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关于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思考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智力成果的财产权,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科研单位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知识产权成果不断产出,如何保护、运用这些知识产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全面阐述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成效,重点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强化战略意识、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创新知识产权转化机制5点管理建议,旨在全面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管理 思考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日龄及交配前后小菜蛾飞行能力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内外研究表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具有迁飞现象。飞行能力的测定是了解其迁飞规律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飞行磨对不同日龄以及交配前后的小菜蛾飞行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的小菜蛾雌虫飞行能力有差异,第1日龄飞行能力最弱,第3日龄飞行能力最强,12 h内最大飞行距离为10 546 m,最长飞行时间为11.613 h;不同日龄的雄虫的飞行能力差异不明显,最大飞行距离为13 191 m,最长飞行时间为12h;交配与否对雌雄虫的飞行能力的影响不明显。吊飞对小菜蛾的寿命及繁殖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吊飞后的寿命缩短,产卵量减少;吊飞前交配与否对存活及繁殖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小菜蛾 飞行能力 飞行磨 寿命 繁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蒸散发估算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华北平原人工杨树林为对象,应用Penman-Monteith、Priestley-Taylor和Hamon模型估算蒸散发量,并以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结果为基准,对Priestley-Taylor和Hamon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前,Priestley-Taylor和Hamon模型与Penman-Monteith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8和0.531,Hamon模型估算的月总蒸散发量结果偏高10.9mm,Priestley-Taylor估算的结果偏低27.3mm;修正后,Priestley-Taylor和Hamon修正公式,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731和0.761。

关键词: 森林蒸散发 Penman-Monteith模型 Priestley-Taylor模型 Hamon模型 估算 华北杨树人工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atp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胡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atp8基因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源序列法分离克隆了胡萝卜atp8基因;通过序列分析明确了该基因在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的序列差异,并利用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PCR技术分析了两系该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不育系相比,胡萝卜保持系atp8基因序列在30~170bp之间核苷酸突变很多,且在154~162bp发生了缺失;Blast分析发现保持系atp8基因与胡萝卜nad6基因的同源性高达100%;表达分析表明,atp8基因在不育系花蕾的前5个时期表达量都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而在盛花期的表达量与保持系趋于一致。推测atp8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胡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胡萝卜 细胞质雄性不育 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冠层光谱植被指数的冬小麦作物系数估算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针对局地气候条件下某一作物类型的作物系数及其年际变化已开展了较多分析,但适于区域尺度运用的作物系数估算方法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这是将FAO 56作物系数法成功应用于区域作物实际蒸散量估算的关键环节。该文基于2008-2009和2009-2010年度2个冬小麦生长季的大田试验数据,研究了作物系数(Kc)、基本作物系数(Kcb)与8种常用冠层光谱植被指数(VIs)的相关关系以及水分和氮素胁迫对其的影响,分析了基于VIs估算作物Kc、Kcb的可行性,并对其估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Kcb较大而土壤蒸发系数(Ke)较小,低氮水平下Kcb较小而Ke较大,不同施氮水平下Kc无明显规律性差异。冬小麦Kc与VIs相关性较弱(决定系数R2=0.094~0.150,p<0.01,n=195),而Kcb与VIs则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0.511~0.685,p<0.01,n=195);施氮水平不影响Kcb-VIs关系,而不足以使冠层光谱出现明显表征的水分胁迫可使Kcb-VIs相关关系减弱。利用VIs估算的冬小麦实际生长条件下的Kcb值与FAO 56确定的Kcb值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R2=0.765~0.864,n=150),其中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估算精度最好。但在不足以使冠层光谱出现明显表征的水分胁迫条件下,利用该法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还需要结合其他途径获取的水分胁迫信息来准确确定。

关键词: 估算 试验 作物系数 冬小麦 植被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体色生物型桃蚜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及其与酶活力的关系

环境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体色生物型桃蚜Myzus persicae(Suizer)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本文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酶活力测定法检测不同体色生物型桃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以及与3种解毒酶和1种靶标酶活力关系。结果表明,红色生物型的敏感性明显低于绿色生物型,其中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差异最大,LC50分别为679.6648和28.4597mg/L,红色为绿色生物型23.88倍;其次为毒死蜱,LC50分别为1229.5798和193.6816mg/L,红色为绿色生物型6.35倍;两种生物型桃蚜对阿维菌素敏感性差异最小,红、绿色生物型的LC50分别为31.1678和29.0966mg/L,红色为绿色生物型1.07倍。红色生物型体内3种解毒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P450)的比活力均高于绿色生物型,红色型羧酸酯酶比活力为绿色型的3.1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为4.1倍,多功能氧化酶P450为1.5倍,两种体色生物型3种解毒酶的活力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两种体色生物型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没有差异,说明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与敏感性关系不大。

关键词: 桃蚜 体色生物型 生物测定 酶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肠弯曲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先根据空肠弯曲菌mapA基因序列设计LAMP引物,建立检测空肠弯曲菌的LAMP检测方法。继而对LAMP方法中不同反应组分的浓度分别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当内外引物浓度分别为1.6,0.2μmol/L、Mg2+浓度为8mmol/L、dNTP浓度为1.4 mmol/L、Betaine浓度为0.8 mol/L时获得最佳的反应结果。最后对LAMP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对其他13种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空肠弯曲菌基因组DNA的检测限为每个反应管100 fg,对空肠弯曲菌培养菌液检测限为每个反应管7.5cfu。试验建立的LAMP方法为快速简便地自动物源性产品中检测空肠弯曲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检测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中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分析方法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土壤中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和二氯甲烷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液相色谱分离,紫外254 nm分别检测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外标法定量。[结果]对土壤中的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进行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实验,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7.18%-107.27%,相对标准偏差为1.50%-8.83%。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在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噻虫嗪 氯虫苯甲酰胺 土壤 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荫对观赏草丽色画眉生长、光合以及生物量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丽色画眉(Eragrostis spectabilis)是我国引种栽培的一种新型观赏草,为探讨其对光的生态适应性及生长最适遮荫度,设置4种光照强度处理连续遮荫2年(遮荫度0%、遮荫度50%、遮荫度75%、遮荫度90%),观察测定其生长指标、种子产量、光合作用相关参数以及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遮荫度的增加,株高和冠幅基本呈上升趋势,90%遮荫度处理下株高从第1个生长季4个处理中最高,转而降至第2个生长季最低;分蘖数和种子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呈上升趋势,除胞间CO_2浓度外均显著升高;生物量随遮荫度增加显著下降,根冠比则呈先降后升趋势,在50%遮荫度下降至最低,在75%和90%遮荫度下转而连续升高。这说明丽色画眉喜全光照,在遮荫度50%及以下时生长较好;重度遮荫(75%遮荫度及以上)不能够正常生长,个别植株在遮荫90%下甚至不能存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用菌蜕疫苗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菌蜕是革兰氏阴性菌被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裂解后形成的完整细菌空壳,以此菌蜕制备的疫苗为菌蜕疫苗,在最近几年刚开始用于鱼类细菌疫苗研究。由于菌蜕疫苗不仅具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且能够在鱼类采用口服免疫的方式,因此在鱼类疫苗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菌蜕作为重组疫苗或药物递送体系也开始受到关注。文中综述了渔用菌蜕疫苗的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探讨了采用不同策略免疫所产生免疫反应和保护性作用的强弱。

关键词: 菌蜕 渔用疫苗 递送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