料利用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NPK处理玉米和大豆产量显著高于PK和NK处理,但是与NP处理差异不显著;玉米和大豆对肥料的响应表现为氮素>磷素>钾素,说明区域内氮素和磷素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玉米的N、P和K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38.8%、23.9%和44.2%,大豆的N、P和K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0.8%、29.1%和38.3%。通过计算肥料农学利用率、产量反应和相对产量等,为完善区域内养分专家系统提供必要的参数。

关键词: 黑土 肥料利用率 农学利用率 肥料产量反应 相对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甜菜碱对盐胁迫下薄皮甜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浓度甜菜碱对盐胁迫下薄皮甜瓜耐盐性的影响,以生产上常用的薄皮甜瓜永甜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用100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同时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甜菜碱,研究甜菜碱对盐胁迫下薄皮甜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5mmol/L甜菜碱显著降低了薄皮甜瓜O2·-产生速率,显著增加了脯氨酸含量,有效缓解了脂膜过氧化程度,激活抗氧化酶活性,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植株造成的伤害,增强了薄皮甜瓜抗盐性。

关键词: 薄皮甜瓜 甜菜碱 盐胁迫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ODIS数据黑龙江省秸秆焚烧监测研究

现代化农业 2021

摘要:针对目前黑龙江省每年秋季面临的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基于遥感MODIS数据,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黑龙江省快速获取2016年秸秆焚烧火点位置。结果表明,农民主要集中在10月中、下旬进行秸秆焚烧;从火点空间分布来看秸秆焚烧现象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中部及三江平原地区,而方正县、尚志市、五常市、海林市、林口县、鸡西市、穆棱市、绥芬河市和东宁县秸秆焚烧现象较少。

关键词: MODIS 秸秆 火点 黑龙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特性及影响猪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类型组成与pH、肉色、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等猪肉品质指标密切相关,且肌纤维类型在生长发育、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条件下会发生转化,进而影响猪肉品质。近年来对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猪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特性及影响猪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因素,以期为猪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肌纤维类型 肉品质特性 肌纤维类型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渣饲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饲料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马铃薯淀粉渣富含养分、成本低、产量高,是良好的饲料来源。文章分析马铃薯的饲用价值,从青贮和发酵两方面综述马铃薯渣的饲用化研究现状,并提出马铃薯渣饲用潜力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展望其饲用化的应用前景,为马铃薯渣的饲用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渣 饲用化 现状 限制因素 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GmGolS克隆及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探索了大豆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GolS)基因与非生物胁迫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从大豆叶片cDNA中扩增编码GolS的基因GmGolS。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基因及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GolS蛋白的亲缘进化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GmGolS基因ORF全长987 bp,编码328个氨基酸,分子量38.03 kDa,等电点5.79。GmGolS蛋白定位于细胞的叶绿体和/或细胞质中,并且与沙冬青AmGolS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均可不同程度的诱导GmGolS基因的表达,且GmGolS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最为明显。【结论】以上结果表明GmGolS基因在大豆中可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为GmGolS在大豆抗逆基因工程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 非生物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现代农业研究 2021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农业科技成果作出概述,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约因素,研究了实现农业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所裨益。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鼓粒期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AsA-GSH循环的损伤及烯效唑的缓解效应

草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淹水胁迫下喷施烯效唑(S3307)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影响,以耐涝品种‘垦丰14’和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大豆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鼓粒期(R5)淹水胁迫对大豆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MDA)、活性氧(ROS)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系统的损伤及S3307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R5期淹水胁迫显著增加了两品种大豆叶片内MDA含量,加速了ROS的积累,且相同时间垦丰16增幅大于垦丰14。叶面喷施S3307可有效提高非酶抗氧化剂含量,增加关键酶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抑制ROS积累,减少淹水胁迫对膜系统造成的伤害,并在恢复正常水分处理后,维持较高的关键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含量,促进两品种大豆叶片恢复至正常状态,且垦丰14恢复能力优于垦丰16。综上,淹水胁迫对两种耐涝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叶片中AsA-GSH循环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S3307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淹水胁迫所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 大豆 淹水胁迫 叶片 烯效唑 AsA-GSH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